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財務獨立到廣告依賴(1)(1 / 1)

美國媒體擁有話語權,是與其物質基礎密切相關的。對媒體來說,物質基礎有三個層麵的含義:一是發行量增加及保持穩定帶來的經濟收益,以及吸引來的大量廣告。二是廣告增加使媒體贏得了一定程度的財務獨立,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廣告商及公司利益的影響。三是隨著媒體財力和話語權的走強,大公司開始並購媒體,以求贏得更多的話語權,這催生了更強大的媒體集團,強化了美國媒體的國際影響,但也給媒體的獨立性帶來很大挑戰。

事實證明,美國媒體的發展史,也正是物質基礎不斷走向牢固與強大,經濟關係不斷變得複雜的過程。從便士報誕生到廣告的崛起,美國媒體不僅更趨市場化,也更具服務性和親民意識,而20世紀80年代的媒體並購潮,則在加速集團化進程的同時,也帶給美國媒體全方位的改變。

從財務獨立到廣告依賴

按照邁克爾?埃默裏(Michael

Emery)和埃德溫?埃默裏(Edwin

Emery)的標準,一份真正的報紙必須符合以下條件:(1)必須是定期出版的,每日或每周一期;(2)必須訴求讀者的普遍興趣,而不是某種特殊的興趣;(3)必須提供及時的新聞。根據這個定義,最早的報紙是1665年英國的《牛津公報》(Oxford

Gazetee),而美國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報紙則是1704年4月24日創刊的約翰?坎貝爾(John

Campbell)出版的《波士頓新聞信》(Boston

NewsLetter),但這份報紙十分乏味,也從未賺過錢,相比之下,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兄詹姆斯?富蘭克林(James

Franklin)1721年創辦的《新英格蘭新聞報》(New

England

Courant)要進步許多,其具有的討伐精神在當時引起極大的轟動,也對後世影響深遠。在殖民地時期,報紙得以在北美發展有兩個重要的物質條件,一是印刷術的進步,二是廣告的介入。事實上,很多早期的報紙都帶上廣告報(Advertiser)字樣,那是因為很多商人都通過登通告或廣告以使貨物更快賣給顧客,這也是所有早期的報紙都是在商業中心問世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雛形,就是一份廣告報,其創辦者是被稱為“現代廣告之父”的約翰?霍頓(John

Houghton),他為早期的報紙廣告樹立了道德標準,與胡亂吹噓的廣告保持距離,對後世影響深遠。

便士報終結了“黑暗時代”

早期的美國報刊業不過是出版發行小冊子的行業,歸屬或依附於相互競爭的政黨和政治利益集團,並不斷卷入宣傳戰,隻是到了南北戰爭後,商業報紙才發展起來。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報紙都要接受政黨的補貼才能維係下去,而且報價也很貴,發行量受到很大影響。獨立戰爭期間,訂一份報紙每年需要6~10美元,相當於一個工人一兩周的工資。比較著名的“宣傳戰”發生在建國初期,漢密爾頓出資創辦、約翰?芬諾主編的聯邦黨人的《合眾國公報》(Gazette

of

the

United

States)與反聯邦黨領袖托馬斯?傑斐遜支持的菲利普?弗雷諾主編的《國民公報》(National

Gazette)陷入了論戰和謾罵之中,而本傑明?富蘭克林?貝奇創辦的《費城綜合廣告報》(Philadelphia

General

Advertiser,又稱《曙光女神報》)更是把對聯邦黨人的攻擊升級到無以複加的地步,被激怒的聯邦黨人後來甚至砸爛了報社,毆打了貝奇。

由於報刊上謾罵成風,一些曆史學家把這一時期稱為“新聞事業的黑暗時代”,但在一些傳媒學者看來,不能用現在的無黨派偏見的新聞標準來評價當時的報紙,因為它們的最高目標是為黨派事業服務,是以黨徒為政治行動的條件來形成新聞和意見,這在當時得到了公眾和新聞工作者的廣泛認可,並為政黨體製的穩定作出了貢獻,而這種穩定對於這個新生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