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是否成功,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個標準就是是否真實?馬克思“從不滿足於間接得來的材料,總要找原著尋根究底,不管這樣做有多麻煩。即令是為了證實一個不重要的事實,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館去一趟”。因為,隻有說真話、講真理、訴真情,才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也才能做到以真情感動人。
那麼,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得有真實感呢?
看一看,自己所選用的材料是否真實。應該像新聞記者采訪現場那樣,啟動全部感覺器官,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各種感覺,去捕捉“帶著露水”的鮮明的材料。
想一想,自己所選擇的內容能不能感動自己,連自己都不能感動的內容當然不會感動別人。而這些能感動自己的內容往往是自己親身經曆,親眼目睹的,而且往往是一些瑣屑的小事件,小細節;或者是自己曾閱讀過的有很深印象的書刊登載,寫作時可以將舊內容換新角度使用的。隻有這樣,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如有個作者寫的《尷尬的一幕》中就有這樣一個細節:走廊上,他與老師擦肩而過,自己努力想對老師說聲“老師好”,可最終沒有說出來,麵對老師的微笑,自己低頭匆匆逃過,感到尷尬至極。這是一個真切動人的小細節,是作者的實情流露。就是這個真情的細節構成文章的血肉軀體,成為作文的精華部分,也是文章獲得高分的關鍵,因為這個真情的細節真正打動了老師的心。
辨一辨,你所選用的素材是否準確。特別是對一些知識性的材料,不能靠猜測,更不能胡編亂造,而應該嚴肅認真地對待。你知道嗎?作家葉永烈在創作一篇科幻小說時,為了準確地描繪出人凍僵後的皮膚是什麼顏色,他查找了很多醫學資料,直到找到準確的資料以後,才把稿件寄交出版社發表。
比一比,自己熟悉的哪個材料能發揮自己的寫作優勢。作文要獲得滿分,一般不要寫自己不熟悉的東西。因為,如果我們對某個東西熟悉,對某一事件有感情,對某一段生活有特別強烈的印象和特別深刻的體驗,在這種狀況下動筆寫作,一般都能比較容易地寫出真情實感來。相反,自己都不熟悉,寫起來結結巴巴,自然談不上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別人看來就會覺得不舒暢,甚至認為你在矯揉造作。
總之,要寫出一篇成功的作品,應使讀者能看到、聽到,甚至感覺到作品裏所描述的一切,要盡可能地描寫現場的情景、細節,渲染出濃厚的現場氣氛,以便使讀者“身臨其境”,從而獲得一種真切感、現實感。千萬不要以假、大、空的形象呈現在讀者麵前,不要寫自己並不了解、不熟悉的內容。真實是藝術的生命。我們寫文章,要努力做到的是:材料要真實,主題要準確,感情要真摯。
藏 鴨 記
伍旭輝
“輝輝,還有一隻鴨子呢?你看見了嗎?”媽媽一邊喂鴨一邊詢問我。
“我……我……沒有看見!”我的心“咚咚”直跳,“可能出去玩了吧!”
“那你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去找一找!”
“嗯!”我低著頭慢慢地向院外挪去,哎!到哪兒去找呀!因為那隻鴨早就成了我的腳下“冤鬼”,而且讓我給“毀屍滅跡”了,你說讓我到哪兒去找?這事說來就話長了,還得從下午說起……
下午,我做完了家庭作業,閑來沒事,便一個人在院子裏拍起了籃球,複習起了體育課上老師教的運球過人動作。我呀,是個體育迷,我最佩服球星“飛人”喬丹了。看!他的球技是那樣的出神入化,在球場上運球如入無人之境。想著想著,我仿佛也成了“飛人”喬丹,球在我的手上自如地運著……
忽然,我家的那群小鴨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一個個搖著它們黃黃的胖身軀向我走來,好像在向我示威——你能運球過我們嗎?咦?它們穿著黃色的隊服,難道是“湖人隊”的成員?好!你們敢向我發起挑戰,看我的!
於是我便運起籃球在這“湖人隊”中“如入無人之境”般地施展起了我的“出神入化”的球技。“湖人隊”成員在我的球下嚇得四散奔跑。
不好!忽然,我覺得腳底一軟,呀!踩到什麼了?我連忙低頭一看!這一看不要緊,我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呀!我!我!踩到一隻鴨子了!它……它……隻見小鴨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我連忙扔下籃球,拎起小鴨的腳脖子,搖了搖,小鴨的身子也隨著搖了搖,呀!難道……它被我踩死了……那……那該怎麼辦呀!媽媽回家一定會打我的,我的頭一下子嗡嗡作響,不知怎麼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