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有許多方言。方言間在語音、詞語、語法方麵都有差異。但是在語音方麵差異最大,因此要學說一種方言,首先要過的就是語音關。
我們這裏介紹的上海話,是指市區的上海話。市區上海話也有內部差異,中老年人的讀音與青少年的讀音就不完全相同。我們介紹的是青少年的讀音。
(一)上海話音係
為印刷和使用方便,本書設計了一套上海話音係的標音符號,它是以漢語拚音方案為基礎設計的。例如b(波),也就是普通話裏的b,p(坡)也就是普通話裏的p。但b(b加一點)則是表示b的濁輔音(b的濁化),普通話裏沒有這個音。
為了更確切地說明每個標音符號的發音,我們在每個符號後麵標注了國際音標。例如bp,其中p就是國際音標。在國際音標中b用p表示,p用p表示。“”表示送氣符號,因為普通話中,b是不送氣音,p是送氣音。
你懂國際音標的,可以利用國際音標搞清楚每個標音符號所確切代表的音;你不懂國際音標的,可以利用漢語拚音的方法來念每個標音符號,但是符號底下有“·”的音,是濁輔音,普通話裏沒有,你就要去請教一下會發濁輔音的人,學會發濁輔音。
如果你一時還沒掌握漢語拚音方案,那麼可利用標音符號後的第一個漢字,如:bp撥波,“撥”這個字的聲母就是bp。
(先說明一下,什麼是聲母,什麼是韻母。漢語中,一個漢字基本上就是一個音節。漢語的音節是由聲母與韻母拚合而成的。聲母由輔音充當,有時聲母部分沒有輔音,就稱為零聲母。如“波”,普通話念bō,其中b是聲母,o是韻母;“衣”,普通話念yī,前麵沒有輔音,是零聲母字,韻母就是i)。
上海話中有些字的讀音有話音(白讀)與書麵音(文讀)之分。如“加”白讀為gɑ,文讀為jiɑ。上列例字中底下有“—”短橫者,取其白讀音;底下有“”者,取其文讀音。
(3)聲調
市區上海話有五個聲調:
聲調類別聲調調值(實際發音)例字
陰平53高天江飛啊
陰上34走好懂太矮
陽上13來同有外鞋
陰入5各迫筆決壓
陽入23(或12)白木學濁合
例字可作為每一個調類的代表。尤其是“啊、矮、鞋、壓、合”幾個字,分別代表陰平、陰上、陽上、陰入、陽入”的實際發音。普通話四聲可以用四個“啊”代表:ā、á、ǎ、à,並以這四個“啊”作標準來衡量其他字的聲調。上海話則可用這五個字:“啊”ɑ53A53、“矮”ɑ34A34、“鞋”ɑ13A13、“壓”ɑk5 5、“合”ɑk23。
上海話聲調的調值可以用“五度坐標法”表示:
“五度坐標法”是先畫一條豎線,然後從下到上分為四格五點,用五點表示“低、半低、中、半高、高”。例如普通話四聲:
普通話第一聲(陰平)是高平調,其調值是55(從高到高的高平調),第二聲(陽平)是高升調,調值是33,以此類推,上聲是214,去聲是51。
前麵上海話的“五度坐標法”中,陰平是53,例如“高”g53k53,念的時候念成高降調就行了。以此類推,陰上是34,陽上是13,陰入是5,陽入是23。
什麼叫入聲呢?入聲的發音有一個特點,就是韻尾部分有一個不發聲的塞音把前麵的元音“鎖”住,因此入聲韻都比較短促。例如廣州話“鴨”字的發音是ɑb(或ngɑb)(調值是33),這ɑ後的b就是一個擺架勢而不發聲的塞音,稱為“唯閉塞音”。b是雙唇音,所以發音時先發ɑ,然後把雙唇合攏,閉住,這樣就把ɑ鎖住了,ɑ便顯得很短促。廣州話的入聲尾除了b外,還有d(例如“壓”:ɑd)和g(如“竹”:zug)。但上海話入聲尾隻有一個:。是喉部的塞音,所以上海話的入聲都“鎖”在喉部,不像廣州話那樣分別“鎖”在雙唇、舌尖中和舌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