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洞與超光速技術(2 / 2)

大荒原地帶也算是危險地帶之一—遷躍失敗率差不多是千分之三,沒錯,雖然失敗率和伊甸之門的成功率相近,但對於不願意冒高風險的商人和普通群眾來說,依舊是個危險的地方。除此之外的地區,失敗率都低在一個可以接受的水準——當然,哪怕是千萬分之一,也是存在著風險的。

因此,人類製造了星門,實際上是蟲洞穩定和增強裝置,呈環狀,包裹蟲洞,他會稍微改變和增強曲率場,使其不會混亂和中斷,以起到穩定的作用,這種環裝星門幾乎布滿所有的重要航道。可惜的是,人類並不掌握這項技術,所有的穩定裝置/星門都是來自於利庫人和利卡斯人的成品。當然,為了在戰時使用,聯合各國都從利庫定製了一些蟲洞穩定增強艦,可以在戰場中隨時展開蟲洞穩定裝置。

據報道稱,人類在大荒原地區試圖建造第一個完全自主研究、自主生產、自主組裝的星門/蟲洞穩定裝置。

事實上,如果願意的話,蟲洞穩定裝置也可以擾動蟲洞傳送,但是效果並不明顯,隻能使事故率上升幾個千分點,甚至更少。假如有大量的反物質來產生能量(多到必須申請戰略資源的地步)則另當別論。

其他超光速方式

這些超光速的方式,人類並不陌生,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有11艘曲率場艦,現役3艘,曲率航行方式是現代超光速的主流方式,就是在飛船飛船四周製造並不均勻的曲率場,運用宇宙自行撫平曲率場的能力,把飛船向前推擠。這種技術從21世紀就了假設,但是真正實用還是第一次獵戶座戰爭時的利庫技術,哪怕是現在的曲率場艦,也都是利庫人的飛船(注:本處有誤,其中一艘是利卡斯飛船),人類也在進行著曲率技術的研究,“先驅者號”“曲率號”,人類有相當多的實驗船隻,但是速度、安全性和耗能均不理想。人類拆開了一艘曲率場艦進行研究,仍然不著頭腦,在實驗消耗了大量反物質,並且沒有繼續的資金支持,最重要的是,人類並不需要急切的使用成熟的曲率裝置,軍用艦隊隨時可以啟用曲率場艦,攜帶艦隊進行曲率航行,民用船隻則繼續使用已經成熟的蟲洞技術,因此,曲率項目被停止。

注:人類購買的星門均來自於第136利庫——人類貿易協定,人類方麵除了資金的輸出外,其他條件包括:

為期35年的低價原材料輸出合同

基礎重工業產品低價輸出合同

向利庫船廠定製超過3000艘的各式飛船

低價販售桑奇汁(PA超導物質原料)

加強利庫——人類聯盟

延長利庫在人類的所有軍事基地租借時間40年

在人類——納拉蘭邊境,增加利庫星港兩個,由利庫人鋪設星門並穩定直達邊境的蟲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