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吃得菜根苦,付出是真諦:低頭中的吃苦哲學(1 / 3)

成功不是隨手亂抓便可得到的,汗水永遠與成功相伴而行。沒有誰喜歡苦難,但成功者大多是從吃苦中走出來的。一個肯吃苦的人,當然和所有人一樣,承擔的希望很多、壓力很大,會有失敗和辛酸,但他們堅韌,他們頑強,他們努力,他們不怕失敗。所以,不管成功的道路多難走,他們終會走下去。

人性中的懶惰決定了我們往往希望自己能夠一下子成功,花費越少的力氣越好。當然,大家都清楚這是非常不合實際的想法。沒有什麼成就會憑天而降,想要收獲果實,怎能不低頭耕耘?想要出人頭地,又怎能不踏踏實實地付出,用埋頭苦幹換回昂首闊步的人生?

吃得菜根苦,萬事皆不難

我國民間有一個習俗,給新生兒先喂以大黃,然後喂以甘草汁,之後才是正常喂食。另外,白族人民獨特的待客之道就是著名的“三道茶”,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

大黃略帶苦味,甘草微甜,如此“先苦後甜”與三道茶一樣,包含著一定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做人做事要先吃苦,然後才能嚐到甜。在生活中,在學業、事業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凡成功者,誰不是先吃“苦”,然後才獲得“甜”的?所以,能吃“苦”就是一種資本,一種保證今後能夠得到甜的資本。

你知道老鷹是如何學習飛翔的嗎?其實,老鷹之所以能夠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付出許多汗水。在老鷹生出小鷹之後,往往會把它們帶到懸崖邊,小鷹站在懸崖邊往下看時,老鷹就會做出極其狠毒的動作。它會輕輕地靠近小鷹,然後將小鷹往懸崖下一推,當小鷹知道自己要掉下去摔死的時候,它們就會使出看家本領,拚命地扇動翅膀往上飛,一心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許有人會問:小鷹如果飛不起來的話,不是會摔死嗎?放心,老鷹早在下麵鋪好了一層厚厚的“毯子”,這樣,就能夠保證小鷹摔下去的安全。就這樣如此重複地循環,小鷹的翅膀就會逐漸變得有力了,這樣它們才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捕捉一些獵物,而這時的老鷹才是真正意義上那個搏擊長空的偉大生靈。

在奮鬥的道路上,我們是需要付出汗水的。當今世界上,有哪個人是不需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呢?

也許你沒聽說過朱駿,但你可能玩過,或者至少聽過《傳奇》和《魔獸世界》。也正是因為魔獸,讓朱駿的第九城市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在上市之後,朱駿從美國網民那裏成功圈進了超過1.03億美元的資金。但是這位精英男,也有著坎坷心酸的成長曆程。

他小時候家裏很窮。那時候,他曾經為了貼補家用和幾個同學跑出去騎黃魚車幫別人運貨。大熱天,裝得滿滿的一車子貨,在火辣辣的太陽的炙烤下,勞累自然不必說。讓朱駿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輛黃魚車上裝了兩個冰箱,上麵還疊了好幾個其他家電,路坑坑窪窪的。眼看著經過一個大坑,車輪一歪,如果車上的彩電、冰箱滑落下來,他們可就要如數賠償。於是,在一邊“護航”的朱駿甩開自行車就用肩膀頂了上去。就這樣,一路泥水地到達目的地,所得的報酬就是168元。

經曆了千辛萬苦,朱駿磕磕絆絆地走上了自己的成功道路。當初騎黃魚車的窮小子,最後成了一個真正的億萬富豪。

人生不可避免會遭到各種苦難,消極對待能使我們陷入被動的局麵;而積極樂觀地看待苦難,則會獲得一種全新的人生境界。“自古英雄多磨難”、“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學習古人這種超人的智慧和處世的哲學,就是要讓自己鍛煉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品格。

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個人隻有經曆了艱難困苦的磨煉,才能真正樹立起麵對困難的自信心,在日後的人生中才能真正麵對各種挑戰。

人生要經曆各種風雨,麵臨各種挑戰。要想獲得事業成功,更需要我們磨礪堅韌的意誌,塑造廣闊的胸襟,能夠應對各種生活磨難。古今中外,大凡有作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企業家……無不在人生發展中承受了各種苦難。

