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發散思維: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1 / 2)

題144:不知道

【答案】“不知道”這3個字怎麼讀?

題145:商人的請貼

【答案】退回請帖,並在請帖下方添上一行字:“我也一樣。”

題146:傲氣十足的局長

【答案】你可以說:“這裏有很多椅子,請您挑一張不普通的椅子坐吧!”

題147:失效的捕蠅器

【答案】因為捕蠅器內已經粘滿了蒼蠅,小光看到的蒼蠅是站在別的蒼蠅身上。這是以實際生活為經驗的問題。

題148:卓別林的頭發誰來剪

【答案】鎮上有兩個理發師,他們必然互相給對方理發,第一家的理發師發型好,那證明第二家的理發師技藝高超,故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題149:拴蘋果

【答案】題目中並沒有規定繩子一定要拉直。把繩子的一頭拴在另一頭的蘋果上,就成了一個圈。

題150:無動於衷的售票員

【答案】隻有一個乘客,其餘兩個人是司機和售票員。說到公共汽車,很多人會想起擁擠的乘客,說到“坐車的人”,一般不會想到售票員。這種束縛人思維的常識有時會使我們的思路變得狹窄。

題151:有驚無險

【答案】有可能。他正在清理窗戶裏麵的玻璃。

題152:討厭的狗吠聲

【答案】因為這兩位鄰居互相交換了住房。存在搬家一定要搬到遠方這種既成想法的讀者,首先要從常識的範圍內掙脫出來。舍棄這一類盲點後,才能產生不尋常的構思。

題153:過獨木橋

【答案】因為它們不在同一時間裏過橋。

題154:怎樣過河

【答案】很簡單,兩人是分別處在河的兩岸,一個先渡過河來,然後另一個渡過去。麵對這道題,你大概絞盡了腦汁吧?的確,小船隻能坐一人,如果他們是處在同一河岸,對麵又沒有人(荒無人煙),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都渡過去。你可能設想了許多方法,如一個人先過去,然後再用什麼方法讓小船空著回來,等等。但你為什麼始終要認為這兩人是在同一岸邊呢?題目本身並沒有這樣的條件呀!看來,你還是從習慣出發,從而形成了思維定勢。

題155:難住父親的問題

【答案】體重。因為無論用一隻腳還是兩隻腳站在體重計上,都是顯示28公斤。

題156:信封內的當天早報

【答案】寄信人先用鉛筆在信封上的收信人處輕輕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然後放進一些紙張寄出去。第二天信就被寄回來。他再把鉛筆寫的字擦掉,用鋼筆寫上王強的姓名。第三天他把晨報放進信裏封好後,拿到王強家,投進他家的信箱。這是推理小說中慣用的手法之一。

題157:被遺棄的孩子

【答案】查理是隻布穀鳥,守時指的是布穀鳥時鍾。

題158:買啤酒

【答案】可能的情況是第一位男子把一張1美元的鈔票放在櫃台上,而第二位男子則拿出了能組合成90美分的1美元的零錢。如果他想要的是一杯90美分的啤酒,他手中的零錢就能組合出90美分,根本沒必要放1美元零錢。

題159:兄弟姐妹

【答案】“弟弟說自己所擁有的兄弟的人數比姐妹的人數多1個”,最簡單的情況:假設弟弟隻有1個姐姐,那麼,他應當還有2個兄弟,即他們所有的兄弟姐妹一共是3男1女。那麼,姐姐有3個兄弟,沒有姐妹,她所擁有的兄弟比姐妹多3個。

題160:結核病死亡率

【答案】X州乃全國結核病治療的最高中心,境內有許多專門性醫院。全國罹患重症的結核病患者均集於此處,死亡率高的原因是有人因重病去世。

題161:運西瓜的船

【答案】船會離岸移開。當人在船尾向岸上拋西瓜的時候,人將受到反作用力,使船向船頭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