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3 / 3)

忘記一個人,並非不再想起,而是偶爾想起,心中卻不再有波瀾。

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

當別人忽略或冷淡你,他們是在告訴你如何對待他們,每種狀況都隱含著多種潛在的建議,也許最終你要把握的隻有一條:放低姿態,露出坦誠的笑臉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我是害怕深夜的,會有一種無盡的寂寞襲向我;我卻又喜歡深夜,因為隻有周圍漆黑一片,我和我的淚才是安全的。

有多少人、多少份感情,並不是敗給了距離,也不是輸給了時間,隻是缺乏了一份勇敢麵對的勇氣,錯失了最佳的時機。沉默隻能塑造出一個個不解之迷,永遠也不能讓彼此心知肚明。

如果可以哭,我也不想忍;如果可以自私,我也不想退讓;如果可以懦弱,我也不想堅強;如果可以放手,我也不想繼續執著;如果可以再重新選擇愛上一個人,我還是隻想再好好愛你一次,而且這一次,我不會那麼輕易放手了。但遺憾的是,人生沒有如果。

人生總是在以下苦惱中循環往複,掙紮不出:一是得不到的想得到,二是得到了又怕失去,三是總覺別人得到的比自己得到的要好。

愛是一種責任,需要兩顆心共同承擔;愛是一種默契,需要兩個人相對交流;愛是一種付出,需要有接收的對方;愛是一種幸運,需要有時間去感受那份喜怒哀樂。

富蘭克林: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誌,是不會被所謂的假設的命運擊敗的。

三毛:深深地傷害了最愛我的那個人,那一刻,我聽見他心破碎的聲音。直到轉身,我才發現,原來那聲心碎,其實,也是我自己的……張小嫻:有相聚,就有離別,人生的百轉千回中,一直布滿了一個又一個車站。我們都是旅人,既然要去的終站是不一樣的,隻好在這裏分手。抹幹眼淚,我走我的路,如果你曾是那麼值得愛,我會永遠懷念你,謝謝你陪我走一程。如果你不值得,我會把你抖落,當作從來沒有認識你,你是我年少無知所犯下的最愚蠢的錯誤。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寂寞是一種對別人的饑渴。你想念著別人,你對你自己來說還不夠——你是空虛的。因此每個人都想在群眾中,然後在自己周圍編織各種人際關係,隻是為了欺騙自己、忘記自己是寂寞的,但是寂寞會一再的冒出來,沒有一種人際關係能夠隱藏它。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在愛情的事上如果考慮起自尊心來,那隻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即: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林宥嘉《心酸》:我們曾相愛,想到就心酸。

我顛覆了整個世界,隻為擺正你的倒影。

什麼是堅持?就是一天,又一天,你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天。

青春之所以讓人留戀,是因為我們年輕時幹的蠢事,大都妙不可言。

原來我並不快樂,隻是我未曾發覺。一個敏感的人,大多都不幸福,因為太在乎。

即便你的號碼還在我的通訊錄中,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不會再有交集了吧,反正,你不會再主動打電話給我,也不會再主動給我發條短信,我們,或許隻能這樣了吧。所有的交集到此為止,剩下的就隻是漸行漸遠的交叉線。我們,隻能是這樣了。

如果覺得感情沒了新鮮感,記得提醒自己一句:溫情是激情的靜止狀態。

感情不需要諾言、協議與條件。它隻需要兩個人:一個能夠信任的人,與一個願意理解的人。

深深相愛的兩個人,彼此越是明了對方的心,越會對相愛的人挑剔,越容易造成傷害。因為深愛著對方,才會變得分外敏感。相愛與傷害永遠都是一對攣生兄弟,因為愛而傷害,因為愛而受傷。愛太深,容易看見傷痕,但隻要真愛還在,那傷痕也就成了愛的紀念幣。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先分析心態,再分析事態。

誤以為會,其實是不會。這就是“誤會”。女人以為是愛情,其實,男人隻是調戲。

愛上一個人不需要靠努力,隻需要靠機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續地愛一個人就要靠努力。世界上的人雖多,但在下雨的深夜陪你回家的,實際上隻有一個。

陶立夏《分開旅行》:或許我們走那麼遠,不是為了看風景,而是為了去天地的盡頭會一會自己。因為隻有在那樣遙遠的地方,你才能把喧囂的人世拋在身後。

顧漫《何以笙簫默》:以後會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我不願意將就。

林夕《原來你非不快樂》:不錯過任何挑逗,也不為任何人等候。

我們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

杜拉斯《情人》: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的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麵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麵容。

泰戈爾: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