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箴言八放眼未來:眼光長遠的女人才有長遠的發展(3)(1 / 2)

1980年,希拉裏以“希拉裏·羅德姆”的身份幫助克林頓競選阿肯色州州長,然而人們不願接受這個女人,除非她以“希拉裏·克林頓”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麵前。這對於夢想成為美國總統的希拉裏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挫折。公眾連“希拉裏·羅德姆”都無法接受,那麼他們怎麼能接受一個女總統呢?她的夢想還能夠實現嗎?

因為對夢想的執著和堅持,希拉裏拒不改名。直到克林頓落選,她更加沮喪,但出路在哪裏?經過思考,希拉裏認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一定要讓公眾認可她、支持她。因此,她宣布改名為“希拉裏·克林頓”。那麼,她又怎樣才讓公眾支持她成為美國總統,讓保守的美國有權階層接受她成為美國總統呢?為此,她擬訂了首先成為第一夫人的計劃,一旦她成為第一夫人,她就可以以議員的身份積極開展各類活動,讓自己在國會裏麵得到充分認可,讓公眾了解第一夫人比總統更加優秀。

希拉裏通過思考,為實現夢想,製訂了一條曲線路徑:第一步,幫助克林頓成為美國總統;第二步,做最優秀的第一夫人,讓國民和國會認可自己;第三步,親自出馬參加總統競選。

現在,希拉裏已經參加過總統競選,雖然她離夢想隻有一步之遙,但她確實通過自己的善思,為夢想找到了出路。

生活中,當女人們也像希拉裏一樣遭遇困難、阻礙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像希拉裏一樣善思。注重思考,善於思考的人能夠把握發展趨勢,從而更容易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一個不善於思考的女人,那麼無論她的學識有多麼淵博、多麼刻苦勤奮,都很難擁有事業的成功和突破。相反,一個善於思考的女人,則能夠為自己尋找到一條通往成功的路,是女人收獲成功的必要條件。

早在20世紀90年代,楊瀾就已經是中國內地家喻戶曉的著名主持了,當時央視的品牌欄目和收視率最高的春晚都少不了楊瀾的身影。在這個行業當中,她已經算得上是翹楚了。

但她碰到了這樣一件事:在一次大型晚會的彩排中,她碰到了一位曾經非常有名但現在已“年老色衰”的女主持人也趕來彩排化妝,但是當她拿著腳本認真準備的時候,導演卻告訴她已經不需要了,她可以回去了。原來當時根本就沒有安排這位主持人的主持工作,但是人們忘了通知她,場麵相當尷尬和悲愴。一位因為上了年紀而不再被人們需要,甚至遺忘的主持人需要在人們的同情目光和竊竊私語中粉墨“退”場,這不是悲愴又是什麼。

這件事,讓楊瀾想了許多,她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老了會不會遭遇和老主持人一樣的事情?即使自己還未老去,有沒有可能會被後起之秀替代?如果這些事情有可能會,自己有沒有什麼辦法避免?

幾經思考後,楊瀾認為,當一個主持人容易,當一個著名的主持人也不難,但是要當一輩子讓觀眾喜歡的主持人就難上加難了,如果自己想要永葆事業常青唯有不斷地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基於這樣的考慮,楊瀾在自己事業看起來最輝煌的時候毅然放棄了人人豔羨的央視主持之位,一個人跑去美國進修,並且以全優的成績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學碩士學位。從那以後,楊瀾不再隻屬於中國觀眾,她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與文化領袖人物。她自己製作的節目具備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關懷,知性的氣質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從創立自己的衛視到轉讓股權,再到與各大衛視的完美合作,讓她成為最不具爭議的才女兼財女。

楊瀾善思,因此她發現了自己事業存在的潛在危機,並為自己找到了一條更寬更廣的事業之路。

此外,善思也能幫助人們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善思能夠讓人們少走彎路,盡快成功。

有一個女大學生,非常勤奮,為了完成導師給她布置的論題,她常常在實驗室裏一泡就是一整天,但是她發現幾次實驗所獲得的數據並不一致,因此她反複地、日以繼夜地做實驗以求得出一致的數據。她的導師見到這種情況,就問她:“清晨,你在幹什麼?”“我在做實驗。”“那麼上午呢?”“也在做實驗。”“那下午呢?”“還是在做實驗。”“晚上呢?”“也是在做實驗。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然後立即趕到實驗室來做實驗,一直到晚上12點才會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