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我們是否應該擔心?(3 / 3)

人類的本性是善的,但是隨著不斷長大,殘忍自私的一麵暴露了出來。上帝曾派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老子、孔子這些先聖們先後下界勸人行善,勸人信仰,但卻還是改變不了人類的惡性、自私和貪婪。上帝希望人類信仰他,向他一樣善良,但是人類的始祖因為受了蛇,也就是撒旦的迷惑,背棄了上帝,跟從了撒旦。不說遠古,就說我們今天的人類——這些對“毀滅”和“破壞”感覺到無比快感的“撒旦”們,以殘暴、冷酷、忿然、怨毒的麵目出現在各地。他們迷信暴力、崇拜“權力”,他們缺乏平等意識,習慣於對人群進行高下的劃分和優劣的區別,他們把“弱之肉,強之食”當做人生信條,把以強對弱的征服當做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他們把自己當做絕對“真理”的代表,傲慢的睥睨一切,自大的不可一世。因為這些“撒旦”們掌握著絕對的“權力”。

信仰的缺失導致了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漠滋養了“撒旦”的成長。我們時代的人活的可憐又可悲,信仰的缺失和喪失直接導致了人性的變異,真正善良的人越來越少,很少有對陷入逆境的不幸者充滿同情和愛意。很少有真正的善良和高貴,無情的人與日增多,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就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大多數人在傲慢的權力麵前已經喪失了體麵和尊嚴,“撒旦”們就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瘋長,並且一臉惡意的獰笑。

因為缺乏真正的信仰,更多的人喪失了對真正的信仰和對真理的守護,紛紛加入了“拜權”、“拜金”的“教門”,越來越多的人變得自私和可怕,對現實社會的病象和殘缺視而不見,“為己主義”的泛濫使那種更為健康的、理想的精神和生活秩序離我們越來越遠。因為缺乏真正的信仰,我們的時代更多的是不知道敬天愛人的莽漢和妄人,更多的是沒有善惡感、美醜感、是非感的“空心人”,更多的是陶醉在肉欲狂歡的“生物人”;更多的是有財富的貧窮者、有知識的無知者、蔑視道德的虛無主義者;更多的人變成了惟利是圖的“經濟動物”,變成了蛇欲吞象的勢利小人和市儈之徒。

你信仰什麼?如果你信仰權利那就會懼怕“權力”,服從“權力”,你就喪失了不從的勇氣;如果你信仰金錢和名利,就會被金錢和名利奴役,你就喪失了反對的自由。而隻有心中有真正信仰的人才不會拜倒在“權利”的腳下,才不會成為“暴力主義”價值觀以及泛濫的“拜金主義”和任性的“個人主義”的犧牲品,隻有心中有上帝的人才會得到上帝的關照,隻有心中有真正信仰的人才能消解世俗權力的唯一性和絕對性,才能為精神的伸展和思想的生長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隻有心中有真正的信仰,才會追求自由、真理和正義,才會避免讓“拜權教”和“拜物教”成為我們時代的一種流行價值觀,才會避免它們所帶來的巨大災難。

我所說的真正的信仰是一種作為人的精神,是一種人性的本真,是一種人之所以為人的信念。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我們卻不相信上帝,人人都信仰和膜拜權力、物欲,也隻能變成權力的奴隸和物欲的附庸,我們無法獲得精神上的巨大的支持,沒有自己真正的信仰,我們就無法對抗恣睢的權力,無法追求正義和真理、自由的價值。

隻有擺脫對權力、對金錢、對物欲的膜拜和盲從,才有可能避免生活悲劇的重演;隻有通過有效的製度手段控製握有絕對權力的“撒旦”們,才有可能避免人道災難的發生。《聖經》說:“神就對挪亞說,凡有血氣的人,他的盡頭已經來到我麵前。因為地上滿了他們的強暴,我要把他們和地一並毀滅。”(Gen 6:13)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信仰,而將那些製造災難的人當做令人望而生畏的“聖人”供奉在神壇上,那麼這些可怕的威脅就依然存在。

對權欲、金錢的盲目崇拜和服從在我們的時代依然是一種嚴重而普遍的現象,所以我們這個時代也是“撒旦”們任性妄為的時代,他們把自己打扮成無所畏懼、無所不能的權威者,把自己塑造成光照寰宇的“上帝”,於是,權力成了新的宗教,人們都變成匍匐在撒旦腳下的精神奴隸。

