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喬木的多花現象是樹木營養虧缺的警示。這種情況常常會影響積累進而影響翌年的營養需求,抑製葉片和根吸收能力。植物在不同物候期階段都有相應的營養供應中心,這種中心是隨著物候、生長節奏有秩序地轉移,實現“積累與消耗相對平衡”。進入生殖階段之後,則是由花芽形成過程引導著營養運轉的方向。提高這方麵的觀察和判斷能力是養護管理的要素。技術上認識樹種的營養代謝特征,掌握用長勢、長相來判斷年周期中的營養轉換時期,從水、肥、修剪、調節花量等諸方麵著手去協調植物營養積累與消耗之間的平衡。在合理施肥、澆水的前提下進行營養調節及整形修剪ェ作有著極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注重修剪調節將是綠化養管的重要任務之一。

張萬鈞的這篇不乏帶有抑鬱之氣的科技論文,雖不似司馬遷“發憤著書”,也不可與歐陽修“詩窮而後工”比擬,但委實是“有感而發”,也屬“不平則鳴”。後來經過充實完善,寫成《鹽灘綠化技術的推廣應用》,榮獲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事實是最好的教材。張萬鈞和他的同事們通過這些高大鬆柏樹枯死的深刻教訓,愈發堅定地走“科技興綠”之路。

從而,“科技興綠”在開發區的綠化隊伍中不再被視為一種口號,而是變成了一步一個腳印地鏗鏘有力的步伐。

4、“為”與“位”

“經理,我們什麼時候有個名份呀?!”

“是呀,我們幹的是綠化的事兒,卻打著‘市政環衛公司’的旗號,不了解內情的,還以為我們的正經差事應該是掃馬路,搞綠化那是旁門左道,好像作賊一樣偷偷摸摸的。”張萬鈞聽罷部下的怨言,微微一笑,幽默地說了句:“不要急,麵包會有的,奶油也會有的。”

休看張萬鈞口頭上對別人講“不要急”,其實他心裏比誰都著急。

因為張萬鈞心裏非常明白,“公司”前麵有沒有“綠化”兩個字,決不單單隻是個名稱的問題,或者說隻是個什麼叫法問題,而是關係到對綠化的認識問題,說到底是綠化在一些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問題。

談到通過這幾年的綠化在開發區所起到的作用,凡是了解開發區過去與現狀的人都不會否認,綠化的確給開發區帶來了賞心悅目,帶來了生氣勃勃,也帶來了巨大繁榮。

不是麼?過去的開發區除了廠房、辦公樓和柏油馬路,就是寸草不生的鹽灘地,每到傍晚下班以後和節假日,開發區就頓時變成一座空城,孤寂而淒冷,難怪一些外國老板戲稱到這裏來工作是“流放”。可是今天,馬路兩側樹木成行,枝繁葉茂;“綠化試點”中的生活小區花紅草綠,消閑和休憩者漫步其中,心曠神怡;隨著欣園、翠園等不同檔次的住宅小區和教育及娛樂場館的落成,不僅一些員工紛紛入住,就是一些中外企業的老板也舉家遷至而來。每到傍晚下班後和節假日,過去的“空城”變成了“實城”,生活、消遣、娛樂盡在其中。因而,中外投資者不再望而怯步,而是踴躍來投資辦廠。近幾年,開發區以60-70%的超常規的驚人經濟發展速度遞增。這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取得,固然是開發區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和開發區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那麼其中綠化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

“是要給‘綠化’正名分的時候了。”張萬鈞覺得時機已經成熟。

於是,張萬鈞便給開發區有關負責同誌提議應該成立一個獨立於“市政環衛公司”以外的綠化單位。

“好呀,你馬上寫個報告。”他的提議立刻得到了有關領導的讚許。

不久,開發區總公司於1990年4月3日成立了“園林綠化管理所”。一個月後,總公司決定“園林綠化管理所”對外可以使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園林綠化分公司”的名稱。

為了使單位名稱的組織機構更適應於園林綠化發展的需要,張萬鈞不失時機地乘1990年6月18日成功召開的“天津經濟開發區鹽灘綠化評估鑒定會”的“東風”,立刻給“開發區”寫了“關於成立開發區綠化委員會”和“關於‘園林綠化管理所’更名為‘園林綠化分公司’的報告”,以及“關於建立開發區綠化基地的報告”,結果是水到渠成。“綠委會”和“園林綠化分公司”以及“綠化基地”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裏,便相繼宣告成立。

張萬鈞任“綠委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同時擔任“園林綠化分公司”的經理。

“綠化基地”的選址在翠園小區的東南端。這裏曾是一個大坑,在大坑的四周堆放著垃圾、碎磚爛瓦、木條紙屑和腐爛的食物,被風一吹,塵土飛揚,臭味撲鼻。在大坑不遠處,有一條小河,名叫駁鹽溝,顧名思義,過去是用船運鹽的河道。

張萬鈞就是要在這個因肮髒齷齪而令人掩鼻的大坑和臭水溝的地麵上,建設成一個集辦公、科研、實驗與觀賞於一體的綠化基地,亦即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景觀園區。

有人不理解,認為張萬鈞又在犯傻。放著大片平展的空地不選,怎麼專門選擇這麼個砢磣的地方?!

