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我們是否應該擔心?(2 / 3)

物理學家費裏德裏克。索迪認為:“我相信人類曾有過若幹次文明。人類在那時已對原子能了如指掌,但由於誤用,使他們遭到了毀滅。”這太難以想象了,大部分科學家們認為這僅是一種主觀猜測,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但是另有一些人堅持自己的看法,認為我們的地球早已存在50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怎麼能僅僅有5000多年的曆史呢?有趣的是,美國國家航天局蓋?福克魯曼博士等人根據阿波羅計劃所掌握的小天體撞月球的曆史資料,詳細分析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所導致的後果,證實了上述觀點的可靠性。但人類考古學上的一係列發現使人們不得不改變觀點。比如考古學家在南美洲發現了一個古代星空圖,據考證,該星空圖描繪了2.7億萬年前的星座分布狀況,圖上的符號記述的是極其深奧的天文知識,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仍弄不清這些符號表示的意義是什麼。在秘魯珍藏著一塊3萬年前的石刻,石刻描繪著一位古印第安學者手持一個跟現代望遠鏡非常相似的管狀物觀測天象。而人類在17世紀中期才發明望遠鏡,至今不過3個世紀,3萬年前的望遠鏡又是何人所製?

對此,許多考古學家都難解其中的奧秘,困惑不已。他們認為,除非外星人所為,近代人類或古代某一時期的人類是絕對做不到的。瑞典學者丹尼肯把這一切不可思議的謎一概歸之於“神”,他在代表作《眾神之車》中寫道:“神來到了地球,並教會猿識字、吃熟食、穿衣服、建築等等,在猿變化成真正的人之後,才離開地球。”並且他預言,“神”將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光顧地球。事實上,他在書中提到的“神”就是指外星人。許多比較嚴肅的科學家仍然對丹尼肯的理論持懷疑態度。因為無論科學家們怎樣努力,至今仍未找到外星人存在或來過地球的有力證據。對丹尼肯的理論,目前在世界上依然是逐棄參半,褒貶不一。

英國學者達爾文則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他指出,兩足直立行走的行動方式,以及小的犬齒、高的智力和能使用工具等人與猿最主要的區別,與從樹棲轉變到以狩獵為主的地麵生活有關。他說,在地麵生活的靈長目動物在生存鬥爭中學會了用兩足行走,使其雙手能空出來攜帶狩獵使用的武器。用這些武器作為自我保護和捕食的工具,用增長的智力來指導武器的使用,致使大而突出的犬齒失去了作用,慢慢退化了。科學家經過觀察,發現人類有許多性狀與其他陸生靈長目動物不一致,而這些性狀卻在水生生物中找到了。所以,有科學家認為這些性狀是人類從水生生物獲得的遺傳因素,或者說人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種組合形成的,人類是“雜交”產物。這就是人類雙祖先複合來源說。這種學說認為人類有兩個祖先:一個是古猿,另一個是海洋生物。當然這還隻是依據考古史上400萬~800萬年間古猿化石空白而提出的一種假說,還沒有絕對可靠的證據。

人類起源於何處呢?人類的祖先究竟經曆過怎樣的世事變遷,才發展成我們現在這樣具有高度文明、充滿智慧和無窮力量的高級生物的呢?這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關於生命的科學命題。我可以推出這樣一個假設,那就是宇宙也是一個不斷輪回的過程:浩瀚的宇宙原本就是永恒的,最初時它是混沌狀態,也就是我們科學家所說的“黑洞”。宇宙最初時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沒有一切星係和生命。宇宙黑洞隨著時間的推進,內部也在發生著變化,正如現代天文學家提出的“爆炸論”一樣,黑洞在某一天發生了爆炸,巨大的力量將黑洞中永恒固有的物質摧毀分裂,這些不計其數的物質在大爆炸力的推動下,以旋轉的方式呈輻射狀向周圍高速彈出,原本不規則物質在黑洞氣流的打磨下形成了圓球狀的星體,其中有恒星、小行星在爆炸推動力逐漸減弱的時候,也停留在了自己的軌道上,並根據星體質量的大小決定著它們的引力,質量小的星體圍繞質量大的星體轉。其中還有宇宙塵埃、隕石以及其它星體等等,這些就形成了眾星係。最先形成的星係就是我們現在所在的銀河係,銀河係應該是宇宙的中心。正個銀河係在爆炸力的作用下還是向外逃離,終於脫離了黑洞。銀河係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在運行,它的運行產生了最初的靈——上帝。銀河係在運轉中內部也發生了爆炸,這次爆炸誕生了太陽、月亮,以及金木水土地球等行星,於是又誕生了太陽係。上帝是有我們無法想象的超能力的,因為他是宇宙精華的結晶,他的名字叫“龍,”而他的形體也如我們傳說中的龍一樣,是可以穿梭於宇宙間的生靈。從“龍”這個字可以看到,他蘊藏了古人對宇宙、對上帝認知的智慧,這個字是“立、月、卍、己、三”5個字組成的:龍立在宇宙,看到了日月,他知道宇宙運行的陰陽規律——卍,並在自己身上取左右肋骨創造了兩位大神,就是他的助手,並且還創造了許多龍,創造了諸神,而他自己卻是可以變化的生靈,它成為宇宙的主宰,建立了自己的統治,眾神將他稱為“龍帝”。在隨著著時間的推移,他率領眾神尋找到了80個星係,並命眾神在各星係都創造了與神一樣的生靈,創造了三界,連同銀河係,宇宙中共有81個星係……龍帝為了懲治邪神以及犯了天條的神,就選擇地球作為神的輪回之地。從遠古的神話傳說中我們不難發現,神是懼怕下界的,凡是下界的神,一是背負著某種使命,二是被打下界經曆輪回之苦的。

