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引子(3)
到了世紀年代,隨著社會派推理的確立,日本的推理文化逐漸擁有了自己的特色,“推理”的提法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接受。經過3年的磨礪,到了世紀末,日本已經成為了無可爭議的世界推理文化中心,很多讀者甚至把歐美的偵探也稱為“推理”,大有“數典忘祖”之勢。
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西方作品稱為“偵探”,將日本作品稱為“推理”,在泛指的情況下,本著“先來後到”的原則,統稱為“偵探”。在此特作說明,以釋讀者困惑。
如前所述,偵探在1世紀中後期傳入日本,但在最初的半個世紀裏發展極其緩慢,基本上停留在拙劣的模仿和粗糙的譯介層麵。在這種大環境下,自然不會有什麼大偵探被讀者銘記。
13年,日本推理文學開創者江戶川亂步創作了短篇《兩分銅幣》,將推理引入了新階段。這一年也被研究者定位為“日本推理元年”。隨後,江戶川推出了日本推理史上第一偵探——明治小五郎,這是一位居家型的好男人。後來推理中有很多名為“XX小五郎”的偵探(包括《名偵探柯南》裏的那位毛利小五郎),都是拜亂步祖師所賜。從1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推理文壇湧現出了一大批偵探。他們活動的地點大都集中在一本叫《新青年》的文藝雜誌上,因此日本推理文學的第一個高峰被稱為“新青年時代”。
二戰之後,推理由短篇向長篇發展,其中的倡議者是一代宗師橫溝正史。14年,橫溝正史出版了《本陣殺人事件》,一位牙齒焦黃、頭發淩亂的偵探進入了全世界讀者的視野。他就是金田一耕助,也就是漫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主人公的爺爺!在這位前輩的指引下,高木彬光、土屋隆夫、鯰川哲也等人先後開始了創作。事實證明,日本的偵探絲毫不遜色於西方同行。這個時期陣地主要在一本叫《寶石》的雜誌上,因此被叫做“寶石時代”。
戰爭之後的重建格外順利,也許連最樂觀的日本公民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很快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不過,伴隨著經濟的飛速崛起,日本社會的重重弊端也暴露無疑。官員貪汙、政商勾結、貧富分化……日本民眾的怨氣似乎不可遏製。在這種大背景下,讀者對於那些表現出色的偵探提出了最根本的質疑——你們偵破的那些“奇案”真的存在嗎?不要再欺騙下去了,我們希望看到這個腐朽社會的真實寫照,不想再看那些虛無的密室殺人或不在場證明了!
於是,輝煌了近4年的本格偵探們集體下崗了。日本推理文學麵臨著生與死的抉擇。
1年,一本名叫《點與線》的推理讓全體日本國民眼前一亮。沒有偵探!這是一本沒有神奇偵探的推理!全書從頭到尾講述了一個政商勾結的故事,日本社會最陰暗的一麵被徹底暴露在了陽光下。作者如同一位看透世態炎涼的老者,用最平易近人的口吻絮絮叨叨地重複著身邊的故事。這位老人就是鬆本清張,是日本推理創作者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他獲得了日本純文學領域最高獎項芥川大獎,將推理引入了純文學領域。可以說,日本推理文學有今日之成就,鬆本清張功不可沒。評論者把鬆本清張開創的這類反映日本社會現狀的推理稱為“社會派”,或者稱為“寫實主義推理”。這個流派完全由日本作家原創,“推理”的提法就是在這個時期逐漸深入人心的,日本推理也是在這個時期征服了世界。社會派推理輝煌了整整3年,森村誠一、夏樹靜子等人是繼鬆本前輩之後的社會派作家的代表,《人性的證明》、《蒸發》等經典作品也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但是,河東河西,進入世紀8年代,日本新一代掌握了話語權。這一代人完全沒有經過戰爭的殘酷和重建的艱辛,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現象相當麻木。他們沒有沉重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信奉的是極端享樂主義。不管輿論對於所謂“垮掉的一代”如何鄙視,社會派推理已經成明日黃花,這一事實無法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