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悲傷得不能自持,誦讀著《詩篇》第二十三章:“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城外隱隱傳來土耳其馬隊的嘶鳴,僧侶愴然泣下。
月亮隱沒了。
命運繼續編織它詭異的網。
尋找聖矛
命運把十字軍的所有退路都堵死了,隻留了一個後門。
這個後門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
他叫巴塞羅繆。這個人出身卑微、心胸狹窄,但他卻是命運留給十字軍的最後一個機會。
巴塞羅繆穿著汙穢不堪的衣服,滿臉塵土,站在雷蒙伯爵、阿德馬主教麵前。
他是一位法國騎士的仆人,在軍中毫無戰功、默默無聞,唯一的名聲是酒量過人。今天他執拗地求見雷蒙伯爵,說要報告一個極其重要的消息。
雷蒙和阿德馬主教接見了他。兩人好奇地打量著巴塞羅繆。他雖然衣著寒酸、相貌粗俗,但卻毫無懼色,堅定沉著。
巴塞羅繆劈頭就問:“大人們是否還記得那個地震之夜?”
他們當然記得。那是安條克之圍最黑暗的日子之一,雷蒙伯爵猛攻橋門,卻功敗垂成;波希蒙德在南方和土耳其人激戰,全體步兵無一生還,然後就是大地震,安條克原野地動山搖。
巴塞羅繆接著說:“就是在那個晚上,我第一次見到了他們……”
然後,他講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這也是一個現代人絕對無法相信的故事。
地震之夜,巴塞羅繆正在睡覺。忽然有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醒來吧。”
他睜開眼睛,看見兩個光芒四射的人出現在麵前。一個是滿頭銀發的老人,另一個是他身後無比秀美的青年。老人溫和地與巴塞羅繆交談,他說自己是十二使徒之一聖安德烈。那位青年則始終一言不發。
閃動的光焰在麵前飛騰。轉眼之間,他忽然置身於安條克城內的彼得大教堂。當時安條克還被土耳其人牢牢占據,聖彼得大教堂暫時成了一座清真寺。
他們三人在聖彼得教堂裏穿行,沒有一個土耳其人能看到他們。聖安德烈帶著他進入南門,穿過了一個禮拜堂。兩盞燈把這裏照耀得亮如白晝。這時,聖安德烈忽然消失了,就像被大地吞沒了一樣。沒等他反應過來,聖安德烈又重新出現在他麵前,手中拿著一支長矛。
這是一支聖矛—朗基努斯之矛。
當年耶穌殉難之時,一個叫朗基努斯的士兵用長矛捅了一下他的肋。血和水從那裏噴湧出來。耶穌的寶血濡染在長矛上,把它變成一支無敵的聖矛。
聖安德烈指著腳下的地麵:“記住這個地方,記住這支長矛。”聖安德烈讓他回到十字軍營地,把藏長矛的地點告訴雷蒙伯爵。
“這根長矛曾刺穿過基督的身體,見證過整個世界的救贖。現在,它要被交到基督徒的手裏。你們尋找,就尋見。你們要帶著它走向戰場。誰擁有它,誰在戰場上就不可戰勝。”
光焰膨脹,吞沒周圍的一切。等他重新能看清東西的時候,他已經回到了城外的營地。
他本應馬上去找雷蒙伯爵。但是他不敢,誰會相信他呢—一個平凡、無知的仆人?巴塞羅繆拖延著不去見雷蒙。他重新回到正常生活,跟著主人打仗、籌糧、站崗。可是聖安德烈不肯放過他,在他夢裏反複出現,責令他去見雷蒙,態度一次比一次嚴厲。
昨天,他參加了一次激烈的戰鬥,險些喪命。當天晚上,聖安德烈又出現了,警告他有下地獄的危險,這次巴塞羅繆不再猶豫了。
於是就有了這次會麵。
最後,巴塞羅繆發誓:他所說的每一個字都是真的。
在中世紀,如果當事人口氣足夠堅定,聽者很容易相信這樣的故事。
但是阿德馬不信。
他不相信的原因很簡單:七百多年前,聖矛就被發現過了!他在君士坦丁堡的教堂裏親眼見過這支聖矛。如果巴塞羅繆沒有撒謊,那支陳列了七百年的聖矛就是一場笑話。
阿德馬仔細地打量巴塞羅繆的臉:這是一張狡獪、平庸的臉,顯得沉迷酒色、貪圖肉欲。他搖了搖頭:這是一張讓人無法信任的臉!
