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敏:我吸入了明朝的塵埃(1)(1 / 1)

魯曉敏:我吸入了明朝的塵埃

近年來,中華書局連續出版了《曆史碎影》、《岩中花樹》、《帝國的迷津》等趙柏田作品係列,我通讀了一遍,有的篇目甚至讀過幾遍。很想寫則書評,一來我是他忠實的讀者,二來我們是好朋友,三來我們同是曆史寫作者,由於水平所限,遲遲不敢啟筆。直到今年4月,《明朝四季》付梓出版,我知道我應該以第一個讀者的身份寫點自己的感觸。

早在去年5月,柏田兄就《明朝四季》的書稿與我有過深入的交流和探討。說實在,對於這一類命題宏大的曆史書籍,我一直心存芥蒂,哪怕是一些名家的力作,往往難逃講故事的乏味,或者是生澀、枯燥的史料堆砌,或者經常出現臨空高蹈的局麵,對於認同的階級立場常常是一味地歌功頌德,反之則是無情地筆伐。好在我已經熟讀過柏田兄的多部作品,對於他把握宏大主題的能力很有信心,也很折服於他的創作激情、創作手段和敏銳的曆史嗅覺。

在新書中,趙柏田將筆觸放大到了整個明代,作為斷代史寫作,對他來說這是一次新的嚐試。《明朝四季》以明代277年為背景、以文化散文的表現方式、以全新的視角來解讀曆史的力作,如同展開一部微縮文學版的《明史》。他在通往明朝的道路上不斷地插上新的路標,依次指示我們跟進,不至於迷失方向。他讓我們嗅到了明朝曆史的雲煙,帶領我們循著煙雲深入明朝的肌理。

趙柏田敬畏曆史的悲壯美,對人性的思考不局限於曆史的粗線條,客觀地辨析人性中的亦正亦邪,將話語權交給讀者。同時,他將小說的內涵和詩歌的審美延伸到曆史文化的內部,尖銳地審視了明代的國家權力體係、經濟體係、官僚體係、倫理道德體係以及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書寫出一部明代的精神文化史和物質文明史,可以這麼說,這是一部縱橫捭闔的曆史作品。

讓我佩服的是作者的見識深厚,見地獨到,粗糙的曆史讓他打磨得珠圓玉潤,漫長的明史爛熟於心,這需要多少毅力與堅韌,這不僅僅是努力就可以辦得到的,還需要一些天賦和靈氣。更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他有著這樣的勇氣、毅力、信心去做這麼繁冗艱巨的事情,不懼怕非議,有時候這樣的事情是吃力不討好的,但是他全然不顧,這裏我看到了一個優秀知識分子的擔當與責任。一個熱愛曆史文化的人,當他有能力去整理去寫作的時候,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化多大代價,一定要把熱愛的事情做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