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信仰,脊梁骨都是彎的,你一個人能改變什麼,能不從什麼,又能反對什麼?其實我也不知道在這個時代應該依據什麼,出路在哪裏,我找不到這個東西。但是人的精神不能倒下,人要有一種真正的信仰來支撐自己的精神——當良心、信仰和權力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寧死不屈,因為至高無上的是上帝而不是政權,至高無上的是良心而不是強權。那些“撒旦”們,濫用國家交給他們的權力,就以為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欺壓人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國家不能與人相提並論,人的生存不是為了國家,而國家的生存是為了人,政府隻是服務而已,那些“撒旦”們不為人服務,反與人為敵,早晚會失去人心。

為了幸福和光明,我們必須要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回屬於自己的真正的信仰,麵對一切形式的災難和黑暗,我們才不會懼怕,才不會懦弱,才不會倒下——有自己真正的信仰,勇敢地站立在“撒旦”的對立麵,做一個有正義、有血性、有尊嚴的人。

與很多人一樣我也關注著海地地震的狀況,因為汶川地震烙印在心底的那一抹沈痛再一次被喚醒。淩晨三點,我在上網看關於海地地震的消息,每一張血淋淋的圖片就如一雙無形的巨手撕裂著心脾。當我們人類遭遇天災的時候,不能指責上帝,無私的上帝深愛著一切生靈,既然“創造”了這一切美好事物,就不會希望它毀滅。

上帝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的沉默,是因為他具有無私的公有性以及普遍的人類性,是因為他情感的健康和精神的博大,所以上帝才克服了年齡和性別、信仰和種族、時代和地域等因素的阻隔,從而在人類的內心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和巨大力量。是人類不斷製造災難,一方麵走向文明和繁榮,一方麵又在毀滅著文明和繁榮,人類自取滅亡,上帝亡可奈何。

不自愛者焉能愛人。因為人們的自私,一味索取而不思回報,導致大自然被掠奪、踐踏和殘害,導致地球這個原本美好的家園千瘡百孔,遍體鱗傷。人類正在進行集體自殺而不知不覺 ,昨天是瘟疫,今天是地震,明天有可能就是洪水。樓房一天比一天高,汽車一天比一天多,戰爭、采挖、汙染從未停止過,如果這一切災難都是上帝降與的話,那不過是對人類的一個小小的警告罷了。

《聖經》說:“又有人背棄光明,不認識光明的道,不住在光明的路上。”(Job 24:13)人的貪婪使人看不到光明,很多人就像貓頭鷹一樣對黑暗更有眼力。“盜賊黑夜挖窟窿,白日躲藏,並不認識光明。”(Job 24:16)也許很多人也講正義和善惡,但常常滿足於簡單的因果報應,他們缺乏普遍的罪感意識,缺乏絕對的平等觀念。

這已不再是一個可愛、正常的世界了,泛濫成災的利己主義,甚囂塵上的拜金主義,流行一時的享樂主義,在這個世界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我們在聖經上也看到了這樣的話:“神觀看世界,見是敗壞了。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Gen 6:12)

這個世界缺乏對人類對生活的熱烈的愛意,缺乏對純真和對善的的信仰,人性的醜惡、殘忍和陰暗導致人類逆天妄為,豪奪巧取,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人們喊著擁抱大自然,而其實離大自然越來越遠,已經很少有人將善良和光明當作自己的為人的基本信念。

一個健全的人,絕非是冷漠自私的,而是從愛出發而最終歸落到愛的。而當今世界很多的人已經喪失了愛意和善念,即便有愛也是利己的私愛,即便有善念也是虛假的偽善。因愛而有的利他精神、樂觀態度和堅韌意誌,這是任何社會都需要的情懷和態度。一個社會倘若想真正健康、和諧的發展,就必須把對人們以及對生活的愛意和善念,當做人的穩定的精神基礎,一個社會倘若把追求所有人的幸福當做根本的目標,它就必須強調這種愛的價值,就必須把愛當做行為原則和價值理念。

而當今世界的很多人心裏隻有自己沒有他人,地球快被掏空了,森林快被伐完了,隻要人能看到的東西幾乎無一幸免,就連這看不到的維持生命的空氣也快汙染完了。這種“天經地義”的利己主義導致更多的人心靈麻木和內心封閉,對他人的災難和幸福和沒有直接興趣,隻要他們不被間接地要求去考慮一下他人的存在,他人的悲哀和歡樂,他們都一律漠不關心。

在這個情感之水冰結、精神之光黯淡的時代,很多人已喪失了抵達信仰高度的能力。如何消除麵對不幸和苦難時的冷漠和麻木,如何避免玩世不恭和自私無情,如何擺脫權勢粉飾太平和富貴回避罪惡的壞習慣,乃是必需而迫切要思考的問題。物欲追求造成的恐懼感,權利爭奪造成的緊張感,生存危機帶來的焦灼感,導致了一種有害的精神氣候。

