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3 / 3)

傅:剛剛得到了解脫的希望,卻又被母親無情的扼殺了。與其在莊嚴的魔爪下痛苦的活下去,還不如一死。這確實是個自殺的理由,好狠心的母親啊!

胡:我們對她母親詢問情況的時候,她母親也是痛苦不已,恐怕人隻有失去了才會感到後悔吧!劉軒軒的自殺現場被你偽裝成了模棱兩口的樣子,恐怕你就是為了要繼續引導我們更深入的調查王大山和《鑒寶》節目的黑幕吧?

傅:你們是怎麼知道我進過劉軒軒的房間的?

胡:雖然你的共犯已經在監控錄像上做了文章,將你進入劉軒軒房間的錄像替換成了前一天的。但是,我們有個同事就在那天早上去王大山的房間調查,劉軒軒的房間就在王大山的對麵,可那裏卻沒有出現他的影像,所以我們確定那裏邊有問題。

傅:那你也不能確定我去過她的房間啊?

胡:可能你還不知道,東郊柳霞路的隆慶花園小區隨後又發生了一起謀殺案,死者就是東郊賓館的一個管監控錄像的保安,叫張海,他應該就是那個給你布置殺人現場並且修改錄像的那個人。我們在他掛在脖子上的優盤中找到了曾經做過手腳的那些錄像片段,那裏邊幾乎都是你的圖像,包括你進入劉軒軒房間的錄像。經過技術還原,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你的臉。

傅:那就沒有辦法了。我開始時隻是敲了敲門,因為我知道劉軒軒在屋,但是沒人回應,沒辦法,我就拿著張海給我的房卡進了房間,那時發現劉軒軒已經死了。其實,我就是想找她聊聊,想讓她把王大山的惡行都公諸於世。

胡:你等了很多天,發現無論是警方還是媒體,好像都對此事無動於衷。所以當你見到劉軒軒屍體的時候,你想到了一個更大膽的計劃。不過,其實我還有個更為殘忍的想法,那時劉軒軒真的已經氣絕了嗎?

傅:我現在沒有必要跟你隱瞞這些事情了,當時我進到房間的時候,我發現了劉軒軒,一看就是自殺了,當時我確實沒有確認過她是否死亡。不過即便劉軒軒沒死的話,我恐怕也不會施以援手的,因為那時無論以什麼樣的理由通知救護人員到來,都會引起你們警方的重視,而那樣的話,我和我背後的人都會暴露的,這樣做實在是得不償失。

胡:你真的很無情呢,對於一條人命的態度竟然就是這樣啊!

傅:劉軒軒即便沒死,她要不選擇繼續屈辱的活著,要不就要把她與王大山的事公開,但無論哪一樣,對於她來說都將更加痛苦,有時死真的是人類最好的解脫。與其讓她更加痛苦,不如讓她選擇安樂死,我想這未嚐不是件好事。

胡:後來你就把房間進行了徹底的打掃,把破碎的玻璃杯和安眠藥的瓶子都收走了。然後刪掉了遺書,擦掉了電腦上的指紋,清理了所有的使用痕跡。最後你還是留下了當晚莊嚴要送給黃漢文的那個鼻煙壺,但是你卻把上麵的指紋也給擦拭掉了。你這麼做的理由,我一開始也想不明白,因為你既然換掉了外邊的監控錄像就根本不能認為劉軒軒是他殺,但是你卻處理了現場,又像是偽裝自殺事件。後來我跟王大山的被殺聯係起來才想明白,你的動機是為了讓我們把調查的範圍更加擴大。

傅:我是沒有辦法,才出此下策,想利用你們警方的能力把王大山的種種罪惡公之於眾,可是到頭來,好像知道這裏邊一切的隻多了你們這些警察而已,並沒有產生極大的社會影響。

胡:傅小姐,恐怕你對警方的職責有誤會,警方是保護市民的安全的,不是你用來揭露黑暗的工具。

傅:我本來並沒有想殺王大山,他來到T市後,我曾幾次想找王大山談談,想讓他為當年發生的事負責或者道歉,可是找他還需要預約,留下姓名,我根本不可能那麼做。後來我甚至直接去敲了他的房門,可是還是沒能見到他。沒辦法,我隻好拿家傳的那個元青花瓷壇到鑒寶節目上去,那是當年他想收購的東西,看到了一定會找我的,可是那個壇子竟然被告知不能參加現場節目的錄製。

胡:很遺憾,王大山那幾天一直都在忙乎著另一件事,對於《鑒寶》節目他並沒有多管,那件東西恐怕他並沒有看見。所以你就拿了另一件寶貝到了錄製現場,那件玉壺春瓶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器型非常明顯,很容易入圍《鑒寶》節目,第二個就是你去開那個開關,也隻有玉壺春的那個瓷器好拿,你隻要握住瓶口,單手就可以打開開關,這就為你贏得了時間,不會顯得不自然了。

傅:你真的像在現場看見了一樣,這個案件恐怕也沒有什麼你不明白了的吧?

胡:不,還有。那就是你的動機,雖然你和王大山很久以前就認識這件事情,我們已經從其他渠道得知了,但是我還是非常費解,你們到底有怎樣的血海深仇。

傅:這是個很悲傷的故事呢,胡隊長還真想聽聽啊!

