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太後掌權日久,不願把權柄交給宋仁宗,但她卻依然是個慈母。宋仁宗少時體弱多病,劉太後忙於政務,讓楊淑妃照顧,宋仁宗稱劉太後為“大娘娘”,楊妃為“小娘娘。”
而宋仁宗生母李氏,劉太後也升封她為順容,遷往宋真宗永定陵,成為守陵的先帝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間,便尋訪到李氏家人封官。宋真宗去世後,她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殺手。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劉太後連忙派太醫前去診治,並晉封她為宸妃。然而李氏薄命,封妃當天便病薨,享年46歲。起初,劉太後隻想以普通宮嬪的身份殮葬了事,然而聽了宰相呂夷簡的勸說,以保全劉氏家族計,劉太後以一品禮儀將李妃殯殮,在皇儀殿治喪,並給李妃穿上皇後冠服。李妃的父親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晉升。
劉太後雖不願還政於宋仁宗,卻並未想過自立。程琳獻圖《武後臨朝圖》,劉太後親擲於地,道:“吾不作此負祖宗事!”
劉太後表態後,群臣如釋重負,宋仁宗也心懷感激,恭孝唯謹,更於天聖七年(1029年)九月頒布詔書,將太後生辰長寧節的儀禮升級到與皇帝生辰乾元節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舉朝要行祭太廟大典,劉太後自覺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袞冕,便提出自己要著袞冕祭祀太廟。群臣大嘩,卻隻得將皇帝袞衣上的飾物稍減了幾樣,呈了上去。二月乙巳這天,劉太後穿著天子袞衣、頭戴儀天冠,在近侍引導下步入太廟行祭典初獻之禮。為了將這場典禮搞得功德圓滿,亞獻者為皇太妃楊氏、終獻者為宋仁宗皇後郭氏。儀式結束後,劉太後在太廟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給自己上的尊號:應天齊聖顯功崇德慈仁保壽皇太後。自此,徹底還政於兒子宋仁宗。
三月,劉太後病重,宋仁宗大赦天下,四處征召名醫,然而卻無法挽留她的生命,幾天後,劉太後病逝於寶慈殿,享年65歲。
第二日,宋仁宗在皇儀殿召群臣,哭道:“太後臨終前數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麼心願未了?”參知政事薛奎曰:“太後不願先帝見她身穿天子服入葬。”宋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給劉太後換上皇後冠服。
宋仁宗正自傷感,群臣卻紛紛上議,說劉太後並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說李宸妃是宋太後毒死的。宋仁宗震驚,派人召來李用和,讓他親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見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後服,宋仁宗大悔,歎道:“人言豈可盡信。”來到劉太後牌位前拜謝自責:“從此後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諡號之時,劉太後諡為四字:莊獻明肅皇後(後改章獻明肅皇後),而宋朝舊製皇後皆兩字諡,四字諡自劉太後始。宋仁宗生母李宸妃諡為莊懿皇後(後改章懿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