以我的理解,地球上的人都是從亞洲的中國走向世界各地的,應該都是炎黃子孫。這裏還有一個巧合,中國把炎帝與黃帝奉為神,並以龍為炎黃子孫的圖騰。西方《聖經》把上帝的名字叫“耶和華”,從拚音“yehehua”來分析,與“炎黃”二字的拚音“yanhuang”相似率達90%,兩者之間的讀音也非常相似。龍帝讓女媧下界來到地球上創造了人,又讓伏羲氏下界教會人類知識,讓神農氏下界教會人生活。按照《史記》的說法,夏的第一位帝叫禹,之前是堯和舜兩位帝,他們都是古代的五位古帝的後代。如果從三皇五帝到堯、舜、禹等對後世產生的影響來看,禹的名聲最大。《聖經》記載,上帝耶和華對罪惡的人類非常失望,於是就命義人諾亞造方舟。耶和華對諾亞說:“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Gen 7:4)

同許多古老名族都說遠古曾有一次不可抗拒的天災——洪水一樣,據說在帝堯之時,也遇到了波浪滔天的洪水,百姓苦不堪言。為了治理洪水,讓百姓安寧,帝堯讓鯀主持治理,結果九年而無功,堯一看這種狀況不得不另請一位叫舜的高人出麵。舜得到重用後,以天子權力四處視察災情。結果發現以堵為主的治水方法亂七八糟,根本不能奏效。為樹立朝廷的威儀和平息老百姓的哀怨之聲,年輕氣盛的舜一怒之下將鯀殺死與羽山之野。此舉令天下百姓為之叫好。事過之後,可能舜感到自己對鯀的處理有些過火,心生慚愧,或者禹本事在道德、才能等方麵都是具備了為官治水的條件,並有幸被舜看重,未久,舜就舉薦鯀的兒子禹出來繼承其父的事業,治理仍然滔滔不絕、泛濫成災的洪水。禹上任之後,吸取以前失敗的教訓,改堵的方法為疏導、疏通,開九州,通九道,陂就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在外奔波13年,三過家門而不敢入,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終於使洪水的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於是從此天下太平,禹也成為後世崇拜和讚頌的一位神人。

這就是人類開始走向世界各地的時期,不但人類走遍了亞洲,並且向歐洲、美洲以及其它各洲,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女媧創造的,並在炎黃二帝的統治下不斷繁衍,並如洪水猛獸般湧向了世界各地,他們都是炎黃子孫,因為所處的地方自然環境的影響,他們的語言和膚色發生了變化。現代的考古學完全可以證實這一點,比如說植物學家認為,中國直到20世界初才開始引種原本生長在美洲的花生,那麼為什麼5000年前生長的花生會在中國的江蘇和浙江出現呢?花生的種子既不能在鳥類的胃裏存活,經過鹹水長時間的浸泡後也不能發芽,如此說來,古時候太平洋兩岸完全音訊不通,沒有接觸,那麼這些聯係就隻有一個解釋:花生經過人手從一個半球移植到另一個半球的可能性最大。美洲的花生很有可能就是遠古時期的炎黃子孫帶進美洲大陸的。

