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到底,這就是一個循環,因為保守所以貧窮,因為貧窮所以更想讓孩子考上大學脫離貧窮。當然那都是以前了,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來,畢竟是有些變化的,人們的保守漸漸被現代的氣息溶解,也逐漸有人把耕地包出去自己去打工了,生活也一天天的紅火了,甚至村裏也有了一些大戶,但是許多本質的東西卻沒有變,比如對於孩子考大學的熱忱絲毫沒有改變,甚至愈演愈烈,估計也是打工者在城裏收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是鄉鎮企業家看到了知識的力量,希望更加深入的融入現代社會提出的訴求吧。但是現在的矛盾卻是拿不到城裏的戶口沒辦法進城上學,鄉鎮學校因為優秀師資力量的流失升學率持續走低,對於普通農民來說,那一紙錄取通知書更顯得彌足珍貴。這不近年來村裏幾個有點能耐的人物湊了一筆錢,專門用來獎勵考上大學的村裏娃,形式就是村裏和本家各出一半錢辦一場流水席,請全村人來吃,請客不收禮,大夥一塊慶賀。今天老李家就是辦的這樣的慶祝宴,因為他家出了件震驚全村的大喜事,他家的兩個孩子,閨女李娟,兒子李傑雙雙考上了京城的大學!自打兄弟五人從山西前來,洞李村的五大分支就開始比著過,比誰人丁興旺,比誰日子紅火,按家譜推算,老李一家是五兄弟中老大的嫡傳,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這一支卻是日子過得最淒慘、人丁最不發達的一支。人口上的開枝散葉打老李的父輩才開始,幾代單傳後終於有了老李李有福和他的二弟李有才這對雙胞胎,和其他家族幾十口人的規模還是沒法比。至於錢財上,老李家還是沒有起色,老李太老實,甚至有些木訥,也沒上過幾天學,一輩子出苦力日子過得還很苦,二弟家相對好的多,有文化頭腦也精明,早年搞養殖掙了些錢,但是二弟好麵子,不想因為人丁不旺被人看不起,前兩年又要了二胎,被罰了不少錢,日子也就勉強湊合吧。不過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李有才在村裏還算是一個人物,但大哥李有福就不怎麼有福了,基本上在村裏屬於被遺忘的角色。但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孩子懂事,爭氣了就大不一樣了,一雙兒女雙雙考入京城的大學,何其不易,又是何其風光!老李感覺最近在村裏鄰居們看自己的眼神都變了,口氣也是恭敬了許多,自己的腰板也硬了,真是沒想到自己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老李一邊掃著院子裏滿地紅紅的鞭炮皮,一邊浮想聯翩,拄著掃帚歇口氣擦汗的時候,他也努力把蝦米腰挺直,心裏美啊,遠方的虛無縹緲的夢境也變的真切了許多,他仿佛看見遙遠的城市裏李傑開著漂亮的小汽車去上班,自己在溫暖的樓房裏逗弄自己胖乎乎的大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其實今天自己本來不願意花錢辦這次事兒的,因為畢竟不是小數目,但是要麵子的二弟堅持要弄,而且還不顧弟妹的反對承擔了大部分費用,這是一個出頭露臉的機會,再說自己也覺得該獎勵下孩子就同意了,畢竟是件大喜事不是。心裏一興奮啊幹活也沒心情了,把剩下的垃圾胡亂一掃,扔下掃帚就跑去了堂屋,去翻找兩個孩子的錄取通知書,昨天剛收到通知書,又忙活著辦喜宴,自己還沒細看呢。雖然自己不認識幾個字,但是看到大紅的外皮就是一陣狂喜,再打開看看裏麵,一個鋼印讓人鎮靜了許多,也慕然生出了莊重,再往上看是一組四位數字“4400”,雖然自己認不全旁邊的字,但是也明白,這不是聯係方式也不是郵政編碼,而是···學費!再翻看另一張錄取通知書,有一個加粗的“4400”映入眼簾。老李滿心的喜悅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他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