可是,雷蒙已經在激動地大喊:“主啊!主啊!你大能的手終於來拯救我們了!”
阿德馬轉向雷蒙,說出了自己的疑慮。雷蒙根本不願意聽,反問道:“如果拜占庭人早有了聖矛,那為什麼他們還總是打敗仗?”
雷蒙忽然熱淚盈眶:“我要搜遍聖彼得大教堂,直到找到聖矛!”
聖矛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安條克。十字軍瘋狂地傳頌著這個福音,就像即將溺死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木頭。在最絕望的時刻,無敵的聖矛能拯救他們!
在那個年代,人們非常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在大多數百姓眼裏,這個世界是魔鬼與天使角逐的戰場。巫婆在施法,聖徒在苦修,上帝在凝神傾聽著人間的喧囂。這樣一個世界裏,聖矛是真實的,神跡是真實的,拯救也是真實的。
安條克洋溢著不安的氣氛。所有人都在焦渴地等待著。
這個故事能激起如此大的熱情,大大出乎十字軍首領們的意料。雷蒙、波希蒙德、戈弗雷、羅伯特等人趁機帶領大家宣誓:生死同舟,進退與共,絕不逃離安條克。
這些首領都不反對尋找聖矛。當然他們並不都相信這個故事,比如波希蒙德。他實在太過聰明,不可能相信聖矛的故事,但他知道這個故事是有利用價值的。
它是絕望中的唯一希望。安條克已經沒有了食物、沒有了馬匹、沒有了援軍,隻剩下一個燦爛而虛無的希望。
如果找不到聖矛,沒有人能承受這樣的代價。給大家一個希望,然後再粉碎它,那將是顛覆性的災難。無論是雷蒙,還是波希蒙德,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即便是阿德馬主教,此時也驚恐地閉上了嘴。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6月14日,一顆流星劃過天空,向克波加大軍的方向墜落。
次日淩晨①,十字軍正式開始搜尋聖矛。耶穌有十二個弟子。為了和這個神秘數字吻合,搜尋小組也由十二人組成,首領是雷蒙伯爵。
巴塞羅繆領著他們走進大教堂,工人開始在地上挖掘。十二個人圍在旁邊,緊張地注視著。
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
地上的坑越挖越大,但沒有任何發現—隻有泥土!
雷蒙一臉鐵青,在大廳裏走來走去,絕望地快瘋了。如果找不到,怎麼辦?怎麼辦?這個想法在他腦海裏反複出現。最後,雷蒙幹脆一走了之,暫時不去想這個問題。
天色越來越暗,已是黃昏時分。挖掘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天,毫無收獲。
大家變得焦躁不安,所有人都看著巴塞羅繆。他神經質地在坑邊踱步。工人累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換了一批新工人。巴塞羅繆也脫去上衣,隻穿一件襯衫,光著腳跳進坑裏,拿起鏟子,在裏麵瘋狂挖土。
太陽已經西沉,教堂裏隻有很暗淡的光線。大家都看不清坑裏的情況,隻有在上麵耐心地等待。
這時,坑裏忽然傳來一聲呐喊:“找到了!”
所有人都激動地喘不上氣來。不一會兒,有人從坑裏爬了上來。—是巴塞羅繆。他赤裸著上身,汗流浹背,手裏高舉著一片金屬—聖矛的矛尖!
教堂裏到處是狂喜的呐喊。大家互相擁抱,感謝上帝的慈悲,所有人都熱淚盈眶地注視著這塊小小的鐵。
一些懷疑論者可能會質疑:為什麼大家挖了這麼久都沒發現,而巴塞羅繆隻下去了一小會兒,就找到了矛尖?在昏暗的坑裏,巴塞羅繆到底做了什麼?有沒有可能—隻是一種可能,這個矛尖原本就藏在他身上?
