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問話術:如何說別人才會聽,怎麼聽別人才肯說
第三章問話場景3:求人辦事,巧嘴問話洞悉人心
第三節 反複催問,不給對方拖延之機
迷你場景屋:
所求之人並不是個好說話的人。
問話故事會:
趙普是宋朝的大臣,他曾經做過太祖、太宗兩朝皇帝的宰相,是個性格倔強的人。有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一位官吏:“皇上,孟飛是一名難得的賢臣,他已為官多年,您是不是該考慮一下他晉職的事情了?”
因太祖平常不喜歡這個人,對趙普的話沒有理睬。趙普沒有灰心,他覺得自己是一心為公,並沒有做錯。第二天上朝,趙普又向太祖提起這件事,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皇上,孟飛的事您考慮得如何?”
趙普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了。太祖這次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
令人吃驚的是,趙普默默地將撕碎的紙片一一拾起,回家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趙普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
太祖真是無可奈何了:“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誰都不能更改。皇帝怎麼能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呢?”
聽了這話,太祖知道沒法不答應他了,隻好準許了趙普的奏請。
妙問解疑:
求人辦事曆來是件難事,尤其是麵對“難啃的骨頭”的時候。有些人之所以難以請動,肯定有某種原因。例如故事裏的宋太祖,趙普向他推薦的人正是他討厭的,麵對這樣的人,他怎麼能夠輕易答應呢?但趙普又是個非常執著的人,不答應他,他就使出了反複催問的一招。
反複催問就是緊抓一個問題不放,沒有獲得滿意的回答,就一直問下去。
在求太祖準許自己的奏請這件事上,趙普一共追問了四次。從第一次到最後一次,追問的程度越來越深。他之所以這樣不放棄,是因為他知道不能給太祖一點拖延的機會,一拖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會很小很小。而求人辦事者必備的素質之一就是抗壓,遇硬不怕,逢險不驚,能控製自己的情感,喜怒不形於色。
當然,趙普也摸清了太祖的心思。太祖之所以不答應自己,不是因為孟飛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他不喜歡孟飛。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斷送一個人才的前程,是趙普不希望看到的,這也是支持他不斷追問下去的原動力。
趙普對太祖的四次追問完全是對事不對人的,沒有絲毫的惡意,隻是想給國家推薦一名良臣。太祖最後答應他,也是因為看懂了他這份心思。
生活中求人辦事的時候,遇到一時的阻礙在所難免,此時萬不可氣餒,像故事中的趙普一而再、再而三地鍥而不舍,事情就總有辦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