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沒有逃跑而是待在家裏的話,現在我可就是一名受人尊敬的酋長了。
——納爾遜·曼德拉
在南非的東南部,有一個叫姆衛佐的小村莊,這裏山清水秀,蜿蜒曲折的姆巴謝河沿著河穀緩緩地由西向東,一直流向印度洋。這裏是南非最美麗的地方,同時也是南非最貧瘠的地方。自從20世紀中期以來,戰爭、疾病、貪汙已經深深地侵蝕了這片土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隻能靠種一些零零星星的玉米類植物和國際社會的救濟度日。
這裏生活的主要人種是科薩族人。科薩族是南非古老的部族之一,世代居住在南非東南部,擁有自己的語言、曆史與文化。在歐洲人海外探險與殖民到達南非之前,這個偏安於非洲大陸南端的古老部族同撒哈拉沙漠以南廣袤非洲大陸上的其他部族一樣,保持著自己的社會傳統。
最早來到南非的主要是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人,他們在17、18世紀以槍炮為後盾,大肆掠奪土著人的土地。而英國人後來居上,在19世紀控製了南非的開普敦殖民地,這些荷蘭人的後裔(又被稱為布爾人)被迫開始向內陸遷徙,而布爾人的遷徙過程對南非土著部落來說不亞於一場災難。雖然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和布爾人之間打了一場非常有名的布爾戰爭,但是,黑人在南非的曆史命運卻最為悲慘,他們喪失了自己的土地,被迫生活在殖民者劃定的保留地內。
1918年7月18日,“南非國父”納爾遜·曼德拉出生在這裏。曼德拉在後來的自傳中寫道:“我出生的那年,世間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在這場大戰中,南非爆發了流感,數百萬人在這場流感中死於非命;二是非洲人國民大會派代表團參加了‘凡爾賽和會’,代表們在會上控訴了南非人民的苦難。但是,姆衛佐是一個偏僻的地方,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地方。在這裏,生命數百年來一直平靜地延續著。”
曼德拉是騰布王朝非長子家族的一員,他的曾祖父努班庫卡以國王之姿統治著當地的居民。因此,曼德拉長大後,一直對王室身份感到頗為自豪。
曼德拉的父親恩科西·穆帕卡尼斯瓦·格達拉·曼德拉(以下稱“老曼德拉”)是當地的一位酋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加南非軍隊在非洲西南部和德國人作戰。他高大威嚴,辦事幹練,在王國內很有威望。按照當地的傳統,男子可以憑借家業娶多個妻子,而其家業的多寡以其擁有的牛的數量來判斷。作為酋長,老曼德拉有4個妻子,曼德拉的母親諾塞克尼·法妮是他的第3個妻子。
老曼德拉和自己的妻妾共生了13個孩子,4男9女。曼德拉是父親4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盡管曼德拉有3個哥哥,但是在他出生以前,3個哥哥都已夭折,所以曼德拉就成了唯一的酋長繼承人。
曼德拉回憶說:“我父親有著高高的個子、黑黑的皮膚,為人正直,姿態嚴肅。我認為自己繼承了他的這些特點。他有一頭蓋在額頭以上的簇狀白發,孩提時代,我往往弄一些白灰搓在頭發上去模仿他。父親很嚴厲,對孩子從不嬌生慣養。他意誌堅強,這也是他傳給兒子的又一個特點。”
曼德拉出生後,父親給他取名為“豪利沙沙”,這個名字在科薩語中是愛惹事、不安分的意思。南非人認為,每個人的名字裏麵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對於這個名字,曼德拉說:“我不相信名字決定命運,也不相信我父親預測了我的未來;但後來,我的親戚朋友在回顧我發起的一係列政治運動和我所經曆的風風雨雨的時候,都說是我的這個名字造成了這一切。”
大約在曼德拉三四歲的時候,一名部落成員因丟失一頭公牛而狀告老曼德拉。當地的白人法官傳喚老曼德拉出庭答辯,但性格剛烈的老曼德拉隻回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我不去,我會一直戰鬥下去!”
這顯然惹怒了白人政府,老曼德拉因“頂撞英國行政長官”的罪名而被褫奪了酋長的職位,還被剝奪了大部分的家產和土地。老曼德拉拒不承認白人對這一區域的管轄權,他以科薩人的傳統法律判斷,處理這場糾紛是他的職責範圍之內的事情。雖然由此失去了大部分的土地和牲畜,但是,父親的行為對幼年的曼德拉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用曼德拉的話說,父親是在維護作為首領的傳統權力和公正,值得人們尊重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