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從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譯文”
事物的道理經過他人的提醒才領悟,那麼即使暫時明白了,但一定還會有迷惑的時候,總不如由自己領悟來得清楚明白;意趣和興味由外界環境而產生,得到了也還會再失去,總不如自得於心那樣真正地快樂。
“賞析”
由心外而來的悟總不如自內心而發的悟來得透徹明白。外界施之於己,隻能指點迷津,能否入於心中保持長久,還要靠自己消化,所以人常說求人不如求己,我心自明才是真正明白。人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由環境所得的興趣,也許會由於環境的改變而全然消失,發自內心的快樂心境,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使自己心情愉快的方法,不是要借助於環境,而是從心中生出自得其樂的情懷,這樣才真正領悟了快樂的真諦。
“故事”
不孫息摞雞蛋
春秋時,晉國國王晉靈公,平日貪愛玩樂享受。有一年,他下令興建一座九層高台,這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對此,許多大臣反對,但晉靈公一意孤行,還說:“我建高台主意已定,誰再敢勸阻,立即斬首。”要保命的大臣都不再言語。
有個叫孫息的大臣,對晉靈公說:“我能把九個棋子摞在一起,上麵還能放上九個雞蛋。”晉靈公覺得很新鮮,於是叫人拿來棋子和雞蛋,讓孫息擺擺看,孫息先小心地把九個棋子摞了起來,接著又把雞蛋小心地往棋子上放,放了一個,又放一個……
這時,屋裏的氣氛很緊張,鴉雀無聲,一片寂靜,隻有雞蛋碰到棋子發出的響聲。圍觀的大臣們屏住呼吸,孫息也緊張得額頭冒汗。晉靈公這時失聲叫道:”危險!危險!”孫息說:“我倒不覺得這有什麼危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晉靈公驚異地說:‘啊!還有什麼比這更危險!”孫息說:“建九層高台就比這更危險。這高台三年都不一定建成。這三年之中,要征用多少壯丁服勞役,男不得耕,女不得織,百姓生活不下去,就會逃難,就會造反;國庫空虛,國力衰竭,鄰國就會起兵犯境。如果國家滅亡了,大王您怎麼能生存?難道說這不比摞棋子雞蛋更危險嗎?”晉靈公聽了,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頓時醒悟,對孫息說:“搞九層高台,是我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