成功絕不是偶然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和辛苦常是不為人知。真正的成功是累積而來的,需要品嚐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苦澀。每一名白手起家的精英都有著一部心酸的曆史,但正是那份磨難,給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執著,給了他們勇往直前的毅力。

在馬德裏的監獄裏,塞萬提斯寫出了《堂吉訶德》,那時他窮困潦倒,連稿紙也買不起。有人勸一位富裕的西班牙人資助他,那位富翁卻說:“上帝禁止我去接濟他的生活,唯有他的貧窮才能使世界富有。”

為了得到更大的成就和幸福,約翰·班揚甚至說:“如果可能的話,我寧願祈禱更多的苦難降臨到我身上。”因為他懂得,隻要能經受住苦難的考驗,那麼萬事皆有可能。每個想成功的人,都要有吃苦耐勞的品質。對於這種品質,不要輕視它,而要欣賞它。當我們獲得成功時,你就會明白,原來吃苦耐勞對人生來說是多麼重要。

意誌力是成功者的突出能力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專家。有一天,幾個學生向他請教:心態和意誌會對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微微一笑,什麼也不說,就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裏。

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裏的一盞燈,在昏黃的燈光下,學生們才看清楚房間的布置,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這間房子的地麵就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裏蠕動著各種各樣的毒蛇,包括一條大蟒蛇和三條眼鏡蛇,有好幾隻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滋滋”地吐著信子。就在這蛇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的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木橋上走過來的。

弗洛姆看著他們,問:“現在,你們還願意再次走過這座橋嗎?”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吭聲。過了好半天,終於有學生猶猶豫豫地站了出來,異常小心地挪動著雙腳,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另一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就挺不住了;第三個學生幹脆彎下身來,慢慢地趴在小橋上爬過去了。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內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得如同白晝。學生們揉揉眼睛再仔細看,才發現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道安全網,隻是因為網線的顏色極暗淡,他們剛才都沒有看出來。弗洛姆大聲問:”現在你們當中還有誰願意走過這座橋?”

學生們沒有人出聲。

“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呢?”弗洛姆問道。

“這張安全網的質量可靠嗎?”學生心有餘悸地反問。

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們的疑問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態,亂了方寸,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心態對行為當然有影響啊。”

每個人這一生都要經曆種種挑戰。當你麵對那座窄窄的木橋時,能夠自信而平靜地走過去嗎?要知道,其實你的能力是足以勝任很多事情的,但是把困難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徹、考慮得太詳盡之後,你往往會失去“信心”這個製勝的法寶。在走過人生中每一道小橋時,隻有堅定意誌,趕走困境帶來的心理恐慌,才能更順利地到達目的地。

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念、有堅強意誌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你隻接受最好的,你最後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隻要你有信心。很多人總愛說:這恐怕不行吧?我哪有那麼厲害?這樣的話,正是前進的巨大阻礙。也許你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但這就是事實。假如你有強烈的渴望和堅強的意誌,就會無所畏懼,也就沒有那麼多不可能。

有一個雕刻家,自從愛上這一行後,就沒有好好地睡過一次覺。每當有作品需要創作的時候,他的一日三餐僅是幾片麵包。清晨,他從麵包鋪裏買來麵包,吃一個當早餐,剩下的就揣在懷裏。他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工作,餓了便啃麵包充饑。他本來並不是一個孤僻的人,但隨著從事雕刻工作的時間越長,他越來越無法跟人溝通。在創作的時候,隻要有一個人在場,就能完全擾亂他的情緒。他必須要有一種與世隔絕之感,方能得心應手地工作。他最大的痛苦不是創作不出滿意的作品,而是需要為生活瑣事忙碌。他以前並不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但到後來,他無法容忍自己的作品出現微瑕。一旦他在一件雕像中發現有錯,就會放棄整個作品,轉而另雕一塊石頭。所以,他留給這個世界的作品很少。

他的名字叫米開朗基羅,一位天才的雕刻藝術家。

幾百年前,在一個下著雪的早晨,名聲威震歐洲的米開朗基羅很早就出門了。他在鬥獸場附近碰見了城裏教堂中的主教,主教驚訝地問他:“在這樣的鬼天氣裏,你要出門上哪裏去?”

