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後記:財富眷顧有行動的人(1 / 1)

有句廣告詞可能大家都記得:千言萬語,心動不如行動。

前麵講了那麼多理財的理念和方法,說到底,即使我講到天河逆流,如果你仍舊是看看了事,把書一扔依然我行我素,原來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不付之於理財行動,最終也是枉然。甚至我幫你算一筆小賬:花錢買了這本書,再花時間成本看完,如果你不行動,付出的這些成本也馬上“沉沒”了。

當你不邁步的時候你永遠在起點,看著身邊的人紛紛把你超過,你是應該喊住他們,還是奮起直追?

再次總結一下,本書所講述的投資理財內容,簡單來講僅僅是4條法則,但這已足夠,眾多的財富故事都是這4條法則創造和演繹的,它們是:盡早法則、分散法則、平均法則、長期法則。

盡早法則,無需多說,建立理財觀念越早、行動越早,你的財富效應就越能從時間和數量上顯現出來。

這個表其實講述的是一個財富增值的故事,假如你起步晚8年才開始打理自己的財富,那麼你不僅僅要多投入近4倍本金,而且你需要用將近5倍的時間去追趕,可是到頭來,你的收益還是不及比你起步早8年的人,回報率竟然會差人家近5倍!

如果你還不相信這是真的,再給你作一個對比:

我們經常說“青春值萬金”,相信你看到了吧?早邁一步,你彪悍的人生就不需要再去解釋了!

分散法則,我們已經說過很多,如果你仍舊對此有所懷疑,不妨隨我再加強一下:

你是否看到,決定你穩定獲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毋庸置疑,正是合理的資產配置,至於什麼把握市場時機、選擇理財產品等因素都是過眼浮雲,不過是你未能遵守分散法則、未能合理配置資產,而導致理財失敗的借口罷了。

對於平均法則,事實上是一個長期投資的耐力檢驗,是指在分散法則基礎上投資時間的平均。平均法則告訴我們,心血來潮地投資,懶散地打理,隻會讓本屬於你的財富離你遠去。假如一款投資產品的價格變化如下:

那麼,我們來看看,不同的投入方法,其結果會有何不同:

這個對比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它告訴你,世界上真的沒有“一本萬利”這回事,不要指望偶然看過一本書,聽過一句勸就貿然投入一筆,從此開始等待收獲。到頭來你會看到,幾個月下來你隻是畫了一個一點都不華麗的空圈。那麼,假如時間是幾十年呢?那就真的可以用“碌碌無為”來形容了。

農民尚知道種地要隨節氣而作,體育比賽都講究體能合理分配,那麼你理財投資,為什麼就不能去找一種節奏呢?

上麵的表格對比告訴你:你用跑百米的速度去跑500米的比賽,事實上,100米剛過你就癱了,在到達終點的人裏,肯定沒有你的影子!

至於長期投資法則,我們在前麵也講過不少了。長期投資是基於神奇而強大的複利,如果你還對複利心存疑惑,那我們再次加強一下:

這個表告訴你,在不同的投資回報率下,你從29歲投入10000元,到65歲為止,在複利的效應下投資何時翻倍。其實我們還可以用投資領域中一個著名的72法則來計算複利翻一倍的用時。

現在,你知道理財的真相了嗎?

這世上,很多人為財富嘔心瀝血、機關算盡,不惜作奸犯科、貪贓枉法,不惜碾碎他人、巧取豪奪。但他們哪曾想到,其實創造財富竟是如此簡單,如此悄無聲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過程膽戰心驚、結局“悲催”無比的悲劇了。

僅僅這四條法則,如果你一生都去遵守,其實就不必那麼“費心”,不必那麼“辛苦”。

這,就是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