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協商呢?為什麼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呢?為什麼要花時間去和別人達成一致呢?如果當你翻開此書時,有著這些疑問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八個理由應該可以化解你的疑問,讓你發現協商的可用之處!
1、皆大歡喜誰都喜歡
在您開始我們共同的協商之旅前,請先接受我們一個小小的測試:
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時常都有想戰勝對方的信念?甚至,你希望對方永遠輸給自己,看著對方流淚、傷心、甚至從此放棄同自己的競爭的資格,你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如果你的回答選擇的是:No! 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如果你選:Yes!也恭喜你,因為,你就是本文要尋找的最佳閱讀對象啦。
其實,相信在這個測試裏麵,絕大多數的朋友都會選擇:Yes!這沒有什麼奇怪,人人都有鬥誌,人人都希望成為最棒的那個!於是,下麵的場景成為我們最常看見的:
“我能贏!”揮舞著拳頭,暗暗地對自己說。
“加油,你一定會成功的!”看著鏡中的自己,偽裝出神采飛揚的樣子,給自己打氣。
“沒關係,他(她)是隻紙老虎,我會贏他(她)的!”微笑著對自己說。
……
就這樣,每天,我們都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鼓勵自己,來贏得別人或者獲得成功,注意,我們從來強調的是“我”能贏,“我”從這些競爭中,贏得了什麼。就這樣,我們的輸贏意識慢慢培養起來,麵對競爭對手,劍拔弩張、爭強好勝成為我們最常用的姿態。似乎我們與競爭對手之間,就隻有衝突,沒有共識。
麵對朋友,樹立的是協商的姿態,而麵對對手,樹立的卻是必贏的姿態,這似乎是我們在孩提時代就確立的交往原則。但,是不是“我要贏,你就一定要敗”呢?我們可不可以樹立“我要贏,你也贏,我們一起贏”的理念呢?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想過,皆大歡喜也許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呢?
假設一個最普遍的場景:
隻有一個甜橙,我想要,Locas也想吃。
如果我對這個甜橙勢在必得,我會怎麼做?毫無疑問,明確告訴Locas:“我想吃!”
Locas如果恰巧也很想要這個甜橙,會明確地反駁我:“對不起,我也想要!”
僵持不下,衝突可能會升級,經過言語上、身體上的較量後,最終產生一位勝利者,舉著甜橙驕傲地離去。
在這種情形下,衝突不僅沒有解決,還有可能升級——失敗者與勝利者成為無法化解的死對頭。
是不是隻有這一種解決辦法呢?其實不然,我們可以尋求一種既不傷害和氣,又能滿足雙方需求的解決辦法:
我問Locas:“你為什麼想要這個甜橙?”
“因為我口渴,我想要這個甜橙解渴!”
說心裏話,我倒不口渴,但是我很喜歡吃甜橙,它濃鬱的香甜氣息是我的最愛。
總結一下,我們都需要這個甜橙,卻有各自的用途,那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兩個的要求都得到滿足呢?
毫無疑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一家一半,我們雙方從這個甜橙中各取所需,我享受味蕾得到滿足的快感,Locas享受解渴後的酣暢。
可見,皆大歡喜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生活目的,記住: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你,我,他/她都快樂,才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