帶輪泥塑動物是公元紀年前後在墨西哥發現的,而中國在公元3世紀末的漢朝時期就已製造這種泥塑動物了,在歐洲人15世紀到達美洲之前,美洲文化都沒有使用車輪的記錄,那麼美洲的泥塑動物是從哪裏來的?中國古代錢幣有斧形的,而居住在墨西哥和厄瓜多爾的阿茲泰克人鑄造錢幣時也仿照薄銅斧。據說在墨西哥陶蒂華康和危地馬拉卡密納爾胡猷等地曾出土過三足圓錐蓋圓柱形容器,而這種容器在中國漢代也可以找到。中國有死人口中含玉作為護符的風俗,而墨西哥阿茲泰克人和瑪雅人也有此風俗。中國人與土著印第安人是什麼關係?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在中國的雲南廣西一帶的少數民族,依然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習俗。而瑪雅人的不少雕塑以及岩畫,很多地方與商周時期的雕塑和繪畫有相似之處,甲骨文與瑪雅文在形體上也有相似之處。

“卍”不是一個字,而是預示宇宙運行規律的形狀,它是一種能量,也是一種陰陽交合運轉並輪回的智慧。在奧妙的“卍”的運行規律中,也就有了輪回。所有一切都在輪回,地球上的四季在輪回,生命在輪回,包括眾星係也在輪回。當各星係在不斷運行中離銀河係越來越遠的時候,就說明宇宙在不斷膨脹,星係走的越遠,就意味著宇宙膨脹的越大,直到星係團一直逼近黑洞,宇宙連同逼近的星係團被黑洞巨大的引力吸入,再經曆數萬億年的運行變化,當黑洞中被吞噬的星係多的時候,就會再次發生大爆炸,新的星係就如銀河係一樣誕生了……而不容置疑的是,主宰宇宙的“龍帝”卻掌握著這一切變化和規律。

而地球上的自然萬物同樣也經曆輪回——從微觀上的輪回到宏觀上的輪回,從局部上的輪回到整體上的輪回,無論物種還是地表上的山水植物等等都在經曆著輪回,我把這種輪回叫做“自然輪回”。甚至地球板塊也是輪回的結果,與板塊構造說所提出的那樣,岩石圈被地震帶分割成若幹大小不同的岩石板塊,且位於下部塑性軟流圈之上,並發生大規模的水平轉動;板塊的彙聚和離散,引起地震、火山和構造運動等。將全球分為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等六大板塊。 如果說我們對原本生長在美洲的花生,為什麼5000年前會在中國的江蘇和浙江出現感到非常難以理解的話,這也許就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答案,假設地球板塊在輪回的過程中,就有那麼一塊美洲的板塊和歐亞板塊移接到一起,所以順帶著將那裏的花生也帶了過來。按照這樣的假設,那麼我們就不難解釋這種令人費解的現象了——甲骨文與瑪雅文在形體上有相似之處;商周時期的雕塑和繪畫與瑪雅人的不少雕塑以及岩畫,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的雲南廣西一帶的少數民族身上有著土著印第安人的生活習俗;墨西哥阿茲泰克人和瑪雅人也有中國才有的死人口中含玉作為護符的風俗;墨西哥和厄瓜多爾的阿茲泰克人鑄造錢幣時仿照中國古代有斧形的錢幣;而在中國漢代可以找到墨西哥陶蒂華康和危地馬拉卡密納爾胡猷等地曾出土的三足圓錐蓋圓柱形容器。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的一句話。同樣在《聖經?創世紀》裏,也記載了這樣的事:上帝創造了亞當,並用亞當的肋骨創造了夏娃,最初他們都是善良的。可後來

他們受了蛇(一種像龍一樣的動物)的誘惑,偷吃了禁果,於是就有了羞恥,有了仇恨,有了凶惡的一麵。上帝發怒,將他們打下界,來到地球,他們有了自己的後代該隱和亞伯。“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隻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什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Gen 4:3、4:4、4:5、4:6)可見上帝是不希望人類向惡的,而是應該從善。於是,上帝就對該隱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製伏它。”(Gen 4:7)上帝勸人類要行好,不能行惡,並警告人類,如果行惡就會有罪,但人類要擺脫這個罪,製伏這個罪,使它不得近前,否則上帝必然會懲治人類。而該隱有怒氣在身,並沒有聽進上帝的警告,於是“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Gen 4:8)上帝大怒,要懲罰該隱,說:“你作了什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地開了口,從你手裏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Gen 4:10、4:11、4:12)而該隱很害怕,他認為上帝對他的懲罰太重,因為他如果離開這裏而去流浪,擔心遇到他的人會將他殺死。而上帝明顯不想讓這種惡繼續在人間蔓延,該隱犯了罪應該由上帝來懲罰,而不是被別人殺死,如果別人殺了他,那麼殺他的那個人同樣也有了罪,顯然,上帝是懲惡揚善的,於是就警告人們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Gen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