張萬鈞聽了一笑,說:“我們是搞生態的,肩負的任務就是改造環境,使裸露的土地披上綠色的新衣,化醜陋為美麗。”

按照張萬鈞設計建成的綠化基地,僅填滿原來的大坑,就墊了5000多立方米的土;建樓房1200多平方米,其中分為園林綠化公司辦公室、會議室、單身宿舍和食堂,還有水鹽動態監測綜合樓,用以開展植物的生理和生化實驗、水鹽動態監測、土壤分析等多種學科的研究。

對於這條昔日運鹽的駁鹽溝,張萬鈞認為,雖說它在光禿禿的鹽堿灘上,顯得其貌不揚。它既不像黃河那樣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沒有長江那樣蜿蜒數千裏,浩浩蕩蕩。然而,它卻是開發區唯一的一條水係,也是開發區最具人文價值的曆史景觀。這條駁鹽溝,不僅記載著長達近百年的民族工業的沉重曆史,也形象地複印出無數鹽工的苦辣辛酸。當年,就在這條駁鹽溝上,一條條滿載粗鹽的木船,艱難地行駛在並不寬的水麵上,打著赤膊或身穿破衣爛衫的船工,手揮竹篙,或搖動木槳,呼喊著粗獷的號子,往返穿梭,呈現出一副勞動者的畫圖。這種人文地理的曆史價值,可以說將高於財富的價值。這是因為這種人文地理,是無比珍貴的曆史見證。她是能“開口講話”的“解說員”,是能夠向下一代乃至下一代的下一代“回首當年”的“曆史老人”。一座城市,隻有把曆史文明與當代文明交映生輝,才能顯示出這個城市雄渾深邃的底蘊,才能使今天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為其擁有悠久的人文曆史而深感自豪和驕傲。否則,即使這座城市今日再繁榮,也顯得淺薄。況且,河流是城市流動的血脈,也是城市生命之歌的琴弦,無論是塞納河畔的巴黎,還是多瑙河畔的布達佩斯,或者是黃浦江邊的上海,以及珠江之濱的廣州,都是因為擁有河流才興旺繁榮,景色優美。正是基於這種人文價值和人文情懷的認識,張萬鈞曾多次建議完整地保留這條駁鹽溝,但是由於當時客觀條件的限製,除綠化基地之外的河道全部填死。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張萬鈞為了給開發區留下一段屬於綠化基地轄區的可貴的水係曆史遺存,將它改作“耕魚池”,利用經過稀釋含有氯化鈉的遊泳池裏排出來的水養魚,結果放養的白鰱魚長得又肥又大。至此,這段昔日的駁鹽溝具有了一個文化意義的濃縮。

一年後,綠化基地宣告竣工。

竣工典禮那天,新落成的綠化基地彩旗飄舞,鑼鼓喧天,一派喜氣洋洋。

“張經理,祝賀你們呀!”

“謝謝領導的關心。”

“你們這綠化基地很氣派嘛!”

“這都是領導支持的結果。”

前來祝賀的有天津市綠化委員會和市園林局的領導,以及開發區“管委會”和“總公司”的負責同誌,熱情地與張萬鈞交談。

曾像個流浪兒一樣挪過十幾次窩兒的張萬鈞和他的同事們看到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與前來祝賀的各級領導握手致意時,兩眼噙著激動的淚花,沸騰的心潮似海浪般拍擊著礁石,“嘭—嘩—”作響。

張萬鈞深深感慨道,開發區的綠化時至今日才有了與開發區的園林綠化相匹配的組織機構以及單位名稱,並且擁有了相當規模的工作場所和一定數量的綠化及科研隊伍,首要的一條就是這幾年的園林綠化所取得的成就。正因為如此,才使開發區的決策者們看到了綠化對於開發區的發展所起到巨大不可低估的作用,才引起他們的重視。因此說來,有“為”才有“位”。反之,如果開發區的綠化一事無成,不僅難以得到領導者的重視、關心和支持,即便是領導給了你相當高的地位和極其優越的工作條件,那也是如同空中樓閣,用不了多久,就會倒塌跌落。所以,隻想使自己所鍾愛的事業贏得一定的地位,必須撲下身子,發奮努力,要大有作為。除此以外,憑別的什麼諸如領導者的恩賜等辦法,都是靠不住的。

對鹽灘綠化事業一往情深的張萬鈞,將工作條件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作為奮發向上的動力,他帶領他的麾下在“八五計劃”中,又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1995年底,開發區已建造綠地總麵積達61萬多平方米,人均綠地10.21平方米,植物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從而使開發區在天津市各個市區的綠化排行榜中由原先的“副班長”即倒數第一的位置,一舉成為名副其實的“排頭兵”,即名列榜首,又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

