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月球》reference_book_ids\":[7257088432751512635,695912272266422170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3,\"start_container_index\":5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海底兩萬裏》reference_book_ids\":[7222920241372728378,7046310862809730062,6925013728459082765,7255203658889956364,726707738436750853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想象力是人類進行智力活動的翅膀,想象力是人才必備的能力之一。但想象力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來自人們的生活,源自人的經驗和掌握的知識,需要人們不斷訓練和培養才能獲得,用進退——想象力作為一種能力也遵循這一規則。
一位政客,一位地質學家,一位詩人,在外出旅遊度假時,被土匪追殺,他們必須穿越一片渺無人跡的沙漠才能逃生。兩天了,由於沒有水,他們明顯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
政客說:“誰要是給我們送上一箱礦泉水,我回去後一定會對他提拔重用。”
地質學家說:“我們還是實際一點吧,尋找水源!”但直到精疲力竭,仍然找不到水源。
第三天早上,詩人早早地醒了。麵對著一望無垠的荒漠,他放開了想象的韁繩:要是我們正置身於一片大綠地該多好呀!山泉叮咚,溪流靜淌,陽光也柔柔地照著大地,把樹葉上的露珠折射成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樹葉上的露珠?!詩人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向一棵樹奔去。果然,樹葉上還殘留著一些未完全蒸發掉的露珠的痕跡。“我們有救了!”他歡呼起來。
於是每日的後半夜,他們就想辦法啜飲樹葉上剛凝結還來不及蒸發掉的露珠。一個星期後,他們奇跡般地出現在了荒漠的另一頭……
是想象力救了他們的命!
人沒有想象力是不行的。人類若失去了想象力就像鳥兒失去了翅膀,無法飛翔;就像一個沒有望遠鏡的天文台,無法看到遙遠的星空。
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動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限的,它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的動力。”
愛因斯坦16歲時曾問自己:“如果有人追上光速,將會看到什麼景象?”以後他又設想:“一個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機中,會看到什麼現象?”這些想象推動著他去探索科學的奧秘,終於創立了相對論學說。
美國的一位畫家塞繆爾?莫爾斯,奇跡般地發明了電報,成為轟動全球的爆炸性新聞,人們紛紛探求他成功的秘密。
他的成功來源於自己豐富的想象。1832年,塞繆爾?莫爾斯乘坐“薩麗”號輪船,由阿弗爾港駛向紐約。在船廳裏,有個青年醫生傑克遜正在為乘客滔滔不絕地演說。當演講的內容涉及到電傳信息方麵時,聽眾的情緒頓時活躍起來。人們的頭腦中產生了一種對電傳信心的幻想和渴望。莫爾斯完全被這位年輕醫生繪聲繪色的演說所感染,他有了這樣的一個信念:一定要把關於電傳信息的幻想變成現實。
從此,他告別了繪畫藝術生涯,投入了自然科學研究的懷抱。對於從沒有接觸過電傳信息的莫爾斯來說,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他有信心,排除各種困難,在陌生的科學領域努力求索。
三年過去了,他收獲甚微。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很多失敗與挫折,但無論多大的困難,他都不灰心。
1837年,莫爾斯終於利用電學原理確定了幾種點畫符號,發明了電報。莫爾斯的艱苦努力,使他完成了電訊科研的一項重大課題,推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
莫爾斯在研究期間,他身邊的許多人都認為他是異想天開。但是他沒有放棄研究,他相信自己研究的價值。
凡是造福人類的東西,必將受到社會的尊重。經過努力,莫爾斯請求國會為修建電報線路撥款的提案終於通過,一種比寄信更快捷的通訊方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