這樣想是罪孽,是大逆不道。
阿德馬主教、波希蒙德,也許還有許多人都是這樣的懷疑論者。但是沒有人敢說出口。
因為整個安條克已經為此而沸騰了。
中世紀編年史這樣寫道:“一種狂喜籠罩著安條克。”
不僅十字軍,就連安條克的普通居民,也都加入狂歡。人聲鼎沸,舉城歡慶。無數人跪伏在街道上,仰麵讚美上帝。人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無論哭還是笑都無法充分表達他們的情感。
聖矛用絲綢和黃金幕布包裹著,展示在大家眼前。十字軍狂熱地對它頂禮膜拜,這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在最危難的時刻,上帝終於伸出了搭救之手!所有人都牢記著巴塞羅繆的話:
“你們要帶著它走向敵人。誰擁有它,誰在戰場上就不可戰勝!”
十字軍重新煥發出生機,所有人都隻有一個目標:衝出圍城,粉碎克波加。不久前他們還瀕臨絕望,一夜之間,他們就敢挑戰雄獅猛虎。
有人欺騙,有人輕信。但在欺騙與輕信中,一個東西在雲天中升起,它的名字就叫希望。
歡呼聲充斥安條克的大街小巷,又盤旋升騰到高聳的塔樓,然後一直飛升到城外的土耳其軍營。
克波加好奇地傾聽著。
他不清楚發生了什麼,隻是搖搖頭:也許基督徒們都瘋了。他很快就忘了這個聲音,接著策劃下一次進攻。
十字軍領袖們對高漲的士氣很滿意,但是他們依舊惴惴不安。克波加的軍隊是十字軍的幾倍,馬匹則可能是幾十倍。和這樣的敵人決鬥,結局多半是毀滅。
是的,有聖矛。可能把幾萬人的生命托付給它嗎?何況有些將領根本就不相信聖矛的故事。普通士兵們可以狂熱,但是將領們要理性。不到最後一刻,他們依舊不願放手一搏。
高級將領中最狂熱信賴聖矛的是雷蒙伯爵,可是他病倒了。其他比較溫和的將領召開會議,決定做最後一次嚐試。
十字軍派出了一個使節:隱士彼得(與他同行的還有一個土耳其語翻譯)。
他給克波加帶去一個建議:十字軍保證不侵犯他的任何領土,僅僅要求和平通行權。
克波加在豪華的大帳前,接見了使節。他的答複是決絕的:“如果你們要通過我們的領土,就必須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彼得又提出了一個後備方案:“如果你選擇戰爭,十字軍絕不退縮。但我們建議采用一個理性的戰鬥方式。雙方各挑選出十名最優秀的戰士,讓這些戰士進行決鬥。勝利的一方可以擁有安條克,失敗的一方自行撤退。這樣,我們可以一決雌雄,又不用讓千萬人白白死去。”
克波加粗暴地嘲笑他:“這簡直是開玩笑!我手裏的軍隊比你們強大百倍,你們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
他用馬鞭環指著周圍的土耳其大軍。那裏到處是彎刀和長矛,如同一片鋼鐵的草原。“你們隻有兩個選擇:投降或是死亡。”
最後一扇門也被關上了,彼得麵色鐵青地返回安條克。
十字軍已經被逼進了死胡同,波希蒙德發出一聲呐喊:“那就讓我們戰鬥吧!”
一場生死之戰開始了。
智慧就是隱形的天使
波希蒙德是安條克之主,也是十字軍之花。他被選為臨時最高統帥,全權指揮這場戰鬥。他迅速集中全部作戰力量,準備戰鬥。
但那是怎樣的軍隊啊!
在以往,十字軍最大的優勢就是重騎兵。可是現在,他們已經變成了一支步兵軍隊。馬匹死亡殆盡,整個十字軍,隻能湊得出大約二百匹馬。而且這二百匹馬也是經過極大努力,才挽救下來的。騎士們想盡一切辦法尋找草料,餓到極點的時候也舍不得殺馬吃肉。許多騎士嚐試過割開血管喝馬血,但不殺馬。
絕大部分騎士都失去了馬匹,變成了純粹的步兵。就連戈弗雷公爵也沒保得住自己的戰馬。他被迫厚著臉皮,到雷蒙伯爵那裏乞求一匹坐騎,否則他恐怕隻能步行指揮部隊。
可以說,十字軍的騎兵幾乎滅絕。而步兵也都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完全沒有了往日的氣勢。
用這樣一支軍隊向土耳其騎兵挑戰,這幾乎是一種自殺。
但是波希蒙德隻能做這樣的豪賭。
在戰爭的天平上,克波加扔下了七萬五千大軍,數萬戰馬。波希蒙德扔下了一兩萬營養不良的步兵,兩百戰馬—還有一片來源可疑的矛尖。
對波希蒙德來說,隻有一個問題:生存,還是毀滅?
