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走進“圍城”後的瑣碎煩惱和幸福(2)(3 / 3)

蔣婷在風華正茂時嫁給了農村小夥王誌,兩人在城市裏置辦了自己溫馨的小窩,本來一切都相安無事,可蔣婷懷孕的消息傳到了王誌媽的耳朵裏,老人家說什麼都要來照顧兒媳婦生產,想親眼看著大孫子出世。

於是,不太平的日子開始了。由於老太太來自農村,很多習慣都與這個城市格格不入。一天晚上,蔣婷起夜,看見廁所黑著燈也沒插門,就推門進去了,誰知打開燈竟然看見婆婆蹲在馬桶上,嚇了一跳,尖叫聲驚動了王誌。

“您上廁所怎麼不開燈也不插門呀?”蔣婷平靜了一下,“差點被您嚇死了。”本以為婆婆會說個不好意思什麼的這事兒也就過去了,誰知王誌媽卻說:“我瞧得見,幹嗎費那個電。三更半夜的,插門那麼大動靜不是該把你們吵醒了嗎?再說,你沒瞅見我的腰帶掛在門把手上了?在老家,人家一看腰帶就知道裏麵有人……”蔣婷看著婆婆的嘴一開一合,徹底服了,趕忙跟婆婆道歉,說自己以後一定注意。

生活環境的差異,使得原本就不怎麼樣的婆媳關係變得更加白熱化。也許你的婆婆來自窮鄉僻壤,也許你的婆婆有著讓你無法接受的生活習慣,也許你跟婆婆說半句話都嫌多……但她畢竟是你丈夫的母親,畢竟是她把你身邊這個優秀的男人帶到世界上來的。

其實,如果在城市中長大的女孩,能夠把自己的心態放平,丟掉一些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用一顆寬容的心來對待農村婆婆,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農村婆婆比城市婆婆更容易相處。

首先,農村婆婆文化不高,她們的內心一定很欣賞有文化氣息的城市女孩。可如果我們表現得十分傲慢無理,既不尊重農村婆婆的生活習慣,又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時間長了人家難免會產生反感情緒,認為原來生長在城市中的文化人也不過如此。這時,她們也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對我們實施“報複”,擺出“破釜沉舟”的架勢,這樣,婆媳之間的矛盾就被徹底激化了。

但隻要是女人就必定有弱點,農村婆婆也不例外。作為聰明的城市媳婦,這時隻要在表麵上讓婆婆占到絕對的上風,給她足夠的尊重,自然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其次,沒有女人會拒絕讚美,隻要我們真心對她好,她自然也會反過頭來對我們好。試想一下,倘若我們將農村婆婆當做自己的“閨蜜”,怎麼可能相處不好呢?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打心眼兒裏想跟婆婆深入交往。如果我們總是把婆婆當做跟自己爭奪丈夫的情敵,那當然很容易忽略她的感受。但如果我們把婆婆當做自己的好朋友,甚至自己的媽媽,傾盡所有、無話不談,那真是想讓她不對我們好都不行。

最後,我們要在潛意識裏糾正自己對待農村婆婆的態度。她們年輕的時候一定都吃過很多苦,這一點從她們那雙粗糙有力的大手就能一目了然。為什麼生長在蜜罐中的我們就不能對這個含辛茹苦將我們的男人拉扯大的偉大女人,多些寬容和理解呢?

隻要這段婚姻存在一天,與農村婆婆的聯係就不可避免,如果我們悟到了這一點,卻還較真、挑錯、不停埋怨……那就屬於“庸人自擾”了。

很多女人都會在結婚後問男人那個愚蠢的問題:“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裏,你先救哪一個?”真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問出這個問題的女人,你希望你的男人如何來回答?一邊是生養自己的媽,一邊是自己老婆;一個是前半生的至親,一個是後半生的最愛;一個給了自己生命,一個給了自己人生……何必在為難自己丈夫的同時,搞得家庭不和睦呢?

農村婆婆有著樸實無華的心靈,她們沒有什麼壞心眼,頂多是與城市不那麼搭調罷了,如果我們願意騰出一點空間給她,用心去發現農村婆婆對我們的好,並懂得心存感激地去回報,那麼婆媳關係必定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假如婆媳能夠和平共處,那全家人都會迎來鳥語花香。到那時,農村婆婆再次駕到,我們做媳婦的也會從心底流露出幸福喜悅的笑。

如果懂得用愛與包容去化解婆媳矛盾,即便你隻是世間最平凡的女子,也能擁有全人類向往的美滿婚姻和甜蜜愛情。

7春節該回誰家過年

本節關鍵詞:春節,過年,回誰家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最重要的就是春節,而春節的核心就是“團圓”。從前一家都有三五個孩子,矛盾似乎還不是那麼凸顯,但如今,多數“80後”可都是家中獨苗,一年從年頭忙到年尾,誰都惦記著趁過年回自己家陪陪爹媽,於是乎各種問題也就隨之而來了。

二十六歲的劉毅去年“十一”剛剛成為已婚人士,可新婚的甜蜜勁兒還沒褪幹淨呢,兩口子就為了“過年去誰家”起了爭執。

劉毅的家在農村,他說:“我是家裏的獨生子,在老家婚後第一個春節帶新媳婦回家是雷打不動的慣例。要是你不跟我回去,你叫我和爹娘的麵子往哪兒放?況且,自古以來哪個做媳婦的不是在婆家過除夕,都是初二才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