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宇宙知識(2 / 2)

其實這是眼睛的錯覺,圓形的天空也是一樣,看起來,感覺到的高度比實際的高度低得多。

太陽和月亮一升到高空,我們就不知不覺地以為它們在一個很低的球麵上。實際上,不論是地平線上的天體,還是天空上的天體,大小都沒有任何變化。

用一張打過孔的紙,持紙將手臂伸直,用一隻眼從孔中看月亮,這時月亮正好充滿小孔。用這種方法看,不論月亮在任何角度,我們看到月亮大小都完全沒有任何變化。同時你還會覺得月亮小得出奇。

我們看星座時也會出現同樣的錯覺,接近地平線的北鬥星一旦升高,就會顯得小些。

什麼是宇宙?

提起宇宙,人們常想到浩瀚的銀河係。其實,那隻不過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當我們把望遠鏡對準銀河中的任何一部分時就會看到,銀河是無數的星星組成的,由於星星太多太密,輝映成一片,肉眼看上去就是白茫茫的。

據估計,銀河係裏,僅像太陽一樣的恒星就不少於1千億個。如果我們每秒鍾數5個,數完一千億就得用600多年的時間。而我們地球所處的太陽係僅僅是1千億分之一。地球在整個太陽係中如蒼海一粟,而太陽係在銀河係中又是蒼海之一粟。

銀河係外還有天體,最初被發現的河外星係是仙女座星係,它也是一個巨大的星群,距離我們有75萬光年之遙呢!一光年是光一年所傳播的距離,光1秒鍾傳播30萬千米。

目前我們的望遠鏡能看到最遠的距離是150億光年。在所能觀測到的範圍內就有10億個星係。無數多個星係構成了大宇宙,因此說宇宙是無限的。在時間上是從無限的過去到無限的未來;在空間上是向所有的方向無限地延伸,並且包含其間的一切物質和能量。

木星是恒星嗎?

木星的半徑是地球的11倍,其質量為地球的318倍,體積相當於1295個地球那麼大,是太陽係家族中的“老大哥”。

木星還有一個特點,自轉比太陽係內任何行星的自轉都要快,自轉周期為9小時55分37秒。

木星是一個液態星球,覆蓋在它外麵的是一層液態氫,快速的自轉使它成了一個扁球體,它的赤道直徑是14.28萬千米,比兩極直徑長0.9萬千米。赤道部分自轉最快,越往兩極地區轉得越慢,它的表麵形成了許多平行於赤道的條紋。

用望遠鏡觀測木星,能看到它的表麵有一個紅色的斑塊,這個著名的大紅斑,竟然有兩個地球那麼大呢!1977年9月美國“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拍攝到這大紅斑在波濤洶湧、永不停息地運動著。

經科學家分析,大紅斑是一團上升的氣流,一個大氣旋,它不斷地沿著逆時針方向旋轉,每12天旋轉一周。

木星的質量隻有太陽的0.1%,它是太陽係九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如果木星形成時再多聚集一些物質,也許會成為一顆小恒星而閃閃發光。

宇宙飛船拍攝的照片是怎樣傳送到地球上的?

我們從電視新聞中看到美國發射的宇宙飛船從火星上拍攝回來的照片,使人們在地球上能目睹到火星的情景。那麼,你是否想過,這些照片是怎樣從遙遠的太空傳送到地球上來的呢?

我們知道,電視攝象機把所攝景物的圖象投射在攝象管上,經管內電子束的掃描,按順序逐點、逐行、逐幀地把圖象上明暗不同或色彩不同的光點轉換成強弱不同的電信號。然後,再把這些信號以斑點條紋形式傳送出去。各戶的電視機把這些條紋信號接收下來,電視機屏幕就把原來的圖象再現出來。

從宇宙飛船傳送來的照片,用微弱的電力從遙遠的火星上傳送電波,如果像普通電視那樣,用斑點條紋的形式及電波的波形判斷的方法,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圖象。而要先把圖象分成一個個小方格,再把方格上的一個個小點以亮度的強弱相對應的兩種信號形式發送過來。

因為隻是兩種信號,所以信號即使很微弱也能區別出來,然後把信號放大,用計算機將其變成亮度信號,最後形成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