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借花獻佛上兵伐謀 (2)(3 / 3)

在國際大型公司中,福特公司、微軟、蘋果都是創始人控製,這些公司之所以平穩,是因為他們沒有國美這樣大股東不斷套現的過往,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創始人沒有黃光裕這樣深陷官商泥潭的。尤其在中國,陷入官商泥潭就意味著這個企業的創始人遲早是要招惹致命麻煩的,因為中國的律法與製度跟英美不一樣。

從歐美曆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創始人在公司浴火重生之後,慢慢地退出了曆史舞台。諾基亞最初的老板之前隻是一個木匠,盡管後人給他的職業一欄填的是工程師,但現在恐怕已經很少有人知道諾基亞最初老板的名字。還有那家一味要賣軍艦給台灣的歐洲軍工豪門湯姆遜,有誰還記得他的創始人?就連世界上目前最偉大的金融企業高盛集團,在1929年之後,它的創始人戈德門家族跟薩切斯家族也早已被人忘記。最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盡管擁有大量的財富,可是旗下的公司早已推行了有限合夥人製度,高管多為合夥人。

世界上任何一家基業長青的公司,都有著嚴密的組織結構。盡管有些家族的掌控力很強,但董事會依然是有著嚴密治理結構的,他們會給職業經理人很大的權利,但是他們很少將職業經理人上升到董事會決策者的角度。所以要想既是執行者成為決策者,那創始人千萬不能犯事。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董事會中非執行董事一定要占據絕對多數,否則,董事會就會變成內部人控製。

董事會不是給一個股東看家護院的保鏢,這一點在國際上已經得到認可。一個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創始人要得到投資者以及社會的尊重,要想讓董事會全心全意為公司服務,那麼大股東最好不要整天打著上市公司的主義,將上市公司當成提款機。因為將上市公司當成提款機,是在逼著董事會跟其他股東作對,甚至違法違規,他們不是老板,怎麼會冒風險給你幹事呢?

當遊戲規則已經明確的時候,江湖道義應該遵循遊戲規則。如果又想站在江湖道義高度,又想利用遊戲規則謀取私利,那麼勢必會遭到遊戲規則的無情拋棄。盡管勝利者灰頭土臉,江湖道義最終也會成為偽道義。

國美的主人是國美股東,那麼國美真正的掌權者一定是為全體股東謀利的人,而不是將其當提款機的大股東。將上市公司當成提款機,勢必會造成大股東現金太多,想法太多,欲望太多,最後就是盤子太大,需要找到更多的人來保護自己。要人保護就要為付出代價,這也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民營企業做得越大,死得越快的根源。

從擺地攤的小商販到中國首富,從鋃鐺入獄到跟董事會決戰,不難發現,黃光裕的商業邏輯跟商業道德依然徘徊不前。如果說幾萬的貸款可以通過行賄等方式來取得,那麼上億元的貸款就應該通過合法的手續辦理才對。可是黃光裕的商業邏輯卻是,小筆貸款可以用非正當手段搞定,那麼大筆貸款一樣可以。數十年來他的觀念都沒有變化,他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國美作為企業公民,當年可以套現,以後一樣可以套現,隻要掌握控股權以及董事會的控製權,有了這樣的商業邏輯就自然演化成為我的企業我做主的商業道德,我是創始人,我是大股東,當然我要謀取我的利益,如果國美沒有上市,這一切都沒有問題,陳曉那就是十足的叛徒。問題是國美是上市公司,有14萬的投資者。

國美是黃光裕的國美嗎?在資本屬性上說,答案是否定的。從中國道義上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無論怎麼看,一家公司一定是在正確健康的商業邏輯之下才能前進的。如果僅僅用中國的道德標準去控製那些具有資本屬性的企業公民,那麼,當這樣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時,勢必會被淘汰。

國美是黃光裕創辦的國美,這話沒錯,但是黃氏家族應該用正確的商業邏輯與商業智慧去掌控國美,與其他股東同享權益。那樣一來,職業經理人再犯上作亂的話,不用黃氏家族驅趕,那個時候所有的股東都不會支持作亂者了,榜樣就在身邊。

第一階段的對決結束了,但戰爭遠遠沒有結束。如果國美之戰一旦發展成持久戰,那國美的明天就不會美好,等待國美的將是殘酷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