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兩見武則天(1)(1 / 2)

東都洛陽北門外五裏的聚散亭,一班同僚置酒替歐陽通餞行。時下已是二月早春,本是日益漸暖,花草漸盛,百鳥出穀的時節,但月初的那場大雪,使得洛陽春暖乍寒,微微地扶風吹落臉上,還是刀割一般,冰涼刺骨,令人多了幾分寒意。禿鴉清鳴,更是顯得有些壓抑。這景象不由使離別人更添幾分悵惘。

餞席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絲絲寒風吹起,送行的官員紛紛起身告辭退席,執手咽噎,叮嚀贈言。歐陽通—一屈躬稱謝,幾分的離愁與感傷映在了他的臉上。遠處的一株虯鬆下兩輛車馬停在那裏等候,瞧著光景,怕是家人要一同前行。

眾人離去後,亭中隻剩三人,皆於歐陽通最為莫逆之交,有同為中書舍人的劉汝成、宋學顯,以及戶部侍郎張世雄。平日裏彼此談笑風生,交流心聲,政事遇有疑難,也常在一起切磋議析;私事若有須有所需,經常援助,故最為投契。今日好友離京出千裏之遙的營州為官,難免心情不佳,離愁傷感,三人再次留下,又加勸慰。

唐朝的官員特別眷戀京師,一方麵是因為京師繁華,更重要的是那幫官員往往將到地方為官視為遭受了流放,那怕是執掌一方牛耳,也認為自己遭到打擊。隻要能留在京師,就是再小官銜的也願意。更有甚者,在外放的時候,也會經常會京師,兩頭跑,當然這樣的人,多是離京師比較近的地方的官員。

“今日一別,不知何日能夠再見,此去營州萬裏之遙,千山險阻,那裏更是寒冷不堪,群胡雜居,不服教化,多有忤逆,加之那裏吾漢家子嗣較少,年兄此番外放,實屬不易啊,尚要多多保重,小弟等祝兄一路順風。”劉汝成替歐陽通的惋惜說道,心中有些不舍。

“劉年兄之言,通師感激不盡,招撫一方百姓,教化萬民,正是吾輩一展抱負之時,雖說營州離京師萬裏之遙,但也是我朝之領土。此任前行,若能一展抱負,也不枉世上走一遭嘍。通倒也不怕那冷寒之地,隻是,……。此番一去,不知何時能歸,再想見麵,不知何期啊”。歐陽通長歎了一口氣的說道,深情顯得有些沮喪,低落。

“年兄不必如此,說不定,過些時日,二聖召回年兄。以年兄大才,在營州有些任職,怎麼說都有些屈才。”張世雄安慰道。隻是他沒有聽出再見何期的人是誰,是那個讓他日思夜想,在眼前卻又不認他的那個女兒。這才是他情緒低落的主要原因所在。

宋學顯見歐陽通不時的看看城門口,心中明白了幾分,往日聽他說過此事。拱手安慰道,“年兄不必擔憂,此事小弟定幫照顧一二,若有不順,定盡全力周旋助之,以免年兄後顧之憂。”

“通在此多謝元朗兄。”歐陽通聞言,重重地宋學顯拱手行禮。

“區區小事,年兄何必如此”

“天寒地凍,不必久留,三位年兄請回吧,小弟還該上路了”

“一路保重”,劉汝成等人拱手問禮後,出了聚歡亭。

“阮二娘昨日不是說,已經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倩兒了嗎。這孩子終究還是不肯原諒我啊”。歐陽通暗歎道,心中還是多有期待。上車前,情不自禁地又回望了一眼城門。

就在他回轉的一瞬間,一股熱淚從他的眼角流了下來,歐陽通興奮的在心頭默念道,孩子,你終於還是來了。

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離他隻要一箭之遙,站在那裏凝視著他,就是不肯前行。

歐陽通也是站在那裏,始終沒有邁開那沉重的腳步。在他心中,他是多麼希望對麵的人,緩緩而來,而不是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

歐陽夢倩依舊身著白衫衣裙,微風吹起,裙角隨風飄起。倒映在歐陽通朦朧的眼睛裏,就像仙女下凡,輕盈盈的飄到了他的眼前。此情此景,他想到了,那片桃花林,林中的那個桃花仙與他執手相伴,吟詩作賦,琴簫相和。可是,世事弄人,相愛卻不能相隨一生,叫人長歎惋惜,思至此,一行淚痕從歐陽通那帶著幾分蒼白地臉上下落。

歐陽夢倩靜靜地站在那裏,愣住了,對麵的那個男人,令她倍感交加。過去她從心底恨這個男人,恨他沒有擔當,恨他的自私自利,扔下她的母親不聞不問。可是阮二娘的一席話讓她震驚,讓她一時無法相信,讓她無底是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