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山村(1 / 3)

大餘王朝,456年,道龍30年,立朝四百餘年,百姓豐衣足食國庫充足。

邊塞更是有重兵鎮守,威懾邊關,可謂歌舞升平之盛世。

大餘都城長寧, 更是繁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距離長寧都城,一千公裏外有一山,名為蠍子山,山下有一村莊依山命名。

蠍子山村,此村民風淳樸,村民大都以種地、采石為生。

農時開地種穀,閑時開山采石,畢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輩輩都這樣過來的,上繳雜稅之後,倒也溫飽,采石就屬於附加收入了。

隻有發生戰爭的時候,石塊才會被朝廷大量征收,用以築城牆,或投石用。

而今太平盛世,偶爾官府征購,用來鞏固水渠要道,石材並不是特別所需。

除了偶爾有百姓修繕房屋,官員修建園林府邸外,基本村民很少上山采石。

畢竟是體力活,也就是村裏一些青壯年,閑時上山采點石材,賺點家用。

主要也是被家裏老娘們逼迫的,因為賦閑在家,這群老爺們就會聚在一起耍賭。

媳婦一想,那可不行,必須給他們找點事做,反正自家爺們有的是力氣。

賺點閑錢貼補家用之外,還能去鎮上給自己買點胭脂水粉。

周放也經常跟著這幫青壯年上山采石,他可不是賺點閑錢,他是真沒錢。

因為周放家裏就他一人,父親在母親有了周放之後,為了多賺點錢,給他攢錢娶媳婦,還有貼補家用,便投了大餘軍中。成了行伍之人,後來更是遠離故土,被調鎮守邊關去了。

據說在軍中當了斥候,在一次邊防衝突中,不幸被敵兵所殺。

周放母親聽聞噩耗後,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麵。

身體內心的雙重折磨,最終還是病倒了,隻能臥床在家調養。

那一年,周放八歲。

八歲,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年齡,但對於周放來說,是缺失父愛,少了快樂的童年。

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就不在了,所以現在這個家裏,他便成了唯一的男人。

八歲的孩子能幹什麼,稚嫩的身板,沒有多大力氣。

不可能撐起一個家,也多虧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經常幫襯著。

在別的小孩還在玩泥巴、掏鳥窩的時候,周放已經可以往返鎮上,給娘親抓藥了。

家庭的變故,使得周放的性格,變的比同齡人要堅強許多。

沉默寡言的他,稚嫩的臉上,顯得比同齡人,要過於早熟一點。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每次買藥回來,他的腳底板都會磨好幾個水泡。

可他從未在娘親麵前掉過眼淚,隻有夜深人靜的時候,當娘親睡熟以後,自己咬著牙,小手拿針挑破水泡,把腳泡在水裏的時候,才會疼的流下眼淚。

吃痛的他,害怕驚醒娘親,不敢叫出聲,隻有齜牙咧嘴的忍著。

然後,默默的抹掉自己臉上,不知何時布滿的淚水。

自娘親病倒以後,家裏的開銷也大了起來,本就不富裕的日子,顯得更加的捉襟見肘。

逢年之時,村裏的小夥伴都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

然而周放,卻仍是穿著洗了不能再洗,已經發白掉色的衣服。

就這舊衣服,還是父親留下的舊衣所改。

對於新衣服,新鞋子,說不羨慕肯定是假的,畢竟他也隻是個孩子。

但他從未埋怨過,他知道娘親因為那幾年太辛苦,過於勞累,又加上心病,才會身體有恙,從而病倒下的。

他也偷偷的見過娘親,暗地裏背著他的時候,獨自偷偷抹流淚,所以他羨慕歸羨慕,從不開口索要。

他想著,等自己長大以後,靠自己的雙手來改變生活,肯定能穿上新衣服新鞋子。

也能給娘親買上新的衣服,新的發簪,因為現在他娘戴的發簪,在他看來,已經很是破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