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意味著要舍棄很多。我們要麵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要麵對的是充滿誘惑和陷阱的生活,要麵對的是黑夜裏漫長的孤獨和無數想象不到的困難。也許我們在熬過辛酸,戰勝困境後,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但也許,我們最終在無奈的生活中淪陷,甘於墮落。然而,不管是辛酸還是幸福,北漂的我們都隻有繼續走下去,因為生活並沒有給我們別的選擇。
楊帆從小生長在湘西的農村,十八歲那年,父親砍柴時摔斷了腿,給本來就很困難的家又增添了一絲淒涼。剛剛成年的楊帆是被母親趕出家鄉的,母親說:“養你這麼大,是該出去闖闖的時候了。”楊帆看到母親含淚的雙眼,知道她的良苦用心,於是,他背上母親打好的包袱,“逃離”了自己夢想開始的地方,隻身來到北京。
起初,作為“北漂”一族的楊帆什麼都沒有,甚至連陰暗潮濕的地下室也住不起。找到工作之前,他隻能在大橋下麵找地方席地而睡,但看著在自己麵前穿梭的車流,他怎麼睡得著?此時,楊帆終於明白,原來這個世界上最奢侈的東西就是夢想!
一連幾天,楊帆都沒有找到工作,夜幕低垂,萬家燈火,可沒有一盞是為他而亮的。徘徊在霓虹閃爍的街頭,楊帆的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這時,旁邊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楊帆扭頭一看,竟是自己的同鄉趙雷,隻不過他比自己早出來幾年。趙雷見楊帆認出了自己,一把將他摟住,兩個人靠在白色的護欄上。“兄弟,別哭!北京不相信眼淚!”趙雷目不轉睛地注視前方,說出了兩人重逢後的第一句話。
世界上最奢侈的是夢想!我們漂在北京,頂著巨大的壓力,過著拮據的生活。下火車時振臂高呼的豪言壯語都被無情的現實吞沒了,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傷害、所有的眼淚都隻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難道這就是生活?難道這就是命運?
忍不住想念故鄉清新透徹的空氣;忍不住回憶集市上張嬸兒豆腐炒肉散發的陣陣濃香;忍不住將時間的轉盤撥回、將空間隨意切換;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當年沒有離開故鄉,如今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憑著小文憑謀個小差事,領著小工資娶個小媳婦,不愁房價漲不愁看病難,還能侍奉父母、建設家鄉……不能再想了,簡直好處多多。但如果我們不離鄉,能知道故鄉的生活有這麼如詩如畫嗎?
“北漂”的日子的確充滿了辛酸,但“北漂族”的生活也無時無刻不充斥著幸福。
趙冉和苗雨是在北京相識的,如今,這兩個女孩白天出門打工,晚上回來就擠在一張用門板搭成的床上相擁而眠,不足八平米的小屋裏堆滿了兩個人的書和衣物。
離家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兩個女孩決定在“家”吃頓好的。她們湊錢在超市買了一台簡易電火鍋,又從市場選了羊肉、魚丸和青菜。沒有案板,就用塑料袋墊著切,泡過方便麵的碗也派上了用場,她們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聊起對將來的打算。苗雨準備跳槽到一家教育機構做助理,雖然薪水隻有一千出頭,但她說:“我主要是想學點東西,薪水對我來說,不餓肚子就足夠了。”趙冉表示支持:“嗯,反正我們住在這裏價格很便宜,生活上節省一點,應該還能有錢寄回家給媽媽。”“等以後我賺了大錢,就把媽媽接來北京,帶她去看天安門,去逛世貿天階。”苗雨一臉幸福地笑著。
就這樣,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女孩在偌大的北京相識、相知,並相依為命。對於她們來說,比起在老家放羊種地,這點兒苦根本算不了什麼。
她們也是“北漂”,也曾經為了第二天的早餐而發愁,也曾經因為沒有歸屬感而迷茫,但她們最終還是靠著夢想的力量堅持下來了,所以才會露出幸福的笑容。趙冉說:“隻要跨出第一步,加上日後不斷努力,胸中有鬥誌,心中有寄托,我們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
在北京,或者是任何一個大城市,都一樣沒有人會在乎你來自何方,他們隻關心你走向何處。單從外表上看,很多“北漂族”的生活似乎非常光鮮:他們白天活躍於各大寫字樓之間,穿著講究、談吐非凡;他們精明、幹練、辦事追求效率;他們甚至被稱為白領,稱為“人上人”……但事實上,“北漂族”身上遠遠不是隻有這些東西,光鮮背後的酸甜苦辣,外人根本無從知曉。
生活脫離不了殘酷的現實,所以“北漂族”的內心深處一定有著訴說不盡的辛酸。而能夠追隨夢想的人是幸福的,所以堅持下來的“北漂族”,獲得的不僅是立足之地,更是夢想成真帶來的喜極而泣。
北京是一個不相信眼淚的城市,所有來到這裏尋夢的人都要經過一番拚搏,才能脫胎換骨;北京是一個有容乃大的城市,所有在這裏辛勤耕耘的人,都會收獲一場無悔的青春。
“北漂”的艱難讓年輕的我們不再輕狂;“北漂”的經曆將我們的棱角漸漸隱去,不管是“辛酸的淚水”還是“幸福的笑臉”,都是生活贈與我們的珍貴禮物。
當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體,也可能隻是曾經的幻想和走不出的夢境。新世紀的時尚領袖注定是漂泊的一代,隻要我們有理想,並一直堅定不移地相信,生活早晚會給我們相應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