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困擾“80後”的“隔代撫養”問題,社會上正反兩麵對立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初為人父人母的“80後”看來:“孩子長期跟著上一代人,肯定就跟我們不親了呀!”在爺爺奶奶看來:“這小東西的爸爸都是我們帶大的,也沒見給帶壞了!”不管是讚成還是反對,“隔代撫養”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無法回避的現實。相對於年輕的“80後”來說,上一代人有著更多的育兒經驗,有著豐富的生活閱曆,隻要他們能時常更新教育觀念、願意嚐試新的教學方法,願意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潮流,那麼“隔代撫養”就不再是困擾“80後”的一大難題,既可以讓孩子有所長進,也可以讓父母的生活有所寄托,更可以讓自己忙裏偷閑,豈不是一舉三得?
石妍嫁入了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女兒出生後,一大家子就開始一起享受四世同堂的歡樂。孩子的奶奶退休前是醫生,經驗豐富,便主動擔起了照看孫女的重任。幾個子女也還都算是孝順,常常回家來看父母,家裏熱鬧融洽的氛圍也使得孩子從小就懂得尊敬長輩。
當然石妍在心裏還是有自己的打算,孩子的生活方麵可以由奶奶做主,但是涉及學前教育等她就必須親力親為,而孩子奶奶也明白其中道理,於是兩人有了默契的分工:喜歡熱鬧的奶奶照顧孫女樂此不疲,關注教育的石妍指導女兒決不放鬆。這樣不僅她省了不少心,孩子的養育問題也徹底得到了解決。
研究表明,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隔代人所給予的慈祥關愛,而老人相對充足的時間和耐心也是身為父母的我們無法比擬的。如果能讓知識層次高、修養良好、人生閱曆豐富的老人來照顧他們的孫子、孫女,相信也絕不會差到哪裏去。
也有人認為,上一代人易“重養輕教”,過分地溺愛與遷就,很容易使孩子在幼年時期便開始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而過分照顧與嗬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和自信心的生成,增加他們的依賴性,使孩子膽小怕事,嬌聲嬌氣。
江南在一所幼兒園做老師,在他的班上有一個男孩,上中班之前,孩子的奶奶每天中午都會準時出現在幼兒園,開始時就躲在門口看著孫子吃午飯,後來幹脆走進教室親自給孫子喂飯,然後一直陪著孫子,等放學一起回家。
後來,在院長的勸說和江南的堅持下,孩子的奶奶終於克製住自己的情緒,不再來幼兒園照顧孫子了,但小男孩在班上卻越來越不合群,不僅膽小、動手能力差,還顯得有些自卑,連鞋帶都不會係。對此,江南很擔心,找孩子的父母談過幾次也都沒有成效。
長時間讓孩子與隔代人生活在一起,容易使其對老人產生強烈的依賴,造成“親子隔閡”。在孩子眼中,最“親”的不是媽媽而是奶奶,一旦我們的看法與上一代人不同,孩子便會不假思索地與自己站在對立麵;一旦我們忍不住數落孩子幾句,他們便會立即向“上級”告狀,使教育變得更加困難。這種由“隔輩兒疼”而導致的“隔輩親”現象,已經普遍成為很多“80後”年輕父母的心頭之痛。
這就要求我們做父母的,必須學會如何來麵對和解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種種矛盾。比如,盡可能多地參與教育,將科學的育兒觀念告知父母,共同努力來實現孩子的健康成長;下班後盡量多陪孩子到戶外活動,滿足孩子各種求知欲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思維;隻要與孩子相處,就要在其語言和智力方麵不斷給予良性刺激,正確引導他們去探索,培養他們開闊視野和適應環境。
當我們與上一代人的觀點發生衝突時,應該主動去調節,多鼓勵老人加強對孩子的教育,與其浪費時間爭論誰是誰非,不如在關鍵問題上多些溝通。如果我們能與父母聯合起來,構成更符合時代的“新隔代教育”,那麼收益最大的就是孩子。
為人父母不應該成為孩子依靠的對象,而是要做使依靠變得不必要的“導師”。
5我們的婚姻AA製
本節關鍵詞:婚姻,AA製
都說“80後”性格叛逆、富有朝氣且不甘於平庸。的確,在很多傳統觀念仍然根深蒂固的今天,“80後”麵對生活卻不肯“按常理出牌”,著實讓人又愛又恨。
我們對朋友間聚會實行AA製,或是兩人談戀愛時實行AA製都不算陌生,而眼下,在很多“時髦”的小家庭中,兩口子之間也對婚姻實行著AA製。
對於剛剛自立門戶的“80後”來說,“婚姻AA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麵臨上一代人的質疑,社會上還是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婚前契約和婚後AA製是實現男女平等以及婚姻自由的“最高境界”;也有人說,這種打著獨立的旗號,過於理性的AA製,隻能讓兩人的婚姻關係名存實亡。
我們大致可以將選擇“婚姻AA製”的“80後”分為三大類,這樣便於盡快找出利弊,進行改良,使“婚姻AA製”在滿足“80後”要求的同時,又能徹底說服傳統觀念,達到真正的和諧。
類別一:我們為防止花銷大手大腳而實行AA製。
常霞是一名幼教,而她的老公是某IT公司的總經理,兩人的收入相差很大。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為了錢才嫁給他,常霞接受了婚前財產公證。婚後,為了管住自己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常霞又提出跟老公實行“婚姻AA製”。這樣每到月底,如果她的工資花光了,就隻能寫借據向老公借錢,月初再還。這個辦法實行了一年後,常霞的花銷果然大幅度下降,兩人對“婚姻AA製”帶來的效果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