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諸人諸相 春事桃事桑事(1 / 2)

翌日,南山村學堂。

群小自碰麵始就迫不及待地相互討論起昨日的心齋體驗,發現多數人都沒能進入到“聽之以心”的步驟,乃至有部分連“一誌”都沒能成功。這倒並非這部分人不堪造就,隻是他們本身對心齋無甚興趣,僅草草嚐試便作罷了。

當然那是昨日,他們若能想到今日大家會聚焦在這上,就算未免丟臉也不會這樣敷衍了事了,但即使他們努力了也是非甘心踐行的。嶽泉在同大家熱議著的同時不由想到了曾經季先生所誦《道德經》中“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之言,與此時之狀何其相似!

嶽泉和牛強在來路上就知道了彼此情況,兩人都成功“聽之以心”,而牛強是用了一頭牛做他“一誌”的媒介。路上不及細談,大家聚集時才知道他觀想的就是他們家的那頭老水牛,後不知不覺就與呼吸相和了。

“不知不覺”。嶽泉、牛強、方文奇、顧竹影、湯小玲,這是僅有五個“聽之以心”的人,方大家交流時,發現竟都是不知不覺就進入了狀態。除了湯小玲,其餘四人都在成功了一次後嚐試第二次、第三次,但卻都不得其門而入了。隻有方文奇,鍥而不舍在不知第幾次時又不知不覺地成功做到了“聽之以心”,聽得其餘人咋舌不已。

正當大家圍在嶽泉無人討論著之時,另一群人中發出一聲驚呼,隨之是各種笑聲噓聲嘈雜在一起,隻餘亂哄哄的一團糟。

眾人好奇聚去,弄清了事情原委後立刻加入了這陣超鬧——原來是幾人互相說著自己昨日觀想之物,不成想卻聽到王大柱觀想的竟然是顧竹影。眾人看看王大柱,又看看顧竹影,哄然大笑。

王大柱此時亦知自己失言,窘迫不堪,額頭沁出汗水卻也隻能幹著急。不由眼巴巴瞅向顧竹影,迎接他的卻是對方羞惱交加的怒瞪,心虛幾分,立馬收回了目光。

顧竹影可謂是遭受了池魚之殃,雖說平日裏這王大柱也有事沒事往她這裏湊的,總想著法的搭些話頭,但萬萬沒想到他竟膽大至斯,用自己來練習心齋。

少女第一次碰上這樣的事,此時也失了方寸,看看那些玩得很近的小姐妹,但對方也都沒心沒肺地加入到嬉笑的隊伍裏,完全無視了自己求助的眼神。再看看一個個男孩,笑得更是誇張,完全指望不上,她也是有些無奈了。

“好你個王大柱啊,這麼小就學會想女人了啊,老師不是說心齋要清心的麼,你這樣想還能清心麼?”

周圍又是一陣哄笑。

這話是楊俊說的,見嶽泉幾人都能“聽之以心”,而他竟然不能,這令向來自認不輸於人的他十分不忿。之前在大家討論時他一直默默憋著口氣不說話,此時撞上這事,立馬調轉槍口,好似要將自己積攢的怨氣借此都發泄出來。

好在大家多是孩童頑心,即使是楊俊也並無惡意,倒不會真的說出太過傷人之言,但隻這樣也足夠二人難堪。別看顧竹影平時如同假小子一般常同男孩們玩在一起,到底卻還是女生,再看仍舊喏喏的王大柱,心中愈發生氣,幹脆撥開人群就跑了出去,遂又引得群小一陣大笑。

楊俊衝顧竹影離開的背影張了張嘴,終未開口,臉上卻沒了方才的興致;嶽泉雖覺得這樣不好,但見大家都十分開懷,還是沒說什麼而選擇了“合群”;方文奇臉上掛著矜持的笑容,但還是能看出他對此也是滿滿的戲謔······

大家也沒能鬧騰太久,這一天的學業也馬上開始了。

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向季先生彙報昨日修習的感受、但季先生仿佛沒有看到一張張寫滿期待的臉,仍舊慢慢悠悠地教著一些先哲訓詁蒙學,教大家很是無奈。

這樣一過就是一日。無疑起碼這近幾日,心齋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王大柱以顧竹影為觀想對象一事更成了焦點中的焦點。

同昨日一樣,季先生是在快放學時才簡單詢問了下大家初次心齋的感受及成果。對於嶽泉無人的成功麵無表情,對於零星幾人的應付了事也沒什麼反應,似乎此時無甚意義,更沒有繼續教授後三步驟的意思,便宣布放學了。

往後幾日,專心修習心齋的人愈見少了下去。而隻要有心,花下去時間總是能做到的。堅持下來的有十數人,還有些偶爾心血來潮才修習一次。大家在王大柱和顧竹影身上取得了豐富的笑料,慢慢也都淡去,轉而開始致力於尋找其他平凡生活中的小驚喜。

嶽泉等幾人算得上修習得最為勤奮的了,功夫進步了,也更能感受到自己每一天的進步,也因此愈發樂此不疲。隻是此種樂趣,卻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他們也都知曉了彼此的狀況。顧竹影觀想的是竹子,她家承包了村子裏的一座竹山山頭,據說她當時就是在山頭上的一座護林屋裏自己接生出來的,其父因地製宜就給他取了竹影之名。而後特意找的先生詢問,更知曉了所謂“君子居不可無竹”,因頗為自己,也就更喜此名。在他這種沾沾自喜心理的影響下,顧竹影也就打小起便喜歡上了竹,以之為觀想之象,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