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原山東濟州府鄆城縣馬兵都頭,以後又擔任過當牢節級,再後來被宋江一夥設計逼上了梁山。
從明擒暗縱晁蓋、密室指點宋江、私縱雷橫三件事看,朱仝頗有智謀。加上性格沉穩,為人仗義,不失為一個人才。但是其本領並不特別突出,當時的梁上已經是人才濟濟了,宋江羽翼豐滿,為何苦苦逼朱仝上山?
按照吳用的說法是“到山上共聚大義”。這是明顯的套話。
按照雷橫的說法是“在人之下,伏侍他人,非大丈夫男子漢的勾當”,有解救朱仝的意思。可當時朱仝因私放雷橫,被發配滄州。滄州知府對朱仝可謂一見傾心,讓他看護愛子。聯想到梁中書重用楊誌,估計滄州知府以後也會重用朱仝,至少會庇護他。
而朱仝自己也信心滿滿,認為一年半載便會開脫,複為良民。朱仝家境富裕,即使難入官場,也可以做個富家翁。這總比做風險極大的強盜好。
朱仝到了梁山後,工作並不積極。宋江出征一直帶著他,他偶爾亮相,也是應付一下,對於殺人立功不太熱衷。
那朱仝的作用到底在哪裏呢?
朱仝被迫上山的背景,是在祝家莊之役結束後,晁蓋與宋江的矛盾開始趨於尖銳化。
在晁蓋時代,以打劫為主。江州救宋江,是少有的長途奔襲作案。這次作案晁蓋親自指揮,但是指揮得不是很成功。比如撤退時,大家跟著李逵走,結果大江橫截。如果不是李俊一行及時趕到,幾乎陷入絕境。這說明晁蓋之前並沒有策劃好退路。
但是當時在梁山,領兵打仗的隻能是晁蓋,宋江一直相當於政委角色,比較會拉攏人心,善於做思想工作。估計晁蓋當時想,就你那三招兩勢,搞個小恩小惠,晾也翻不起大浪。
但是宋江攻克祝家莊,收服了不少人馬,掠奪了大量的錢財糧食,跟著出戰的兄弟人人立功。這一戰,宋江從偶像派的孝義黑三郎,成功轉型成為實力派的智勇黑老大。這對晁蓋打擊很大,宋江與晁蓋矛盾一下變得尖銳。
此時宋江還不能翻臉,畢竟晁蓋是名義上的老大,很多事情還需要晁蓋點頭同意。如果和晁蓋硬來,勝負難料不說,即使得勝,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仁義招牌也毀與一旦。此時的宋江與晁蓋之間需要一個緩衝帶,避免針尖對麥芒的局麵。已倒向宋江的吳用完全不適合擔任這個角色了,而對晁蓋有恩的朱仝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作為黑幫老大,就要有仇必殺,有恩必報。宋江在江州剛剛被救,就要報仇,火燒無為軍,刀殺黃文炳,這是有仇必殺。在梁山一聽柴進有難,馬上帶兵直奔高唐府,救出柴進,這是有恩必報。這些成就宋老大的金字招牌。
晁蓋劫了生辰綱能全身而退,多虧宋江報信朱仝暗放。晁蓋在宋江被判死刑後,親闖龍潭虎穴帶兵相救,算是還了宋江的人情。但是對朱仝之恩卻是一直未報。
朱仝上梁山,晁蓋宋江帶上大小頭目,打鼓吹笛,下山到金沙灘迎接,簡直就是迎接國家元首的禮節。在住房安排上,宋江讓朱仝、雷橫在山頂寨住下。
這可不是宋江的隨意安排。因為此前宋江對大小頭目的工作部門、生活住房進行重新安排。當時山頂寨隻有晁蓋、宋江、吳用三人。估計當時兩位老大在一眾頭目麵前有說有笑,可是一到了山頂寨,晁蓋和宋江就各回各的辦公室了。
朱仝的到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晁蓋與宋江之間就有了緩衝帶,晁蓋必須得買朱仝的麵子啊。
宋江一旦有什麼提議,朱仝就會說:宋三哥說的很對啊,你說呢天王哥。晁蓋也隻好說:好吧,就這麼辦吧。畢竟恩人的麵子還是得給的。如果晁蓋和朱仝鬧翻,那大家一看,晁蓋心胸太狹隘了,宋江、朱仝兩大恩人,全和他有矛盾,晁蓋威信何在?
因此,宋江費盡心機,把朱仝拉上山。不是報恩,也不是讓朱仝光著膀子去前線砍殺,而是找一個在道德和情感方麵壓製晁蓋的人。這讓晁蓋有苦說不出,有火發不出,有意見提不出。
有一點很值得玩味。晁蓋攻打曾頭市,帶了自己的親信劉唐、三阮、白勝,卻並沒有叫上朱仝、雷橫。
在梁山,晁蓋除了上山時帶的幾個親信外,也就還與朱仝雷橫有交情。當時晁蓋信任的人已經很少,甚至連自己當時要殺得楊雄、石秀都帶了去,為何不帶朱仝雷橫呢?
很明顯,晁蓋感覺朱仝已經完全與宋江站在同一條船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