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7)(1 / 3)

第六講米開朗琪羅(上)——西斯廷禮拜堂西斯廷禮拜堂(Chapelle Sistine)是教皇的梵蒂岡宮(Palais du Vatican)所特有的小禮拜堂,附建在聖彼得大教堂(Bassilique St.Pierre)左側。在這禮拜堂裏舉行選舉新任教皇的大典,陳列每個教皇薨逝後的遺骸。每逢特別的節日,教皇亦在這裏主持彌撒。聖彼得大教堂是整個基督教的教堂,西斯廷禮拜堂則是教皇個人的祈禱之所。

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Sixtus IV)——他是德拉·洛韋拉族(Della Rovera)中的第一個聖父——於一四八〇年敕建這所教堂,名為西斯廷,亦紀念創建者之意。所謂Chapelle禮拜堂。原是麵積狹小的教堂,是中古時代的諸侯貴族的爵邸中作為祭神之所的一間廳堂;但西斯廷禮拜堂因為是造做教皇禦用的緣故,所以特別高大,計長四十公尺,寬十三公尺,穹隆形的屋頂的麵積共達八百方尺。

堂內沒有圓柱,沒有方柱,屋頂下麵也沒有弓形的支柱。兩旁牆壁的高處,各有六扇弓形的窗子。餘下的寬廣的牆壁似乎預備人家把繪畫去裝飾的。實際上,曆代教皇也就是請畫家來擔任這部分的工作。西斯廷禮拜堂教皇的後任亞曆山大六世(Alexandre VI Borgia),在翡冷翠招了許多畫家去把窗下的牆壁安置上十二幅壁畫;這些作品也是名家之作,如平圖裏喬意大利著名畫家,以壁畫的強烈裝飾風格著稱,尤其以表現教皇庇護二世生平的壁畫而著名。、吉蘭達約今譯基爾蘭達約。、波提切利等都曾參加這組工作。但是西斯廷禮拜堂之成為西斯廷禮拜堂,隻因為有了米開朗琪羅的天頂畫及神龕後麵的大壁畫之故。隻有研究過美術史的人,才知道在西斯廷禮拜堂內,除了米氏的大作之外,尚有其他名家的遺跡。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全是許多苦惱的故事織成的,而這些壁畫的曆史,尤其是他全部痛苦的故事中最痛苦的。

米開朗琪羅到羅馬的時候,才滿三十歲,正當一五〇五年。雄才大略的教皇尤裏烏斯二世(Julius II)就委托他建築他自己的墳墓。這件大事業正合米氏的脾胃,他立刻畫好了圖樣進呈禦覽,也就得到了他的同意。他們兩個人,可以說一見即互相了解的,他們同樣愛好“偉大”,同樣固執,同樣暴躁,新計劃與新事業同樣引起他們的熱情。他們的脾氣,也是一樣乖僻暴戾。這個教皇是曆史上僅見的野心家與政治家,這個藝術家是雄心勃勃的曠世怪傑:兩雄相遇,當然是心契神合;然而他們過分相同的性情脾氣,究竟不免屢次發生齟齬與衝突。

白石從出產地卡拉拉(Carrara)運來了,堆在聖彼得廣場上。數量之多,麵積之大,令人吃驚。教皇是那樣高興,甚至特地造了一條甬道,從教皇宮直達米氏的工作場,使他可以隨時到藝術家那裏去參觀工作。

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的壁畫(局部)

突然,建造墳墓的計劃放棄了,教皇隻想著重建聖彼得大教堂的問題。他要把它造成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一個配得矗立在永久之城羅馬之別名。裏的大寺。這件事情的發端,原來是有內幕的。米開朗琪羅的敵人,拉斐爾、布拉曼特(Bramante)著名建築家。輩看見米氏在幹那樣偉大的事業,自然不勝嫉妒;而且米氏又常常傲慢地指摘他們的作品,當下就在教皇麵前遊說,說聖父豐功偉業,永垂千古而不朽,但在生前建造墳墓未免不祥,遠不如把聖彼得大教堂重建一下,更可使聖父的功業錦上添花。尤裏烏斯二世本來是意氣用事、喜怒無常的一個專製王,又加還有些迷信的觀念,益發相信了布拉曼特的話,決定命令他主持這個新事業。至於米開朗琪羅,教皇則教他放下刀筆,丟開白石,去為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十二個使徒像。繪畫這勾當原是米氏從未學過而且瞧不起的,這個新使命顯然是敵人們播弄出來作難他的。

他求見教皇,教皇不見。他愈加恐懼了,以為是敵人們在聯合著謀害他。他逃了,一直逃回故鄉——翡冷翠。

然而,逃回之後,他又恐怖起來:因為在離開羅馬後不久,就有教皇派著五個騎兵來追他,遞到教皇的敕令,說如果他不立刻回去,就要永遠失寵。雖然安安寧寧地在翡冷翠,不用再怕布拉曼特要派刺客來行刺他,但他還是忐忑危懼,惟恐真的失寵之後,他一生的事業就要完全失望。

他想回羅馬。正當教皇戰勝了博洛尼亞(Bologna)駐節城內的時候,米開朗琪羅懷著翡冷翠大公梅迪契的乞情信去見教皇。教皇盛怒之下,畢竟寬恕了米氏。他們講和之後第一件工作是替尤裏烏斯二世做一座巨大的雕像。據當時目擊的人說這像是非凡美妙的,但不久即被毀壞,我們在今日連它的遺跡也看不見。以後就是要實地去開始西斯廷禮拜堂的裝飾畫了。米氏雖然再三抗議,教皇的意誌不能搖動分毫。

一五〇八年五月十日,米氏第一天爬上台架,一直度過了五年的光陰。天頂畫的題目,最初是十二使徒;但是以這樣一個大師,其不能愜意於這類薄弱狹小的題材,自是意料中事。天頂的麵積是那般廣大,他的智慧與欲望尤其使他夢想巨大無邊的工作;而且教皇也讚同他的意見。因之十二使徒的計劃不久即被放棄,而代以創世記、預言家、女先知者等廣博的題材。

題目大,困難也大了:米開朗琪羅古怪的性情,永遠不能獲得滿足;他不懂得繪畫,尤其不懂需要特殊技巧、特殊素材的壁畫。他從翡冷翠招來幾個助手,但不到幾天,就給打發走了。建築家布拉曼特替他構造的台架,他亦不滿意,重新依了自己的辦法造過。教皇的脾氣又是急躁非凡,些微的事情,會使他震怒得暴跳起來。他到台架下麵去找米開朗琪羅,隔著十公尺的高度,兩個人熱烈地開始辯論。老是那套刺激與激烈的話,而米氏也一些不退讓:“你什麼時候完工?”“——等我能夠的時候!”一天,又去問他,他還是照樣地回答“當我能夠的時候”,教皇怒極了,要把手杖去打他,一麵再三地說:“等我能夠的時候——等我能夠的時候!”米開朗琪羅爬下台架,趕回寓處去收拾行李。教皇知道他當真要走了,立刻派秘書送了五百個杜格意大利古幣名。去,米氏怒氣平了,重新回去工作。每天是這些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