“上學院去。想再努一把力,學點東西。”他回答。

幾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想象,在那一天,他所在學院的學生們還在有火爐的房間酣睡,而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卻“吱呀”一聲打開了結著冰花的工作室的門。

倘若你有這樣的意誌,何愁不能成功?還有那麼多事情是“不可能”的嗎?

在完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你會遭遇種種困難,可能在技術上欠缺,可能在人脈上薄弱,可能在資金運轉上束手束腳……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困難擺在你前進的路上,拖延著你前行的腳步。萬一再遇到老板不體諒,對你時不時一頓訓斥,再遇到平日的同事如今落井下石,對你冷眼旁觀,你是否心灰意冷,打算就如此放棄呢?

一旦放棄了,就等於宣告結束了,就徹底沒有機會戰勝它了。其實,困難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讓你頭疼的事情,讓你煞費苦心去解決的事件。不過,困難每一次出現,或許伴隨著不同的原因,不同的環境,要是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那麼永遠也不能進步。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需要有自行麵對困難並設法克服困難的勇氣。俗語說,自助者天助,當我們願意自己一個人設法去克服困難的時候,事情也往往就會出現轉機。

或許有的人大半生都一帆風順,積累財富,廣交朋友,聲望日隆,個性仿佛也很堅韌。但災難突降,他們便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他們被擊倒了,絕望了——物質的損失吞沒了他們生存的勇氣。

經曆了如此沉重的打擊,人人都會覺得希望渺茫。但是,即使是一個無知到不會寫自己名字的人,如果他有堅韌的承受力,他還是有希望的,因為,隻要有勇氣,就有希望。如果經受一次打擊就灰心喪氣,難以自拔,毫無鬥誌,那他就沒有希望。要知道,這正是考驗他的時候,在失去了所有的身外之物之後,他還有自己。如果躺在地上,心裏承認自己很差勁,那就真的沒有希望了。相反,如果他仍然勇氣十足,絕不放棄,如果他蔑視困難,決心從頭再來,那麼他早晚能重整旗鼓。

別人都已放棄,自己還在堅持;別人都已退卻,自己仍然向前;看不見光明、希望卻仍然孤獨、堅韌地奮鬥著,這才是成功者的素質。

重複,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美國一家園藝公司在報紙上刊登啟事,重金征求純白金盞花。一時間,應征者趨之若鶩。然而,自然界中的金盞花不是金色就是棕色,從沒有見過白色的,很快人們就知難而退,那則啟事也逐漸被人遺忘。

20年後,那家園藝公司收到一封熱情洋溢的應征信,還附了一粒種子,純白金盞花“出世”了。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新聞界采訪了那位應征者。

她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嫗,20年前看到報上的啟事後,她不顧子女的反對,獨自培育夢想中的白色金盞花。她播下一些最普通的種子,在金盞花盛開的季節,挑選一朵顏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脫落,以獲取成熟的種子。次年,把種子播到地裏,待它開花的時候,再挑選一朵顏色最淡的花……

她不停地播種、收獲,如此往複過了20年,終於培育出了如銀如雪的金盞花。那純粹的白色,讓所有見過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這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竟然攻克了連專家都望而卻步的難題,培育出美豔絕倫的金盞花。

什麼是奇跡?無非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循序漸進,不休不止,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奇跡。

“什麼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這是張瑞敏的精彩語錄。這句話,相信對每一個人都有極其深刻的意義。

這是一個不斷改革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年代,這也是一個日益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不甘平凡,常常想要做出一些不平凡的業績,也時常抱怨單位不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使他們無法取得成功。

可是,你來看看下麵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家鋼鐵企業的普通工人,他十幾年來都在一個崗位上幹,每天都做同樣的工作,在別人看來是一項十分簡單的工作,並沒有什麼前途,可是他最後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某省十佳技能創新人才,屢次創下他所在企業的某項經濟技術指標的最好水平。當人們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時,他平靜地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簡單的事”很容易讓人不屑一顧,我們希望能夠幹“大事情”。可是我們有幾個幹成功了呢?一對大學生夫婦不甘平凡,離開企業到沿海城市打拚一年多,卻一無所獲地向原單位總經理寫信,希望能夠再次回到原單位工作。你可以想象他們在離開時的躊躇滿誌,也可以想象最終一無所獲的尷尬。直到現在,仍然不乏不甘平凡的人正在重複他們的故事。

