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實行改革開放的國策,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大批外國人來到中國。我們的開放,與世界交流的規模,發展的速度,都是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學習、借鑒和吸收了大量世界上其他文明中的好東西。在經濟領域,我們學習美國比較多,但對法國了解學習得不夠,這也是馮達磊先生的著作譯成中文的價值所在。
21世紀,是中華民族複興的世紀。中華民族的複興,說到底是中華文明的複興。中華文明的複興不是複古,而是弘揚中華文明幾千年來創造的好東西,同時,兼收並蓄,博采各家之長,吸收世界其他文明當中的長處和營養,並在二者結合的基礎上,再有新的創造。這才是中華文明複興的真諦。在這個過程中,博采各家之長是至關重要的。學習法國文明的好東西,是不可缺少的。
馮達磊先生這本書是寫給法國人看的,因為今天在世界大變化的過程中,在新興大國崛起的時候,法國人有些失落感。法國人往往埋怨全球化,認為法國麵臨的困難是全球化造成的。此外,法國人也有仇富和嫉富的心理,公眾對企業家的戒心很大,總懷疑他們為富不仁,做了一些圖謀不軌的事情。這種誤解也妨礙了一些法國的優秀青年去做企業。馮達磊先生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說明企業成長的艱難曆程,而這個過程當中是充滿著創新的,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
依視路的成長與發展也值得我們仔細研究。依視路是一個股份製企業,一個合作社,而員工占了股份的大頭。依視路的發展進程也使更多的人富了起來。這也是依視路為什麼在風浪中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依視路在中國的發展也很好。1995年依視路在華落戶,建立了健全的銷售網絡,引進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鏡片生產設備和技術,今天已成為中國鏡片市場的龍頭企業。鏡片不僅在中國銷售,而且還銷往美、歐、日及亞太地區。
總之,馮達磊先生這本著作譯成中文同中國讀者見麵是一件好事,可以擴大我們中國讀者的視野,加深我們對法國文化,特別是法國企業文化的了解,從中吸取營養。這對於正在崛起的中國,特別是對中國企業家的成長是有益的。
本書的譯者是沈大力、董純老師,他們從事法語教學、翻譯工作幾十年了,很有經驗。其譯文質量是有保證的。
前駐法大使
吳建民
2011年8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