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艾天之母王開敏:堅持探索母(1 / 3)

一個家庭中母親的思維模式,決定了這個家庭是不是和諧美滿。王開敏認為,身為**人母的女性,應該讓家庭成員深信:你在生活中所獲得的最高最長久的滿足感源自家庭,家庭是你信心的源泉,是你最可信賴的支柱,是你人生幸福的根本。從某種意義上說,女性最大的社會責任應該是去做一個優秀的母親,因為做一個成功的母親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成功。

王開敏,本科畢業於湖北師範學院,隨後擔任了中學教師、高校教師、政府官員等一係列職務,曾任黃石高等專科學校校辦主任兼外事處長,民進省委委員,黃石市人大常委會常委。她致力於實踐和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並在兒子艾天身上進行實驗。她被人們稱為“平民化陽光教育家”,目前,奔走於全國各大城市宣傳自己的“母親文化觀”,希望讓更多的母親和家庭受益。

艾天,2002年9月被美國威斯裏安大學錄取,並同時獲得了全球最高的獎學金——弗裏曼亞洲獎學金。在4年異域求學生活中,他在美國獲得了“中國天”的美稱。2005年,他憑借多門學科全A以及A+的優異成績獲得了“美國10%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獎”這一殊榮,成為全美最具未來潛力的大學生之一。

讓孩子生活在幸福中

在培養孩子的這些年來,王開敏付出了很多心血,她一直把教育孩子看成生活中的重中之重。關於教育孩子,這些年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說是一種模式:把孩子培養成他自己愛做,而不是你想要他做的人。

這種“無為而治”的做法,實質上就是讓孩子以自然的規律成長。但是,這種自然的模式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加以正確的引導。而父母在這中間的責任,就是避免孩子重複他們的彎路。

1993年,王開敏從日本留學回來。那時,兒子迷上了滑板車,她就騎著摩托車帶著兒子和他的朋友們在湖北師範學院的跑道上滑旱冰。在別的父母眼裏,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王開敏就是用這種方法,來鍛煉兒子的小腦平衡,事實上,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好處。

王開敏堅持認為,隻有讓孩子在每個階段都生活得幸福,才能獲得一種持久的幸福。她覺得,自己在育子方麵最驕傲的一點,就是她的兒子從出世開始一直到現在,都在快樂幸福中成長。雖然,孩子從小到大,王開敏沒有刻意要求他考前三名,但是他的成績一直都很優秀,這和王開敏開放的教育態度不無關係。

艾天熱愛運動,喜歡打球,王開敏就幫他買球,有時候還客串陪練。

有一次,兒子在讀初中時,踢球被老師發現,老師怕影響學習就沒收了。王開敏既沒有責怪老師,也沒有責怪兒子,而是建議兒子重新去買一個足球,還叫他到老師找不到的地方去踢。

後來,兒子成了校足球隊的主力隊員,在與兄弟學校的足球賽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兒子俏皮地說“能有今天全靠老媽關照”。

王開敏覺得,孩子既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隻喜歡玩,那幹脆就讓他玩個痛快,發揮他玩的特長好了,這有利於他的身心發育,同時玩中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邊玩邊學,比逼著他去學習不是要容易得多嗎?在玩的時候,王開敏總是想方設法激發他的求知欲,使他對知識的學習產生深厚的興趣,而興趣正是使他通往成功之路的推動力。

艾天愛看書,王開敏從不強調隻看輔導資料方麵的書。艾天每個月閱讀的雜誌有30餘種,大都是與天文、地理、航空等方麵有關的書,像《環球》、《電腦愛好者》、《現代交際》、《中國國家地理》等等。

王開敏按照兒子的興趣,幫助他選擇閱讀資料,並利用大學的優勢資源,從圖書資料室借閱,培養兒子對知識的好奇心。在上海麵試時,兒子廣博的知識給威斯裏安大學弗裏曼基金會的負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開敏曾自信地說:“我對兒子的培養模式,無異於金剛石的形成,堅韌而有力度。”大海是由水滴、溪流彙成的,成功的模式也是在日積月累中形成的。大海浩瀚無邊,模式一旦形成也會堅不可摧。

事實證明,王開敏這種獨特的教育方式,雖然看起來像是放任孩子在發展,其實,她是用自己的方式來迎合孩子的天性,以最附和孩子發展的模式來打造孩子的未來。作為現代父母,不妨學習她獨特的智慧,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用在自己的教育當中,以期贏得孩子美好的未來。

教子點睛: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他是不是能夠大放異彩,關鍵取決於做父母的能否正確開采和雕琢。所以說,後天教育非常重要。既然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那麼,關鍵就在於是否能夠對孩子進行得法的教育。父母一定要善於觀察孩子,給自己的孩子構築一個好的教育模式。這個模式並不是破壞他原有的規律,強加上去的,而是“把孩子自身的元素加以合理排列”。相信,最貼近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定能取得殊勝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