與此同時,張萬鈞在注重對“園林綠化公司”的整體素質的建設中,奉行“用戶是上帝,服務是生產力”的宗旨,強化對“三資企業”的服務意識,帶領公司領導成員和技術骨幹力量,多次走訪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諾和諾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費加羅電子有限公司、嘉泰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天榮建築板材有限公司、天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台灣頂新集團總部、利寶真測試儀器有限公司和紫雲飯店等“三資企業”,竭誠征求對綠化的意見,為他們提供綠化工程設計、施工、養護管理、花卉租擺、銷售、谘詢等全方位的服務,使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綠化納入開發區的整體有序的園林綠化布局之中,從而極大地增加了開發區園林綠化的整體合力。

為了建造開發區新型的園林模式,張萬鈞將綠化基地建設成生態園林示範性的樣板,向人們展示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風景式園林景觀。

經過精心設計的綠化基地,以其卓而不凡的風姿,既有別於那些傳統的以觀賞為目的的園林格局,也異於那種類形化的隻供人們娛樂消遣的文化園林形式,而是注入了強烈的現代意識,根據生態學原理,維妙維肖地摸擬再現自然風景景觀,為人們提供皈依自然的舒適而優雅的環境。

從綠化基地庭院的平麵分布上,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為辦公樓區;第二個板塊為“耕魚池”區;第三個板塊為花園區。

辦公樓區位於綠化基地的西北部,以二層辦公樓為中心。辦公樓南側是一個不大的院落,這個小院的中央筆直地對著辦公樓的入口處,設有一個花壇,花壇由自然彎曲的水池和坦蕩平緩的草坪構成,沒有任何人工斧鑿的痕跡,清澈的水麵和綠意盎然的草地相擁相偕,渾然天成,具有一種“草坪為岸,水麵是湖”的自然感觀。在花壇中央的草坪上,有一對羽翼潔白無瑕的仙鶴在毫無幹擾中安然“憩息”,盡情享受恬靜的無慮。花壇四周的地麵,用六角形嵌草地磚鋪就,茂密的青草沿磚隙崢嶸,與草坪組成一條巨大無比的勾花綠色地毯,蓬鬆鬆,平展展,駐足其中,仿佛被擁進綠色的懷抱。辦公樓除南麵以外,東、西、北三麵由喬木、灌木和草坪簇擁環抱,置身於辦公樓之中,無處不感到享受著綠的親吻。辦公樓的樓頂,是屋頂花園,可供觀賞的花草、放養金魚的噴水池和方形及弧形花架上爬滿綠蘿。辦公樓的外牆,因粘貼的磁磚質地光滑,攀援植物不易爬上去,便采用垂吊綠化形式,在屋頂花園最外側的女兒牆全部采用花池形式,種植爬山虎,使其從屋頂垂落,如綠色的瀑布,波浪滾滾,飛流而下。不僅如此,在綠化基地內,凡是可以被植物攀伏的牆壁和棚架,在不影響其使用功能的情況下,都用薔薇、爬山虎、紫藤、金銀花等植物或攀援,或垂掛。遠遠看去,整個綠化基地儼若一個立體的綠色雕塑,生發著天人合一的自然意緒。

在昔日的“駁鹽溝”那被張萬鈞改作的“耕魚池”,經過水麵自然形狀的布局和調整,以自然山石做駁岸處理,附以水榭方亭,四周栽植垂柳,碧綠的水麵上如笠似蓑的睡蓮,麵向空中,承受著陽光,接收著夜露,孕育成如玉如銀的水珠,閃爍著沁人的清涼。那潔白如凝脂的蓮花,顯示出“出汙泥而不染”的高潔、莊重與成熟。岸邊柳絲柔曼,湖麵波光粼粼,不時有蜻蜓戲水,小鳥囀喉,賞魚亭、沁心榭和釣台,風鳴淺吟,交織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畫卷,構成開發區第一個體現生態景觀的“山水園”,凡是觀賞者無不翹指稱讚,流連忘返。

五年後,張萬鈞統領的“園林綠化公司”,又遷至位於開發區睦寧路嶄新的綠化基地。

這座愈發氣派的綠化基地,占地24畝,辦公樓高三層,建築麵積2700多平米,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環境優美。

目前的“園林綠化公司”,下轄五個中心,即生產運營中心,經營中心,質量保障中心,科研行政中心,財務會計中心;六部,即綠化部,花卉部,生產部,安全設備部,財務部,監理部;兩室,即經理辦公室,精神文明辦公室;一院一所,即園林綠化設計院和科研所;此外,還成立了一個屬於“三產”的綠洲園林公司。

人們說,“園林綠化公司”工作條件的一流,是一流業績的產物。自1994年起,“園林綠化公司”先後被評為“天津市綠化百佳單位”、“天津市綠化先進單位”、“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並在天津市組織的綠化工程評比中分別獲得建設特別獎、公園建設優秀獎和街景建設工程一等獎等。

作為“園林綠化公司”領頭人物的張萬鈞,也多次被評為天津市綠化先進個人並榮獲全國綠化獎章。199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他為“鹽灘地綠化專家”;自1995年10月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和1997年,兩度被評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優秀科技專家;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評定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9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十大綠化標兵”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