印度泰戈爾所著的《采果集》中有一首詩歌是這樣寫的:“世界上所有黑色的邪惡都泛出了堤岸,然而,伐手們啊,靈魂裏懷著悲痛的祝福各就各位吧!你們責備誰呢,兄弟們?低下你們的頭吧!這罪惡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上帝心中年年增長的熱量——懦夫的軟弱,強者的驕傲,富貴者的貪婪,受害者的仇恨,種族的驕傲,對人的侮辱——打破了上帝的平靜,在暴風雨中咆哮。”

正如泰戈爾所說,“世界上所有黑色的邪惡都泛出了堤岸”,很多手裏握著權力的人,更是災難的製造者,為了個人升遷,為了金錢而無視別人的生存,隻圖自己的享樂,當災難來臨時,他們並沒有保持一個最低的姿態,而是高高在上地“視察”生活,“慰問”人們,他們從未把自己真正當作一個最普通的人,與掙紮在災難中的人一起痛苦,一起受難,而是冷酷無情地逃避,心安理得地粉飾。真正為民做主的官,尤其當人們遭受巨大災難的時候,會為人們的不幸而不安,會為人們的苦難而自責,會自覺地將人們的苦難視為是由自己造成的,而他們卻沒有這種責任意識和罪感意識,甚至懺悔意識。

“強者的驕傲,富貴者的貪婪,受害者的仇恨,種族的驕傲,對人的侮辱——打破了上帝的平靜”——所以,無論是遭遇氣候惡劣、瘟疫肆行還是地震四起,都必須認識到這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我們必須要向大自然懺悔,向上帝懺悔,向那些死於災難中的人們懺悔。因為懺悔起源於良心之覺醒和愛心之複活,以及對道德完善之向往。隻有懺悔,人們的良心才會感到焦慮和不安,從節約一滴水,少挖一個礦,少伐一棵樹開始。相信上帝會愛每一個懂得自愛的人,相信那些可怕的災難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相信人的精神複活和拯救必將實現,把善念和愛意作為堅定不移的信念,無論生活多麼黑暗,苦難多麼深重,信念之火就會始終燔燃不熄。

“世界在神麵前敗壞,地上滿了強暴。”(Gen 6:11)這是《聖經》上記載上帝對人類世界的評價,上帝是希望人類互相關愛,以善良和慈愛去對待人和萬物。否則,上帝必然不喜歡行惡,並且逆天而行的人,所以就會降下災難警告人類。看見,避免災難的唯一途徑就是愛,因為偉大的愛意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人類區別於野蠻動物的標誌,是人類走向文明,是社會走向健康的肯定指向。為自己的時候也想想他人,要明白公共福利才是偉大的事業,仁愛和容忍、憐憫和慈善才是偉大的事業,而相比之下那些隻為自己好過的商業買賣不過是巫山片雲,滄海一鱗。不要為了金錢就把占有和毀滅當做快樂的事業,不要通過對他人的蔑視以及對上帝的褻瀆來滿足自己的肉體,安妥自己的靈魂。

偶爾也聽到一些奇怪的聲音,彷佛海地地震與他們無關,大有一些幸災樂禍之人,多少帶有些種族歧視,好像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黑人不值得去同情,好像那些黑人的生命輕賤的就像一隻黑螞蟻,不值得我們去祝福。這些人連基本的道德都喪失了,他們不知道在生命麵前人人平等。不要傷害那些在一切情況下茁壯成長著的脆弱的心靈,不管他們是什麼皮膚,不管他們穿戴什麼服飾,要知道一個最受蔑視的或微不足道的人的價值和幾千個傲慢的、有權勢的人的價值相等。

《聖經》上說一切莫大於愛,一切都沒有愛人如己那麼重要,一切的一切都包括在“愛人如己”裏了:“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Rom 13:9)所以,《聖經》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要相信寬恕、憐憫和人性是人最好的美德,要相信眼淚和溫情、親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要相信這個世界隻有一種人才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當他想到別人給予他或他給予別人的好處的時候都會掉下眼淚。

讓我們都祝福那些在地震中去世的人吧,毀滅和死亡帶來的不是絕望和頹廢,而是深刻的悲劇感,以及人們對生活的永遠熱情的祝福感和永久不熄的善良願望。

那麼,當災難接連不斷降臨的時候,我們人類是否反省過自己的罪惡,是否擔心過?也許這正是上帝對人類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懲罰,以警示人類。這裏且不說“2012”,當有一天上帝在絕望中拋棄了我們,當末日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