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1 / 2)

遠遠的看到頡利可汗的狼旗,薛延陀部的兵丁們臉上露出猙獰之色。當日突厥人突然停止了內鬥,聯手攻擊鐵勒人,血洗了不少鐵勒人的部落。薛延陀部也不例外,一場廝殺過後,雖然由夷男王子領著不少人逃了出來,但部落中老幼婦孺卻死傷無數,實力大為減弱。

要不是魏所男的幫忙,恐怕夷男王子也沒有信心,敢回來抄突厥人的後路。此時見突厥人猶如喪家犬一般,更是對魏所男所說的話毫無懷疑,一聲令下,薛延陀部士兵宛如潮水般湧了過去,與突厥人戰成了一團。

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一小部分是仆骨部和回紇部的戰士。三家聯手,足有三萬人上下,已是將三家僅存的家底力量都拿了出來,就是要一舉殲滅突厥人主力,為自己在草原上贏得一個生存發展的機會。

這場廝殺異常殘酷,雙方都是草原上數次爭鬥的死敵,根本沒有任何僥幸可言,勝者為王,敗者為奴為寇,這就是草原上信奉千百年來的信條。

戰局之慘烈,一直延續到了晚上,頡利可汗在亂軍中被殺,餘下突厥人,也僅有寥寥千餘人逃了出去。而鐵勒人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死傷人數約有近半。

此役過後,草原上的突厥人再次被重重打擊,兩位可汗都死於非命,勢力一蹶不振。而鐵勒人雖然取得了勝利,但這場勝利來得如此之悲慘,鐵勒人自己也遭到了極大的損失,根本沒有任何餘力去圖謀草原上的統治權。

是故,在這個亂世末年,草原上竟是很詭異的出現了權利真空,一時間沒有任何勢力能涉足其間,反而是便宜了魏所男這個外來人。

在大隋的授意下,魏所男與可敦聯手,再加上薛延陀部的夷男王子,三家形成了鼎足之勢,將草原牢牢的控製在了大隋手中。

而此時,太原府的唐王李淵並不知道突厥人已經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沉浸在等突厥人奇襲長安後,自己應該如何追殺大隋軍隊的美夢當中。

然而,壞消息很快接踵而來,讓李淵再也笑不出來了。

三月中旬,樂壽傳來消息,隋朝大將軍王伯當率軍十萬,將樂壽城團團圍困。李元吉堅守兩日後,隋軍破城而入,將李元吉生擒活拿。河北諸地郡縣紛紛獻城投降了大隋。王伯當率軍繼續往西,已是進了河東地麵。

離石郡傳訊,突厥人在孟門關大敗,全軍覆沒,兩位可汗當場戰死,逃出者寥寥。突厥人一蹶不振,再不複往日草原霸主地位。

恰在此時,從北武當山下來了一支兵馬,為首者自稱王頍蕭平,乃是昔年漢王舊部,此番下山,已經接受了大隋朝廷的招安,不數日已是連連攻克離石等郡縣,兵鋒所指,直逼太原府。

而黃河對岸的大隋軍隊,已經渡過黃河,正緩緩往太原府而來。沿途郡縣,竟無一抵抗,紛紛投降。

三路大軍,進逼太原府。一時間風聲鶴唳,都是大隋軍隊的赫赫聲威,唐王麾下,軍心頓時動蕩不安,全軍上下,已是人心思變,蠢蠢欲動。

李秀娘府中,李建成李秀娘坐在上首位,下麵坐著劉世龍劉政會以及另外幾名重臣,正在商討要事。

但此時,所有人的目光卻是看向了中間空地上站立的一個壯漢,那人不是旁人,正是早年李秀娘帶在身邊的嫡係心腹馬三寶。

馬三寶正侃侃而言道:“小姐,各位大人,目前情形就是如此,大隋朝如日中天,根本不是唐王所能對付的。為今之計,也隻有遵照隋朝皇帝所說的意思了,還望各位三思。”

李秀娘歎了口氣道:“楊戈也算是不錯了,終歸還是給了我們李家幾個選擇。但這三條路,未必都是父王所能願意的。恐怕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