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先當總理後當總統(1 / 1)

@^\t�w額勒貝格道爾吉在政壇消失幾年之後,又是如何突然崛起登上總理寶座的呢?

2002年,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並取得約翰·肯尼迪學院公共管理學碩士學位之後,額勒貝格道爾吉回到蒙古。他的出現,引起了民主陣營一些人士的不安,他們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衝擊,額勒貝格道爾吉因此遭到排擠。

2004年6月,蒙古舉行第四屆國家大呼拉爾選舉,然而在“祖國—民主聯盟”公布的候選人名單中沒有額勒貝格道爾吉的名字。就在許多人為獲取候選人資格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額勒貝格道爾吉卻離開了首都烏蘭巴托,到全國各地舉辦講座,就國家的發展問題發表見解。這一做法使他在民間重新樹立了威信。在人們看來,額勒貝格道爾吉不再是當年那個擔任總理第二天就坐直升機去打獵的毛頭小夥子了。

此次國家大呼拉爾選舉的結果出人意料。在議會的76個席位中,執政的人民革命黨隻得到了36席,“祖國—民主聯盟”獲得的席位卻遠遠超出了預期目標,得到了34席。雙方在議會中幾乎平分秋色,形成了蒙古曆史上從未有過的政治局麵。由於雙方都沒有獲得法律規定的多數席位,無法單獨組閣,隻能建立聯合政府。經過協商,最後商定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由人民革命黨提名,政府總理由“祖國—民主聯盟”提名,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政治危機得到了緩解。就這樣,“祖國—民主聯盟”將內部三黨一致認可的額勒貝格道爾吉推上了總理寶座。

額勒貝格道爾吉擅長協調和平衡關係,人民革命黨與“祖國—民主聯盟”認為隻有他才能勝任這個職務。額勒貝格道爾吉出任總理後,首要的任務是協調各方,製定統一的施政綱領,在組閣時平衡各黨利益,保證新政府高效、穩定地運行。事實證明,他在這些方麵做的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