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祖宗(2 / 2)

三天後,一個鄉下人路過,看見田坑裏這樣一個鮮血滿麵的人,吃了一驚,摸摸他的胸口,還有點兒熱氣。仔細看看,似乎有點認識,就問他說:“你不是光浩先生嗎?”光浩公聽見有人叫他,就想回答,但口已不能說話了,隻得勉強點了一點頭。鄉下人看見他還沒有死,連忙把他背到家裏,一麵設法醫治,一麵通報陳家。過了幾個月,創傷治好了。上帝保佑,一命總算保全了。

光浩公確實有膽量、有魄力。他雖然受了這樣的重傷,一等到病好,就鼓著勇氣,繼續奮鬥。他在雜貨店的廢墟上,蓋了幾間茅草屋,作為臨時商店進行買賣。我小時候,在樓上門背後還看見放著兩塊木頭做的老牌子呢!上麵寫著:

茅草屋臨時商店

陳聚興冬夏布店

此後,營業逐漸發達,經濟日見充裕。光浩公就把茅草屋拆掉,改建兩層樓房,樓上住家,樓下營業,店號改為聚興隆,表示要比前格外興隆呢!如是營業一天發達一天,一年發達一年,一爿小小的京廣雜貨店,在百官街上居然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商號了。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起一個赤膽忠心的老經理。他姓顧,名傳忠,從14歲進店當學徒起,一直做到72歲,方才告老回鄉。他主持店務有三代之久。我祖父時他做學徒,做賬房;我父親時,他做經理;我的大哥做老板時,他仍做經理。不久,大哥年輕,隻知務外,不理店務,把祖宗慘淡經營傳下來的一爿“閉著眼睛可以賺錢”的京廣雜貨店押掉了。那位鞠躬盡瘁的忠心老仆不得不垂著頭,含著淚,與服務了58年的老店告別了。

我們回過頭來再說光浩公罷。光浩公為人非常正直,一無嗜好,嫖賭固然不來,煙酒也不沾染,他隻曉得勤儉、耐勞、刻苦、奮鬥、行善。他真是一個典型中國老百姓,不幸53歲就逝世了,那時我的父親還隻有11歲。幸而我的祖母非常能幹,治家固然井井有條,教子固然有方,而主持營業也勝任愉快。傳忠先生專事進貨對外,而店裏的大小事宜都由她來處置辦理。這樣大的一爿雜貨店居然給她維持了幾十年。不幸她73歲逝世之後,光浩公的兒子因有殘疾(跛子),不能親自主持店務,致營業稍有退色,而終於到了大哥時,這爿店就一敗塗地,不可收拾了。

三、子女必須孝順父母

現在我要說說我們的祖宗怎樣教訓子孫的。他們教子孫是非常嚴厲的。有一天,我的父親上私塾讀書去,因為起身太遲了,就不吃早飯去上學。他經過一爿麥果店,看見火熱的麥果就停了一停。賣麥果的看見了就對他說:“小東家要麥果吃嗎?”他想想有點餓了:“是的,我要吃的,不過沒有帶銅錢。”

賣麥果的就送給他一個麥果,說道:“你吃好了,等一下我到你店裏來拿錢好了。”

他就接著吃了。

到了中午,賣麥果的就到店裏來向光浩公討錢,說道:“小東家有一個麥果錢欠咚。”

“幾個?”

“兩個。”

光浩公就拿出兩個銅錢還他了。

過了一息,我的父親回家吃飯了。一走進門口,光浩公拿起一塊壓布的方鐵向他擲過去。幸運得很,擲了一個空,不然,不是一命嗚呼,也要頭破血流呢!

那時恰巧光浩公的老朋友俞漢陽醫生看見了,就質問光浩公:“你隻有一個兒子,不能這樣打他的!”

“要從小教起,惡習慣,不可養成的!”我想,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小孩子是要從小教起的,惡習慣是不可以養成的。但是這種嚴厲的教法,恐怕是有問題的,也許你們不會讚成的。可是我的父親受了這種嚴厲教訓之後,就再不敢賒欠了,而且以後他教訓我們也是這樣嚴厲呢!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棒頭底下出孝子。”這句話,我的祖父是深深相信的,我的父親也是深深相信的。我因為小時受了這種嚴厲的教訓,起了反應,所以我用慈愛的方法來教你們了。我相信“愛”比“嚴”來得好些。但是“愛”不要變成“溺愛”、“寵愛”,“溺愛”比“嚴”還要壞呢!

在這裏,我要聲明一句:我的祖宗以嚴教子,並不是不愛其子。他們是以赤誠愛他們的子孫的,不過他們認為子女必須要孝順父母,若是不孝,還是不生好;若要他孝,若要他好,必須要從小教起。這種哲理是值得我們景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