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拍會上的奇遇(1 / 2)

第一章秋拍會上的奇遇

宗旭接到市文化局王局的電話,隻好放下手頭的古籍走出圖書館去參加本年的彭城秋拍會。盡管他正對館藏的後晉奇書《九州物華》癡迷之際,但頂頭上司的命令不能不執行。

其實這在別人眼力這也是個很好的應景的差事,嘉實的彭城秋拍會那是彭城文化界的一大盛事,美酒佳肴那是嘉實的基本招牌何況每個佳賓還有貨真價實的小禮品呢!但是宗旭是個喜靜不喜動,平時他寧願粗茶淡飯,不羨炊金饌玉,寧於待在那個號稱鬥室的小房間裏研究故紙堆,也不願意上交下陷的八麵玲瓏去走鑽營路線。圖的一個輕鬆自在不扯閑淡。平日裏王楓局長最看中宗旭的也就是他這個稟性,認為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能保持本色的人是最可貴的人,也最有可能成大器。他總是找些機會讓這個年輕人鍛煉鍛煉,學的世故些可能坎坷少一點。

對於王楓的意圖宗旭怎麼能理解呢,一肚子不樂意但還是即刻離開了圖書館,蹬上那輛破自行車去了秋拍會。秋拍會選在了位於龍山北麓的乾隆行宮。這個易總到是會選地方,宗旭心想,生意人總是精明的七竅玲瓏,這257年的皇家建築的宏大氣場那會給那些將要被拍賣的文物帶來多大的烘托氣氛啊。待到費力的蹬上龍山北麓坡頂,宗旭已是大汗淋漓喘息如牛了。看他那狼狽樣禮賓小姐們都笑作一團,竊竊私語起來。

這秋拍會可真是大場麵,彭城的文化名流大腕悉數到場,商界巨賈也就是這場盛宴的買主那更是人頭攢動。還沒開拍宗旭也沒心情和那些人“社交”,端了杯香檳直奔拍品而去,走馬觀花般看了一遍直到一件護心鏡的出現差一點讓宗旭靈魂出竅。那是一件湛藍色玉質的護心鏡,那幽幽的藍光攝人心魄,細看那天空色的湛藍裏似乎有星月在運轉。不懂古董的宗旭也知道這是一件稀世珍寶,但令他靈魂出竅不是這古董的價格和神秘的藍,而是那護心鏡下方的一行小篆:大晉皇帝天福元年十一月二十六。宗旭清楚的記得這一天大晉皇帝石敬瑭攻入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攜傳國玉璽****死,傳國玉璽自此下落不明。

清楚曆史細枝末節的宗旭此時被這個神秘的護心鏡勾起了莫名的興趣。如此巧合的時點裏諸多事件的聚集在同一個人物石敬瑭不能不引起宗旭的重視,而石敬瑭的一個物件居然出現在彭城的一個秋拍會上,這讓本不願參會的宗旭的慶幸起來,他要關注這個待拍賣的物件,關注這個賣品的藏品主人。畢竟這是諸多的眾說紛紜離譜萬裏傳說中最真實的一個傳國璽的一個線索了。

拍賣會準時開拍,青花瓶、宣德爐、戰國鼎、越國劍等等皆粉墨登場,競拍異常精彩,成交價格皆較開拍價高出幾成離譜的的甚至番了好幾倍,直樂的老總合不籠嘴。最後登場的就是這件湛藍玉質護心鏡,開拍價100萬,現場一片異常冷靜,主持人兩次喊價無人應拍,直到最後主持人將要宣布棄拍時才有一位港人摸樣的人有氣無力似的舉了一下競拍牌,於是這件物件風平浪靜的結束了本該異彩紛呈的拍賣旅程,隨著清脆的落錘聲,宗旭敏銳的發覺現場有三個人不約而同的鬆了一口氣。港人不用說,他揀了一個漏,總不用說他總算把這件東西給拍出去了,賣出去總是有拍賣費可收的,看起來原本他就不看好這件物件,生怕它給火熱的拍賣會冷了場。但那第三個人,一個穿著打扮怎麼看都是農村人的一個老漢籲出的這口氣宗旭怎麼看怎麼感覺象是經曆了一場生死劫難後找了一個安全屋落腳的如釋重負。這意味深長的一口氣讓宗旭不由得又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位老者,驀然一種似成相識的感覺漫上心頭,一陣久違的感情溫暖韻染了宗旭的身心。

是的,自己是受過這位老者“滴水之恩”的。那是20多年前,12歲的宗旭拿著媽媽給的2元錢,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到十幾裏外的老鄉政府所在地參加小生初考試。小生初考試對於那時一個農村孩子來說那就是一場決定人生命運的第一場大考,而十幾裏也算是出了一場遠門。記得那天天很陰沉,穿的單薄的宗旭坐在四處漏風的教室裏由於緊張腦子裏一片空白,稀裏糊塗的寫了一氣剛找到一點感覺了,萬惡的考試結束鈴聲卻響了,心不甘情不願的被老師收走了試卷。出門時已是中午11點半了,整個校園裏隻有幾個同學了,其他早就一哄而散了,巧的是去推自行車的時候碰到了兩個同村同學,看表情這兩位也是馬失前蹄了。時世誰又能知道了!正是這同場馬失前蹄的三同學後來成了轟動周圍幾鄉鎮的三劍客,齊齊金榜提名考上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