6月28日黎明,安條克城上豎起了一片黑旗。它淩駕於眾多塔樓之上,在風中獵獵作響。土耳其人詫異地看著。他們不知道這是大決戰的標誌。
此時,安條克城內,十字軍已經整裝待發。
一列列十字軍戰士穿著破爛不堪的戰袍,扛著長矛戰斧。有人肢體殘缺,有人消瘦如骷髏,但所有人臉上都帶著驕傲的榮光,向前走去。
隊伍中有零星的騎士,他們的戰馬也和主人一樣瘦弱。有些騎士沒有馬,就幹脆騎著驢子、騾子上陣。許多騎士過於高大,驢子又太矮小。所以他們的腳就拖到地上,半騎半走地開往城門。
騎在驢背上的騎士!這是軍事史上的奇景。這個場麵很滑稽,但現在沒有一個人笑得出來。他們要從驢背走向勝利—抑或死亡。
一位神父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手中捧著聖矛,高高舉過頭頂。一隊教士跟在他後麵,他們吟唱著聖經裏的讚美詩。歌聲從低沉到嘹亮,音調逐漸升高,最終變成了輝煌的合唱:
“願神興起,使他的仇敵四散,
叫那恨他的人,從他麵前逃遁。
他們被驅逐,如風中之煙;
他們在神麵前消亡,如火中之蠟!”①
歌聲中,十字軍淚光盈盈地行進著。前方雖然有毒龍猛獸,萬丈深淵,但是所有人都相信:上帝正在昊天之上注視著他們。他們要麼在他目光中勝利,要麼在他目光中死亡。
一年前,羅伯特的呐喊,此刻仿佛在安條克回響:
“要麼戰死,要麼勝利!要我說,它們一樣光榮,一樣美好!戰士們,要死就死吧!可我們死也要向前!”
安條克的橋門驟然打開。
一隊弓箭手衝了出來,箭如同黑色的濃雲射向敵人。城樓上的十字軍也開始發射弓箭、石塊。憤怒的歌聲混雜在箭雨中從安條克城內洶湧而出。
他們被驅逐,如風中之煙;
他們在神麵前消亡,如火中之蠟!
土耳其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倉皇後撤。十字軍箭手迅速攻過了河橋,占領了前麵的一塊空地。他們是做第一輪攻擊的前鋒。
緊接著,一支支十字軍部隊魚貫而出。波希蒙德精心策劃了這次攻擊,十字軍被分為四支部隊:
第一支:北部法蘭西部隊,由諾曼底公爵羅伯特統帥。
第二支:德意誌及洛林部隊,由戈弗雷公爵率領。
第三支:南部法蘭西部隊,由阿德馬主教統帥。
第四支:意大利部隊,由波希蒙德和唐克裏德統帥。
每支部隊都包括幾十名騎兵。通常,騎兵應該排在步兵前麵,好發起衝鋒。但這次他們人數實在太少,隻好放在步兵後麵,留在最危急的時候用。
此外,他在安條克留下了二百名後備士兵,由病榻上的雷蒙指揮。
前鋒衝開一條通路後,四支部隊首尾相連成一道縱線,快速向安條克平原挺進。離橋門不遠的平原上,有一個小小的區域。它的右側是奧龍特斯河,左側則是一座山丘。這裏就是計劃中的決戰地。波希蒙德明白:如果在開闊地決戰,步兵為主的十字軍注定要覆滅。而在這裏,山與河可以保護他的兩翼。
它是最佳的決戰地。
波希蒙德是一個軍事天才,即使和地米斯托克裏斯相比,也不遜色。他的計劃清晰、簡潔。—但是這個計劃需要時間。
要讓整個軍隊穿過狹窄的河橋,再一路推進到指定地,這需要時間。如果十字軍還來不及在山河間擺開陣形,克波加大軍就發起進攻,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波希蒙德必定對著地圖反複思考過,也肯定仔細計算過時間,可他還是沒辦法,因為這個問題是無解的。他隻能賭博—他賭克波加不會及時發起進攻。
這是一個有潑天膽量的人。
幾公裏外,土耳其人的大營。
克波加正在下棋。這時,他忽然收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十字軍從河橋出發,發起了總攻!
