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顧全大局的趙威後(4)(1 / 2)

但當年那件事對蘇蘇影響太大了。她直接對小路這個人產生了陰影,不想看到她,也不想聽到關於她的所有事。好在上大學後兩人就不在一起了,沒想到冤家路窄,時隔多年之後又碰上了。

蘇蘇心裏那個鬱悶肯定是不用提了。但這家新公司確實不錯,提供的平台、待遇都很理想,她又不想因為一個過去的“仇人”而影響到工作。而且此時的蘇蘇今非昔比,已經不再是白紙一張。但既然是同事,就免不了合作。剛去沒多久,就遇上了一個需要她們“通力合作”的案子。

一家國內很有名的大型食品公司要她們公司做一個多媒體宣傳方案。這個案子本身不大,但它是那家大客戶的“投石”之作。也就是說,如果做好了,那麼下麵的餅多著呢,絕對會吃得很飽;但要是做不好,那就不好意思,合作一次就夠了。所以,第一次合作非常重要。

開工作會時,老板特意強調,作為策劃部的主管和策劃部最優秀的員工,蘇蘇要跟小路“通力合作”,力爭把工作做到最好。蘇蘇掃了在老板麵前笑得燦若春花的小路一眼,頭頓時很疼。

按照她與小路“鬥法”多年的經驗看來,她不會過得“太平”。

方案的其中一個環節就是需要一個吉祥物作為“主持”來串。但吉祥物如何出場呢?策劃部出了兩套方案,公司內部討論時多數人都傾向於方案一(小路的大作),但蘇蘇個人傾向於方案二(她自己的方案)。但為了統一意見,最後還是決定主推方案一,以方案二為備選。

但人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在與客戶碰頭時,客戶倒一眼相中了方案二。而且因為蘇蘇作為整套廣告方案的主要策劃者,客戶很重視蘇蘇的意見。蘇蘇在統一公司口徑的基礎上,如實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強調兩套方案都不錯,隻不過各有特點及優勢。客戶一時間也難以取舍,就說回去再商量一下,下次開會再定。

這事就成了小路與蘇蘇多年後重逢的第一次“著火點”。小路措辭非常激烈地說蘇蘇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完全不顧大局。以一種不占優勢的方案去向客戶做重點推薦,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蘇蘇那個氣啊,真是沒法說了!但她經過幾年的職場曆練,已經成熟了許多。麵對小路的抱怨,她沒有表現出反感或對立情緒,而是很客觀地說,兩套方案的確是各有優勢,並不存在“好”、“壞”的明顯區分。隻不過人的審美觀不同,立場不同罷了。而且她也從來沒說方案二比方案一好。

這隻是個開始。後麵的合作中,矛盾一樁接一樁。你找她交流方案的時候,她很忙,擠不出哪怕是五分鍾的時間。你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她又來了空閑。

客觀地說,小路的專業能力確實不錯。但就是做人太“小氣”,見不得別人比她好。這也是她不能升為主管的主要原因。蘇蘇深知這個案子的重要性,因此以大局為重。雖然她是小路的“領導”,但沒有利用“特權”跟小路“扛上”,而是盡量不跟小路發生正麵衝突。隻談工作,不帶情緒或者說努力克製情緒。而且為了減少相互間“鬥”的可能性,蘇蘇采取了下麵幾個“措施”:

(1)把方案做好,用實力爭得話語權,進而更加取得領導的信任並得到更充分的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