的確,在物欲橫流的年代,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成功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得到就必須付出。盡管“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幹一行就要幹到最好”隻是幾句簡單的話,可是要真正做到卻不容易,其間的艱辛隻有當事者最清楚。

那些抱怨沒有得到更好的機遇的人們,他們真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幹得很出色?是否也像故事的主人公那樣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是否也像他一樣十幾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在一個崗位上堅守,把工作幹到了最好。

馬卡姆在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麵對生活的艱辛,他並不沮喪。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送信。年紀還很小的他,竟然在3年中沒有發生過一次失誤。他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在鐵路上工作。為此,他開始鑽研和鐵路有關的知識。後來,他被派去專門打掃月台。每天,他都穿一身藍色的鐵路製服,專注地去做這件對他來說似乎過於簡單的工作。

有一天,馬卡姆像往常一樣打掃月台。他不知道,在他對麵停著的一節車廂裏,有一個人被他的工作態度吸引了。這個人是鐵路巡回主任傑拉爾德先生。在以後的日子裏,馬卡姆更換了多份工作,每換一次工作,馬卡姆都拿出第一次工作時的勁頭——像打掃月台那樣徹底,那樣讓人無可挑剔。最後,他當上了伊裏諾斯中央鐵路局局長。

傑拉爾德先生在談論馬卡姆時說,他沒有見到過一個如此精心對待一件平凡工作的人,使自己的工作煥發出不同尋常的光彩。當我們自始至終把自己的每一件,哪怕是極其瑣碎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超出人們的期望時,那麼,輝煌而偉大的成功就已在門外守候。

因此,假如你渴望成功,那麼不妨放下高姿態,低下頭來腳踏實地,先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幹一行就幹到最好。因為隻有一步一步積累,才能使自己的事業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這可能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如果簡單的事做不好,又怎麼能做成大事呢?

社會需要的是能夠在平凡中成長的人,所以,能夠認真對待每一件事、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做得很好的人,才是能夠發揮實力的人。不要看輕任何一項工作,沒有人可以一步登天的。當你認真了解、對待每一件事,就會發現自己的人生之路越來越廣,成功的機遇也會接踵而來。

在磨難中完善自我

英國偉大詩人彌爾頓,最傑出的詩作是在雙目失明後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傑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後創作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傑”的三個奇人,居然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世間有這樣的巧合,還是苦難真的能夠給人財富?

自古雄才多磨難。清貧與磨礪,有的時候是一種不幸,而更多的時候,又是一筆財富,它讓人懂得如何去追求與創造。你是否成功,往往取決於你的努力程度。悲觀或者樂觀,堅強或者懦弱,前進還是退卻,依附還是自立,都在一念之間。對於一個真正勇敢的人來說,不論他的生存條件如何,都不會磨滅他的潛能,也不會降低他可能達到的人生高度。他會自我燃燒能量,會鍥而不舍地去克服一切困難,發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長點,揚長避短地、踏踏實實地朝著人生的最高目標邁進。在磨難中完善了自我情商的他們,在度過生命的低點之後,會擁有比平常人更為強大的力量。

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往往覺得自己不應該吃苦,覺得自己有知識、有能力,那就應該一帆風順地走下去,而不應該在苦難中浪費時間。其實,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了。

艱苦的環境,會促進成人成才。因為,安逸的生活煉不出精幹的水手,平靜的湖麵造不出時代的偉人。環境優越,生活舒適,往往會誘發惰性,阻礙人們成長。而惡劣的環境卻能激人奮發,使人立誌改變處境,促使一個人成長。有了這種敢於挑戰的精神,不管環境是好是壞,都能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成才。否則,優越的環境,會成為滋養惰性的溫床,艱苦的環境會成為淤埋弱者的深淵。

荷蘭福勒船舶公司有一艘船,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觸礁,13次起火,207次被風暴扭斷桅杆,然而它從沒有沉沒過。後來這艘船被英國勞埃德保險公司買下送給了英國薩倫港的國家船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