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反光鏡
梁妠是東漢順帝的皇後。順帝死後,她以皇太後身份臨朝聽政,在衝帝、質帝、桓帝三朝壟斷朝綱。兩立幼主,乾綱獨斷。雖多有建樹,但重用外戚,使梁氏成為東漢曆史上最為顯赫的外戚,客觀上於政局不利。
梁妠,安定烏氏(今甘肅平涼西北)人。安定梁家從東漢開國之初就已顯貴。漢和帝的生母就是梁妠祖父梁雍的同胞姐姐,即後來被追尊為章帝恭懷皇後的梁貴人。因此,梁妠屬於皇親國戚。梁妠的父親梁商爵封乘氏侯,食邑五千戶,母親陰氏,也是南陽新野(今河南南陽市新野縣)的豪門。梁妠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累世顯赫的望門家族的千金小姐。
梁妠稍稍年長,既精善女紅,又喜好讀書寫字。9歲的時候,她就能誦讀《論語》;所習《韓詩》(韓嬰所傳《詩經》)也可略舉大義,出語不凡。梁妠還常常把古代烈女的圖像放置身邊,用以鑒戒自己,作為學習的楷模。這一切,都使她從小備受父母喜愛。梁商曾對家裏人說:“列祖列宗積德行善,若能澤被子孫,但願此女能得到祖宗保佑。”
順帝永建三年(128年),朝廷例行選采宮人,13歲的梁妠得以一入宮闈。按照成例,被選入的良家女子照例都要經過掖庭丞及相工的再一次審察和篩選,以便選出“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送後宮,侍奉皇帝。據說,當相工茅通見到梁妠時,驚得目瞪口呆。待回過神來,竟連連拜賀,說道:“看你的麵相,乃所謂日角偃月,實是貴極之相,我給官家擇選的人多了,還從未見過像您這樣的貴相。真是奇了。”正巧,負責天文曆算的太史也奏稱:“適才占卜得大吉之卦。”於是,梁妠被選入後宮做了貴人。因為此時長秋宮虛位,貴人就是宮中地位最為尊貴的妃嬪了。梁商的妹妹,也就是梁妠的姑姑也一同被選入掖庭,姑侄二人同侍一夫。大概是由於這個原因,梁妠被稱為“梁小貴人”。
正值年富力強的漢順帝,對梁妠格外寵愛,常常臨幸於她。每逢此時,梁妠都一本正經地對漢順帝說一番“雨露均沾”類的話,勸皇上多去臨幸其他妃嬪。這麼大方的老婆,皇帝哪有不喜歡的道理?因此十分讚賞,對她也更是恩寵。
不過,梁小貴人成為皇後的過程很是搞笑。漢順帝年屆18歲時,盡職的官員上表章請求皇帝冊立皇後。而漢順帝因為寵幸的美人太多,一時間不知如何決斷。哪個都喜歡,個個都不錯。立了這個恐怕委屈了那個,真是愁壞了大漢天子。一愁之下,漢順帝竟想出了“抽簽”的高招,打算讓他喜歡的四位貴人用這種方式來爭取皇後之位。詔書一下,大臣們立馬表態了:“如此大事,豈可兒戲?好歹也是一朝國母,怎容這般胡鬧?”於是他們聯名上諫:“立皇後事關重大,絕不能用這種辦法,應該選有才、有德者。才德相同,則選立年長者;年齡相同,則選立貌美者。”漢順帝一聽,龍顏大悅,認為這個方法不錯,也就樂得順水推舟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以這個方案為基準,選出了家世顯赫、才貌雙全、品德出眾的梁小貴人。從此,梁妠開始正式以漢順帝的皇後的身份出場。
陽嘉元年(132年),梁妠被冊立為皇後。梁妠入居長秋宮之初,特別注意鑒戒前世得失,不敢有驕專之心。也許當年安帝閻皇後家族敗落的情景還曆曆在目,梁妠格外謹慎小心。每當遇到日食、月食,她都認為是天降罪責,便降服自省,以求能夠上答天譴,得到寬恕。她不僅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還能幫助皇帝治理朝政。如在懲治暴吏、大赦天下和注意接受諫議大臣的意見等方麵,她都起了很好的參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