他吃驚地喊了起來:“他們人數這麼少,怎麼敢發起進攻?”
一位高級將領回答:“我們可以輕易地消滅他們,馬上集結軍隊,發起進攻。把他們消滅在河橋!他們現在剛剛完成部署,根本沒有抵抗能力。”
這是最簡單的方案。
克波加的軍隊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圍攻安條克的六道城門。一部分則留在大營,做後備部隊。按照這位將領的建議,所有部隊都應該迅速撲向河橋,粉碎十字軍的進攻,這是波希蒙德最恐懼的噩夢。
但是克波加猶豫了。他玩弄著手裏的棋子,躊躇不定。最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等待。
他有他的道理。他擔心現在發起進攻,十字軍將退回安條克,那樣圍城還是要繼續。那就不如等十字軍全部集結完畢,然後一鼓蕩平,徹底結束安條克之圍。他有把握摧毀他們!
克波加下令:圍城部隊向平原集結,等十字軍抵達戰場後,發起第一輪進攻。大營的後備部隊則等著發起第二輪進攻。
這個決定看上去很好,非常好。但是它給了波希蒙德一個最寶貴的禮物:時間。
部署完畢後,克波加繼續下棋。
他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下完這盤棋。
就在克波加下棋的時候,十字軍在全力挺進。前鋒的弓箭手一輪一輪地射擊,土耳其人節節後退。
幾萬人都湧向這個小平原。十字軍從東方向它推進,圍城的土耳其軍從南北兩麵趕來。從天空向下望去,這裏就像一個坑穴,擠滿了密密麻麻的蟻群。平原邊流水嗚咽,這些蟻群馬上就要把它變成一個殺戮場,一個絞肉機。
十字軍終於安全抵達指定地,接著他們要完成一個陣形轉換。前鋒部隊原地不動,後麵的部隊依次挺進到前軍的右邊。這樣,整個十字軍就從一個縱線變成了橫線。
在軍事學上,這樣的轉換出了名的危險。整個過程中,十字軍就像卸去了甲殼的烏龜,如果敵人發起大規模進攻,萬難抵禦。波希蒙德緊張地注視著整個過程。
但是敵人的大軍並沒有進攻,麵前隻有一支土耳其分隊,它被輕易地擊退了。十字軍的前鋒加上四支部隊,在平原上迅速鋪開,就像一隻手上伸出的五個手指。
波希蒙德終於鬆了口氣。
這個時候,克波加也總算下完了那盤棋。他騎馬馳出大營,觀望平原上的十字軍。
遙遠的地平線上,有五支孤零零的部隊。他們衣衫襤褸,瘦得像乞丐。放眼過去,隻有寥寥無幾的騎兵。黑壓壓的土耳其大軍正開向他們,要把他們碾成粉碎。
克波加有充足理由感到欣慰。
但不知為什麼,他心裏忽然掠過一陣冷風。也許在這神秘的瞬間,命運忽然向他打開一條門縫,讓他看了一眼黑暗的未來。
出乎所有人預料,克波加決定派出一個信使。在最後的關頭,他忽然同意和談!
但是太晚了。現在的一切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如果是在一天前,波希蒙德會毫不猶豫地同意和談。但現在,軍隊已經開拔,戰鬥的號角已經吹響。
他充滿遺憾地拒絕了。
克波加和波希蒙德都悵然地下達了戰鬥命令,決戰開始了。
從其他城門趕來的土耳其人發起了進攻,成千上萬的騎兵衝向十字軍。他們本以為能一舉摧垮防線。
多少年來,步兵都不能抵抗騎兵衝鋒。—但這次卻是例外。
十字軍陣線像鐵一樣堅固。那些看上去憔悴不堪的士兵,作戰卻像猛虎一樣。他們忘記了自己,也忘記了死亡。一位教士捧著聖矛,大喊著激勵他們:“這是朗基努斯之矛!上帝命令我們帶著它走向敵人。誰擁有它,誰在戰場上就不可戰勝!”
