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城,經過梁師都的曆年經營,城高壕深,看起來倒是比塞外許多城池都要堅固許多。
胡刀率領大軍安營紮寨,正欲強攻之時,秦叔寶進言道:“我軍此來所攜帶火炮等大殺器數量不多,還是謹慎使用為好。但若是強行攻打恐怕死傷不少,不如先行將朔方圍困,再暗中遣派人手入城,說不定能另有奇效。恐怕不過數日,朔方城必降”
此前胡刀聽從秦叔寶意見,已經派了一些人手潛伏進了朔方城,施展反間計,此時聽他說來,也自然點頭應允。同時命令手下,每日使用拋石機將一些勸降書拋入城中,以瓦解對方軍心。
果然,城中軍民百姓見到遼東軍團團圍困,早已軍心不穩。而梁師都手下更是驚慌失措,紛紛勸諫梁師都早作打算。但梁師都卻執迷不悟,認為朔方城城高壕深,遼東軍未必能攻破。而突厥人雖然敗走,但必定能殺個回馬槍,屆時裏應外合,他梁師都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其堂兄弟梁洛仁見梁師都固執,也不多勸,出來後卻是暗中聯絡親信大將,對他們說道:“如今遼東軍大軍兵臨城下,突厥人早已經逃走不見蹤跡,恐怕將希望寄托在突厥人的身上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堂兄卻執迷不悟,尚自心存幻想。此時我等切不可隨他自蹈死地,若想為日後打算,且隨我共降遼東軍罷。”
身邊眾將早就有所心動,但苦無人帶頭響應。見梁洛仁站了出來,哪裏還有不答應的道理。於是眾人暗中合謀,與遼東軍取得聯係。五天後的晚上,梁洛仁率領手下大將,突襲梁師都的後宮,隨即大義滅親,將梁師都人頭砍下,將城中大局控製住,打開城門,迎接遼東軍入城。
胡刀大軍不費一兵一卒,隨即昂首闊步開進了朔方城,結束了梁師都的統治。
拿下朔方城後,胡刀隨即下令,留下五千兵馬控製朔方城,任命梁洛仁為左驍衛將軍,將梁氏族人送至長安,聽候處置。同時下令,大軍馬不停蹄,掉頭往西南而行,往武威而來。
而此時的武威城大涼王宮內,大涼王李軌卻是大發雷霆之怒。
吏部尚書梁碩,竟然與手下大臣私下溝通,勸諫自己向長安投降。這還了得,李軌大為惱怒。如今天下形勢一片混亂,即便占據長安朝廷的遼東軍勢力龐大,但在其身前背後,都有其他勢力虎視眈眈,誰敢肯定遼東軍一定能席卷天下。前些日子,朔方梁師都遣人,說已與突厥人結盟,要共抗遼東軍。哼,連區區朔方都是頗讓遼東軍頭疼了,哪裏還顧得上我武威?
想到這裏,李軌更是對那梁碩心懷不滿,這時候有人來報,女法師莎婆求見。聽到莎婆的名字,李軌的麵容為之一緩,吩咐手下將其帶了進來。
這位莎婆,據說法術高強,擅長占卜,自從來到大涼國後,深受李軌重視。事無巨細,總喜歡聽聽這位莎婆的意見。
“大王,那玉女台已經建好,請大王前去觀看。”
李軌聞之大喜,欣欣然隨莎婆前去。這玉女台,乃是一年前莎婆所言,說這玉女台能溝通天上神靈,隻要建成後,必可保佑大涼基業。
尚書梁碩等大臣竭力反對,卻無法阻止李軌一意孤行,於是大量征集民夫,對境內官紳百姓橫征暴斂,耗費極大,全是為了建築這奢靡的玉女台,惹來一片罵聲。而此時涼州又遭災荒,餓殍遍野,而李軌輕信隋朝降官之言,封倉停賑,致使朝野內外,人心背離。
李軌來到這玉女台上,所見之處,無不玉石鋪就。無數美女手捧花籃,兩旁伺候,入目處極盡繁華,看到如斯美景,李軌喜出望外,竟是忘了那無數窮困潦倒忍饑挨餓的災民。
吏部尚書梁碩聽聞玉女台建成,心急如焚,急匆匆趕到玉女台,麵見李軌,不顧李軌顏麵,痛斥莎婆。
李軌惱羞成怒,再加上莎婆在旁邊引誘,竟然聽信了讒言,賜予梁碩毒酒一杯,當場死於非命。梁碩慘遭不幸,大涼國上下官員,無不觸目驚心,再無人相勸。李軌於是更加肆意妄為。
就在胡刀大軍緩緩逼近的同時,從長安城中卻來了一行人馬,乃是長安朝官安興貴。
這安興貴,本是隋朝開國功臣安弼之後,乃是涼州豪望。李軌起兵後,其兄長安修仁協助李軌,在大涼國內頗有勢力。於是安興貴向長孫無忌建議,由他親身趕往涼州,勸諫涼王李軌投降。即便事情不濟,也可聯絡其家族,以作內應。
長孫無忌大喜,遂派出安興貴出使涼州,同時使人通知胡刀,讓他與安興貴暗中取得聯係,以圖謀涼州。
由於開國功臣安修仁與在長安為官的安興貴係親兄弟,且往來不斷。安興貴對李軌政權的內部情況了如指掌。
初到涼州後,李軌知道安家的重要性,遂拜他為左右衛大將軍,並問其保全涼州之策。安興貴乘機勸說李軌順應潮流,歸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