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優秀的政治家鄧太後(2)(1 / 1)

永元十三年(101年)夏,漢和帝身患痢疾,久臥不起,到五月中,病勢更加沉重。鄧綏日夜祈禱,希望上蒼保佑漢和帝早日康複。但陰後見漢和帝垂危,卻首先想到如何報複:“我若得誌,一定將鄧氏滿門抄斬!”沒想到不久後漢和帝竟然漸漸好了,而陰後放出的“狠話”也傳到了漢和帝耳中,於是漢和帝愈加憎惡陰後。

陰後對鄧綏妒恨日深,每次看到她就像看到了眼中釘。她悄悄與外祖母計議,讓巫師咒死鄧綏以泄恨。漢朝的皇後好像對巫蠱都很有興趣,而巫蠱也似乎是漢朝的一個魔咒。很多皇後都栽在這上麵,可還是有人不惜以身犯險,用這招險棋來對付敵人。這位不聰明的陰後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永元十四年(102年),有人告發陰後與外祖母鄧朱暗行巫蠱,私下詛咒宮廷。漢和帝下令逮捕鄧朱以及她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及陰後的弟弟陰軼、陰輔、陰敞,嚴刑拷問之下,他們承認了巫蠱詛咒的事實。漢和帝借此機會廢去陰後,冊立鄧綏為皇後。冊封之時,鄧綏還再三謙讓。

漢和帝去世,鄧綏立少子劉隆為殤帝。鄧綏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聽政,當時她年僅25歲。鄧太後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祜為漢安帝,不足13歲,鄧太後繼續臨朝。

鄧太後施政從節儉做起。當時地方的貢物,非常珍麗奢侈。鄧太後禁絕地方的貢物,每年僅供紙墨。鄧太後還接連下詔大赦天下,又削減宮內日常的費用,她自己朝晚隻一肉一飯。郡國進貢的東西全部減半,並賣掉上林苑所養的鷹犬。後宮多餘的侍女,以及宗戚因獲罪而淪落為官婢的一律出宮婚嫁。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500餘眾。是年連月下雨,許多郡國患了水災,鄧太後就減免租稅,各處祭祀全部罷免。

鄧太後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遭地震、41郡遭大水、28郡遭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漢政權得以渡過難關。

元興二年夏,京師大旱,不見滴雨。鄧太後親自去洛陽了解旱情,審察冤獄。當時,有個死囚因被誣殺人而屈打成招。見到鄧太後,他既想申冤,又畏懼官吏,因而最終不敢說出來。鄧太後即將離去時,那個囚犯舉頭想說又不敢說。這個細節被鄧太後發現,便詳細問他所犯之罪。問明情況後,立即為他昭雪,並將洛陽令下獄抵罪,嚴懲執法不實之徒。結果,她的車駕還未回到皇宮,天上就下起了大雨,百姓們說這是鄧太後的賢仁感動了上蒼。

安帝長大後,本該親政,可鄧太後卻一直大權在握,始終不肯放權。司空周章多次上疏,要求鄧太後還政於安帝,鄧太後卻置之不理。周章不死心,便聯絡親信,想通過謀變的方式讓鄧太後把權力交出來。但事情敗露,周章畏罪自殺。

自此以後,凡有臣下上疏要鄧太後歸政者,必受到嚴厲的懲處。郎中杜根上疏請鄧太後歸政,鄧太後大怒。令人將杜根裝在大布袋子裏用杖活活打死,然後棄屍城外,還不許他的家人收屍,屍體在荒郊野外被狗吃了;平原郡吏成翊世也奏請鄧太後歸政,被坐罪係獄;越騎校尉鄧康,屢勸鄧太後隱退深宮,鄧太後不從,將鄧康罷免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