土耳其騎兵被長矛和箭雨打退。
然後又是下一次衝鋒,下一次敗退。
在山巒與河流之間,十字軍浴血奮戰,始終沒有後退一步。
在這個時候,一支土耳其大軍繞過山岡,出現在十字軍後方。①
一萬多土耳其人從後方呼嘯衝來,十字軍陣線隨時會斷裂,這是最危急的瞬間。
但波希蒙德早就預料到了敵人的迂回。他精心埋伏下第五支軍隊—專門掩護後方的軍隊。它是一支隱形部隊,就蘊藏在四支軍隊中。一旦需要,它隨時可以組建成形。
土耳其人呐喊著衝了過來,彎刀在他們頭頂盤旋。
十字軍第五分隊迎了上去。一陣標槍後,騎兵與步兵劇烈撞擊。刹那間,步兵陣線被撕裂了一個口子,後麵的十字軍蜂擁過去。他們瞪著發紅的眼睛,發出野獸般的叫喊。一陣利劍揮舞,幾匹戰馬嘶叫著摔倒在地,缺口被補上了。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爭。十字軍打得異常艱苦,不斷有人倒下,死屍累累、殘肢遍地。旗手被殺死了,另一個人接過旗幟。他們踩著屍體作戰,踏著鮮血作戰,始終沒有後退。
戰鬥在兩線同時進行。血,更多的血。十字軍越來越疲憊。敵人不斷倒下,但更多的敵人卻不斷湧來,土耳其人就像永不枯竭的海洋。
這時,忽然有人喊道:“看!看山那邊!”
大家循聲望去,都被震驚了。三位白衣騎士,屹立在山岡上。他們身披鎧甲,手中的寶劍在太陽照耀下璀璨奪目。他們凝視著山下的戰鬥,慢慢地舉起利劍。
一位教士發出窒息般地喊道:“那是三位聖徒!他們是聖喬治,聖狄奧多,聖莫裏斯!”他說的這三人都是著名的戰神,西方士兵十分崇拜他們。十字軍忽然爆發出震耳的歡呼。上帝終於派出了三位聖徒來援助他們!他們有聖矛!他們有聖徒!他們有上帝大能的手!
他們不知道,這不過是波希蒙德計劃中的一環。他精確地預測出:三位白衣騎士足以讓整個軍隊燃燒起來。
十字軍忽然像發狂的猛獅一樣,衝向了敵人。火焰在他們血管裏燃燒!再沒人覺得恐懼,再沒人覺得疲憊。他們覺得自己是上帝的一把劍。他們能感到上帝的手!
土耳其的陣線崩塌了。
沒有人能解釋這一切。參加戰鬥的十字軍,回憶起來也覺得不可置信。自己的狂野一擊,居然能衝垮這麼龐大的敵軍。他們覺得這絕非人力所為。大家都眾口一詞,說上帝派出了天使大軍。無數隱形的天使,和他們一起殺敵。
事實上,不是天使拯救了他們,甚至也不是波希蒙德。是他們自己拯救了自己—用他們的信仰、勇氣與希望。
波希蒙德隻是用了一個幻想點燃了它們。
克波加目瞪口呆地看著潰敗的士兵:隻是一瞬間!隻是那麼瘋狂的一個瞬間!
但是他手中還有一支龐大的後備軍,他還有資本一搏!
慌亂中,他下令:全軍向戰場進發。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克波加的軍隊來自不同的屬國,缺乏足夠的凝聚力。許多人的忠誠是值得懷疑的。(這也是他們迅速潰逃的原因之一。)在這樣雪崩的局麵下,克波加控製不了這些亂軍。他本應等敗軍離開戰場,再重新進攻,但他卻急匆匆地一頭衝了進去。
於是,兩支土耳其大軍迎麵相撞。一支要開進戰場,一支要逃離戰場。馬隊和馬隊碰撞在一起,人群和人群踐踏在一起。塵土飛揚,慘叫聲震撼天地。後備軍還沒抵達戰場,就被這股洪流衝得四分五裂。克波加大聲喊叫著維持秩序,但沒有人聽他的。
整個軍隊徹底崩塌了。
克波加意識到:戰爭結束了。他帶著身邊的小部隊,倉皇逃遁。十字軍在後麵一路追擊。
克波加讓手下點燃幹草,形成一條火線,阻止十字軍前進。草地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
無數十字軍在烈焰中瘋狂向前,他們的臉和劍都被火照得一片通紅。
克波加逃回了摩蘇爾。成千上萬的軍隊喪生敘利亞平原,克波加的權勢消逝了,再也沒能恢複,他成了默默無聞的小君主。在某個夏日,一支弱小的部隊把他擊得粉碎。克波加對此將永遠困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