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箴言三經營婚姻:幸福要靠自己去爭取(1)(1 / 3)

希拉裏一直將婚姻擺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她認為,和諧的婚姻不僅能夠帶給女人幸福感,更為女人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和保障。因此,一直以來,希拉裏不遺餘力地捍衛著自己的婚姻。那麼,和諧的婚姻從哪裏來呢?這源於女人積極的積累。借鑒希拉裏經營婚姻的經驗,你將爭取到你想要的幸福!

找到屬於自己的“Mr.Right”

許多人都問過希拉裏,“你為什麼選擇了克林頓?是他的什麼地方吸引了你?”希拉裏的回答是:“他不害怕我。”這個答案非常有趣,但真實而準確,它反映出了兩個人之間的“勢均力敵”。說得通俗一些,就是,克林頓是適合希拉裏的人。

女人們在擇偶時,也應該像希拉裏一樣不以外貌、財富等為單一擇偶條件,而要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當然,能夠找到,什麼時候能找到你的“Mr.Right”是有一定偶然性的,但是女人們應該像希拉裏一樣遵循“找到自己的style,但不按圖索驥”的原則。

“style”什麼意思?這裏解釋為風格或款式,潮一點的說法會直接音譯為“菜”。現在很多人會說:“You are my style.”翻譯過來就是:“你是我的菜。”

為什麼叫“菜”,那是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合你“口味”的自然就是你的“菜”,不適合的自然就不是,而“style”就是這種“口味”。

所謂的“style”是沒有好或不好的,隻有適合與不適合。不管是買東西,還是選老公,隻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但很多女人找老公卻不是這樣,因為她們不了解自己的“style”,所以她們喜歡將心目中老公的標準列出條條框框,以為隻要對方所有的條件都符合標準,那就萬事大吉了,頗有一些“按圖索驥”的架勢。

“按圖索驥”也許是一條尋找老公的方法,但是未必會有好的結果。就像那個典故中說的那樣,當所有的條件都符合“騏驥”的標準之後,伯樂之子帶回來的卻是一隻“癩蛤蟆”。所以,標準這個東西是不可靠的,如果你執著於自己的標準,那麼你也許永遠找不到自己的那盤“菜”,即使找到了,你也未必就是他的“菜”。

曾經有一個婚戀專家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有一個條件非常好的女學生,品貌端莊、學業有成、能力出眾,隻是年紀老大不小了依然沒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她選擇老公的條件非常嚴格:“要比自己大兩三歲,學曆要研究生以上,還要跟她同一專業,身高要175cm以上,星座要金牛座,還要和自己是同鄉,以便回家探親方便……”

她開出的條件可以說非常具體,但是要找到完全符合條件的男人卻並不簡單。所以她單身了很長時間。就在她望眼欲穿的時候,她的“騏驥”終於出現了。是她的老師,也就是這位婚戀專家在一次偶然的聚餐中遇到的。所有的條件都符合她的要求,於是這位老師趕緊打電話給自己的學生。學生也是興奮異常,立刻要來電話、郵箱,開始聯係。

她真的覺得這個緣分來之不易,所以她也非常珍惜,而這個男人也的確非常符合她的一切要求,所以她積極主動、不遺餘力:打電話、發短信、寫郵件、約吃飯……幾乎所有的努力都做過了,然而這個男人卻表現得意興闌珊:不主動、不拒絕、不追求,也不排斥。

總之,前前後後都隻看到這個女人在忙活,男人卻不置可否,一副置身世外的架勢,所以他們的關係一直停滯在一個“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超過了6年。女人仍不死心,因為她覺得再要找到條件如此合適的人簡直不可能了。但是6年的時間卻耗盡了她所有的青春和激情,自己卻顆粒無收。

她的老師一直覺得很對不起她,後悔介紹這個男人給她。因為很顯然在她認為找到自己“style”的時候,她卻並不合他的“口味”。於是老師和周圍的朋友都勸她放棄這段感情,鼓勵她出國進修,希望通過環境的轉換調整一下心情。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按圖索驥”的失敗案例,女方列出條條框框要去找自己理想的男人,她以為隻要條件合適,就可以擁有愛情和婚姻。可是,她錯了,因為她忘了自己是在“找男人”,而不是在“找條件”。她抓得死死不肯放的也是這些條件而不是那個男人,那個男人從來就不屬於她。她所認為的“合適”也並不“適合”她,她找到的隻是那些“條件”,而不是她的“style”。

當然,這個故事裏麵,這個男人也負有很大的責任,既然對方不是你的“菜”,那你就應該表明態度,拖著人家隻為了自己不“挨餓”,充分說明這個男人的品質很有問題。單憑這一點,他也不可能是什麼“騏驥”,而是那隻“癩蛤蟆”!

和他一起並肩作戰

希拉裏和克林頓是情侶,是夫妻,更是盟友。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並肩作戰。就像希拉裏在自傳《親曆曆史:希拉裏回憶錄》中寫的那樣,1982年,為了幫助克林頓再次成為州長,希拉裏帶著切爾西、尿布和大批用品,坐上由好友吉米瓊斯開的大車,走遍全州,從溫暖如春的南部,一直到暴風雪中的費耶特維爾。希拉裏在阿肯色州東奔西跑,在鄉村小店、售貨倉庫、街頭,她都在努力地為克林頓拉選票。而1991年,克林頓宣布競選總統後,希拉裏更是成為了“總管”,她不僅要檢查丈夫的演講活動,及時指出漏洞,而且要指揮選舉宣傳員工作,還要出席各種選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