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祖宗(1 / 2)

忠厚傳代 勤儉起家

一、萬經公是一位忠厚的好農夫

我的童年是怎樣的?我的青年是怎樣的?我的壯年是怎樣的?我的體格是怎樣發展的?我的思想是怎樣演進的?我的整個人格是怎樣形成的?你們若要明白這種種問題,你們必須要追問我們的上代祖宗是怎樣的。你們知道一個人是怎樣來的?一方麵固然要靠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一方麵還要靠先天的遺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不會變成瓜,瓜也不能變成豆。所以,你們要知道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就先要認識我們的祖宗。

我們的上代祖宗是種田的天字第一號老百姓,他們生長在浙江省上虞縣瀝海所。他們的祖宗是從哪裏來的?那就無從查考了。他們在瀝海所有幾千年或幾百年呢?那我也答不出來。我把所知道的告訴你們罷。

我們的上代祖宗最近的要算萬經公了。那時正在清朝乾隆皇帝的時代,照公曆算起來,大約在18世紀末葉時期。萬經公是一個刻苦耐勞、誠實忠厚的好農夫。他生了5個兒子,其中4個兒子跟著他種田過活,惟有小兒子種了幾年田就異想天開,單槍匹馬地跑到附近的小鎮百官去謀生了。

這位年輕的小孩子,名字叫作正表,年紀不滿20歲,不知為什麼緣故離開家鄉的,為什麼緣故到百官去的,那是無從查考了。不過我們知道百官雖是一個小地方,卻是一個交通要道。它西邊通杭州,東邊通寧波,離開王陽明的故鄉餘姚不過90裏,離開天下聞名的紹酒產地紹興也不過百裏路呢!在這個要道前麵流過的,有一條終年滔滔不息的曹娥江。江東稱百官,江西是曹娥。說起來很奇怪,這兩個地方好像歐洲的兩個小國,相隔雖不過一江,而兩地人民的口音卻有很大的分別。百官人說話很尖很高,曹娥人說話很響很重,所幸者他們所說的土語,還能勉強相通呢!百官不僅有滔滔的曹娥江做它的大動脈,還有巍峨的蘭鍾山做它的好屏藩。正表公選擇了這樣一個交通要道、形勢雄偉的地方來建立他的事業基礎。

小孩子,你們曉得他建立什麼事業呢?他放棄了祖傳的種田本行,拿了幾十千銅錢,走到百官中街開了一爿小小的山貨店。什麼淘籮洗帚,什麼糞桶掃箕,什麼鮮蛋灰蛋,什麼竹管竹凳,大概關於家用的竹器、種田用的簡單農具,這爿山貨店都有出售的。一爿店要開得發達,不是一樁容易的事。他對己克勤克儉,對人亦忠亦誠,每天燒一小銅罐飯,這一銅罐飯要吃三餐,起早摸黑,獨自奮鬥。

幾年之後,營業逐漸發達,經濟也漸寬裕,遂娶戴氏為妻,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大鳴,次子叫大成。大成公沒有兒子,大鳴公承繼父業,同時仍在種田。我們現在在金魚灣所有的三畝半田和在湖田裏所有的十餘畝田,聽說都是他親手耕種過的。真所謂勤守本分,安居樂業。

這樣看來,我們的祖宗正表公著實值得我們欽佩呢!他的開辟事業和刻苦耐勞的那種精神,都深深地注入了陳氏子孫的心液裏,一直傳到我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用八個大字來永遠紀念他:“勤儉起家,忠厚傳代。”

二、光浩公目光遠膽量大

光浩公是我的祖父。他是個獨生子,而且他母親養他的時候已經有42歲了。小孩子,你們看到此地不要輕易地把這一點忽略過去。你們知道我們中國幾千年來,都以忠孝為立國之本,“孝”有時候比“忠”還要重要呢。你們沒有聽見過老年人說過嗎,“百行孝為先”;中國又是建築在宗法製度上麵,一姓一家的繼續必定要靠子孫的,所以那時候社會還是重男輕女。我們祖宗正表公雖有二子,次子無後,隻有長子生了一個單丁光浩公。光浩公夫婦過了40歲尚未得子,心裏非常焦急。傳說他們自從結婚之後就格外熱心行善事,幫助人。他們深深地相信,行善事就是積德,積了德上天一定會保佑他們,會滿足他們求子的願望的。所以,凡是窮苦而去求助的人,他們必竭力救濟。有一天,一個女子赤了腳,沿街討飯,祖母看見了就把自己的襪套脫下來給她穿。這種樂善好施、己饑己溺的精神,雖然是為求子而積德,但是對社會卻有很大的益處呢!

我在前麵已經說過,正表公是我們百官陳氏的開創鼻祖。光浩公要稱為我們陳氏立業的祖宗了。他把正表公創辦的一爿小小的山貨店擴充為京廣雜貨店。

小孩子,你們現在不是在上海看見無數洋貨店嗎?可是,六七十年前除了幾個通商口岸外,洋貨是找不到的,那時所有的都是國貨。國貨中最通行、最時髦的要算京廣雜貨,“京”是指北京貨,“廣”是指兩廣貨。

光浩公目光遠,膽量大,就在山貨店舊址建立了百官鎮惟一的一爿京廣雜貨店。這種店究竟賣什麼東西呢?什麼布匹瓷器,什麼針線紙張,什麼明礬火絨,什麼刨花撲粉、日用衣著、化妝物品,應有盡有。光浩公奮鬥了幾年,這爿京廣雜貨店居然辦得很穩了。

道光三十年(1850)洪秀全樹起反清複明的旗幟,從廣西出發,一路所向披靡,不到3年占領了南京,同時收複江浙諸地。那時,百官的地痞流氓、土豪劣紳冒充太平軍,乘機而起,奸淫擄掠,燒殺行凶,無惡不作。百姓流離失所,痛恨切齒。我們的祖宗光浩公不幸被一夥土匪擄到離百官5裏路的蔭嶺。光浩公想逃走而不得脫,被他們一連斬了13刀。一刀斬在鼻梁上,把鼻梁斬斷;一刀斬在頭頸上,幾乎把喉管斬破。光浩公這樣受了重傷,倒在田坑裏,氣息奄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