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您有什麼好看的書想要和書友們一起分享呢?可以試試上傳一個吧,注意要txt喔,上傳優秀書籍會獎勵不少積分的111
2003年6月2日,FCC在經過長時間醞釀後,終於作出決定,把媒體所有權中電視觀眾覆蓋率上限從35%提高到45%,同時放鬆其他一些限製,由此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大爭論和各政治力量、媒體公司及利益集團間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法案問世後,反對聲席卷全國,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有近200萬的美國人與FCC取得了聯係,強烈反對放寬對媒體巨人的管製,而成千上萬的選民更是與他們選出的官員和議員聯係,傳達相似的信息。社會各界紛紛加入爭論中來,許多專欄作家都撰文表示,這樣做將會傷害到美國的自由與民主,並會妨害新聞的自由與獨立。一些政客也公開表明了立場,民主黨參議員羅恩·懷登(RonWyden)在接受采訪時指出,“法案如果成行,將會出現我們國家曆史上最極端的合並”。他的憂慮有很大的代表性。事實上,就連廣告商也抱怨說,如果繼續得到“壯大”,那些媒體“大鱷”就會更加肆無忌憚,會威脅他們,會直接去找客戶,總之會采取一切行動去控製市場。與民眾站在一起的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廣播電視公司和地方性的媒體公司,它們對新法規憂心忡忡,認為讓全國性的大媒體公司控製更多的電台和電視台,會使地方新聞更少,娛樂節目雷同,獨立製作的節目減少,對大眾是有害的。
法案在國會遭遇強烈反對。6月19日,讓FCC感到意外的是,共和黨占主導地位的參議院商業委員會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一項提案,準備推翻FCC對媒體所有權作出的決定。7月23日,眾議院以400比21票的壓倒多數推翻了FCC作出的允許大型媒體公司提高其電視業務觀眾覆蓋率的決定。9月上旬,美國第三巡回上訴法庭宣布FCC放鬆傳媒所有權管製新規定延緩生效。9月中旬,美國參議院以55比40票通過了一項決議,駁回FCC放鬆傳媒所有權管製的方案。這一改革也就此作罷。
在此之後的數年中,圍繞著媒體所有權的鬥爭依然進行著,這反映出美國社會對大媒體集團壟斷話語權的憂慮,也折射出媒體、政府、利益集團、大企業和民意之間微妙的平衡關係。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媒體“獨立性”的下降,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也出現了大幅下滑。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2011年9月發布(7月20-24日的調查)的民調顯示(見圖2-1),有80%的人認為美國媒體的報道受到了有權勢的人和組織的影響,而1988年的數字是49%;而認為媒體能保持獨立性的隻有15%,較1985年(37%)減少了一半多。在政治及社會議題上,有77%的人認為媒體會偏向某一方,而1985年的數字是53%;相反,認為媒體不偏不倚的卻隻有16%,而1985年是34%。同月,蓋洛普(Gallup)的調查也顯示,美國人對媒體的不信任度上升到55%。這些數據給美國媒體敲響了警鍾,如何在經濟利益和社會正義、集團利益和民眾利益、政治壓力與媒體自由之間平衡,盡可能維護自身的獨立性和公信力,將是決定媒體話語權的關鍵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