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把魚餌捏成半個小米粒大小,串在魚鉤上,再把魚漂挪到合適的位置,讓魚餌沉到水底。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魚漂晃動了,以為有魚上鉤了,便高興地把魚竿向上一提,真是的,“釣魚不成反失食”呀!不但沒有釣上魚就連魚食也沒有了。“氣死我了!”就這樣我弄點食,它們啃點食。眼看著我的魚食漸漸地由大變小到最後一點不剩。魚食沒了,可我一條魚也沒釣著。哎!這些“狡猾”的魚!
這下把我惹急了,抄起網子,開始撈魚。一撈一個準兒,不論撈多少,最多隻能帶走四條魚,所以,我就撈了四條。這回我高興極了!
四條魚中,有兩條白珍珠、一條大紅魚和一條小黑魚。我還給它們分別起了名字呢:兩條白珍珠一大一小,大的叫大白,小的叫小白,大紅魚叫大紅,小黑魚叫小黑。
四條魚兒跟我回家後,我為它們用石頭、貝殼搭了小“山洞”、小“房子”。魚兒就在裏麵穿來穿去。它們可頑皮啦。晚上,我正在寫作業,就聽媽媽大叫一聲:“墨墨快來呀!你的小金魚跳起來啦!”我急忙跑過去,隻見:大紅一躍而起,“叭”的一聲落在地上,看到這種場麵我手忙腳亂地拿起小鏟,鏟起大紅放進魚盆裏,這時,我才平靜下來。
它們既漂亮又可愛。我最喜歡的就數小白了,它小巧玲瓏,小小的腦袋上嵌著一雙又黑又亮的小眼睛,背部潔白無瑕,腹部白裏透紅呈粉紅色,那條小尾巴像“三根布條”似的貼在屁股上,很像一朵雪白的花。再加上它小巧而靈活的身軀顯得更可愛了。大白和小白同樣可愛,但就是大了些;小黑的眼睛十分大,在四條魚中算“1號”。它那條大尾巴像扇葉似的,旋轉著、擺動著。大紅全身橘紅色,美麗極了。它的尾巴像剪刀,左右擺動著……
次日清晨,我一醒來就一骨碌爬起來去看金魚,可我很失望,因為小白死了。我雖然很喜歡它,但我無法阻止它那悲慘的命運。中午,我看到大白、小黑也死了。下午我忽然想起金魚,向盆裏望了一眼,大紅也不行了。它最後痛苦地掙紮了一下也死了。
我仿佛聽到了魚兒的呼喚:“嗬護地球、保護動物。請不要捕捉金魚了。少捉、不捉動物們。謝謝!”
小金魚給我留下了悲傷和憂愁……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雷蕾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我為什麼會選擇這句話呢?那還要從去年的一個夏日說起……
還記得那是一個絢麗的夏日,我走在馬路上,遠遠地看見一個少女走來。她身穿一件白色T恤,下麵穿著藍色長褲,白色的涼鞋,腦後那濃而密的黑發束成馬尾辮。走著,走著,突然,她腳下一拐,鞋帶斷了,她停下,似乎想修一下鞋,可是辦不到,怎麼辦呢?如果穿上鞋走,那費時費力,自己還受苦。我注視著她,心想:她該怎麼辦呢?隻見她停了一會,便毅然脫下涼鞋,卷起長褲,赤腳走自己的路,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路上的行人看到這一幕有的一笑置之,有的驚訝地望著她……但那少女好像沒有看見和聽見一樣,繼續走自己的路,偶爾經過書攤還要翻閱一下新到的書刊。我不禁被她這種勇氣所震撼。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遇到這類事情,明知道怎樣做最好,但因膽小,擔心別人會議論,所以就放棄了。今後我們應該像那名少女一樣,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從那天起“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這句話就成為了我的座右銘,它時常激勵著我:要認準自己的路,堅定地走下去,或許會收獲一路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