胡:這是結案的一個必要的環節,你不能讓我在調查報告上的作案動機這一項上是空白吧。

傅:那好吧,我給你講一個我爺爺的故事吧,聽完了你就都明白了。

胡:好的,洗耳恭聽。

傅:我爺爺叫傅大河,在解放之前一直在倒騰瓷器,他精通各朝代的瓷器,特別是對元青花尤其鍾愛。在解放前,古玩界一直認為元青花的做工並不考究,而且胎很厚,美觀上不如宋瓷和明朝的景德鎮官窯,所以普遍認為它的價值並不高。但是爺爺卻一直堅持認為,元青花雖然做工粗糙,但是它存世量很少,而且帶有明顯的民族融合的特點,在未來一定會有個好價錢的。所以他特意去關注對元青花的收集,那個元青花瓷壇就是在那時候淘來的。

但是,中國大陸解放後,爺爺就被定上了個小業主的成分。他絲毫不敢再提過去收藏瓷器的事,而是搬到了T市東郊的鄉下,而之前他收藏的瓷器,都放在鄉下後院一個隱蔽的小地窖裏,他對我父母都沒有再提及過此事。

爺爺喜歡瓷器,瓷器就是他的命。當時的東郊還是一片菜地,沒現在這麼多人,爺爺就自己在山後秘密的壘了個燒窯,一有空閑他就自己動手製作瓷器,做各種高仿,宋瓷、元青花、明朝官窯的瓷器,清宮官窯等等,他都做過。不過那時條件有限,各種材料都緊缺,他做出來的很多試驗品都失敗了。但是即便是那樣,爺爺也還是燒製出來了幾件可以亂真的高仿精品。那件八棱玉壺春瓶就是其中的一件,爺爺是根據原來印象中見過的一件元青花仿造的。

胡:那件八棱玉壺春瓶是贗品?可是那些專家在那天《鑒寶》節目上可都對他讚不絕口呢。

傅:所以,我才說那幫家夥根本不配與你們這的鑒定人員相提並論,那件元青花的瓷壇才是真品。專家所說的不屬於某種某種風格的說法,純屬是胡扯,留世的東西本來就是少數,你怎麼能拿這些少數的東西作為標準,來鑒定其他更多你沒見過的東西呢?

胡:有點跑題了,請你繼續講你爺爺的故事吧。

傅:但是當時卻有一個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那件八棱玉壺春瓶是贗品。

胡:是當年的王大山。

傅:是的,我記得那時候我隻有七歲,因為我的父母因為一次意外早早的去世了。我一直跟著爺爺,兩個人相依為命的生活。那時候已經是文革的後期了,雖然到處還都是紅衛兵,但像我們這種鄉下的人家,卻已經不再受重視了。而且那時也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活潤起來了,在外圍搞起了地下的生意。

有一天,我記得我從外邊玩回來,有兩個人已經在家裏跟我爺爺商量著什麼。我當時並不知道他們是誰,爺爺當時讓我叫他們蔡叔和王叔。

他們晚上就在我家吃的飯,爺爺也很熱情,吃完飯就領著他們到我家的地窖去參觀。他們兩個人都被我爺爺琳琅滿目的藏品震撼了。

當時,那個王大山在那個地窖裏繞了三圈,然後就把眼睛盯在了那個元青花的壇子上,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然後就跟我爺爺說,他想高價要這件東西。可是那件元青花壇子,是我爺爺最喜歡的一件藏品,所以爺爺堅持不賣。

而王大山之後很多天,每天都來到我家,他一次比一次帶的錢多,最多的一次竟然帶了五百多塊錢來,我記得很清楚,那一打錢厚厚的,一看就是湊來的零錢,而且還有好多布票、糧票和油票。那些錢在當年也絕對算的上是一筆巨款了。

我爺爺當時非常為難,就告訴王大山,這個元青花瓷壇他是不會賣的,但是可以把旁邊的那個八棱玉壺春瓶送給了他,不要錢。

但是王大山看都沒看那件東西,還是繼續找爺爺要那個青花壇子。淘換古董這行有個規矩,去買古董時,看出來對方賣的是假的,也絕對不能指出來。這行看的就是眼力,打眼了活該,你可以買也可以不買,但是決不能壞了人家賣家的生意。王大山的眼力很不錯,他怕是早就看出了那個玉壺春瓶有什麼破綻,所以根本就沒有理會我爺爺的好意。其實那件東西雖然是贗品,卻也是爺爺的心血,是爺爺最喜愛的作品。

我爺爺當時跟王大山說的很清楚,那件東西是他最喜歡的,不會賣給任何人。我永遠都忘不了王大山當時看爺爺那雙凶狠的眼神,那雙眼睛就像惡魔一樣,帶有一種殘忍的殺氣。

王大山走後,爺爺一直很擔心,還說過不該帶他參觀地窖的話,然後爺爺把那個八棱玉壺春瓶和那個元青花的壇子都轉移到了別的地方,他把那兩件東西都用一個木盒子裝著埋在了我家院子後的大柳樹旁。

果然,不幸的事發生了。轉過天來,就來了一隊紅衛兵,我記得很清楚帶人來的正是那個王大山,他們一隊人直眉瞪眼的衝進了我家的地窖,然後把地窖裏的所有瓷器砸了個稀巴爛。那些東西都是爺爺的命啊!隨後那些紅衛兵還把爺爺直接拖走了,我當時隻是個孩子,能做的事隻有哭,淒慘的哭,可是無論我怎麼哭,那時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我。

到了傍晚,我趴在我家門前的地上,那時我已經哭的沒有任何的力氣了,就在我要昏過去的時候,當時有隻手拉住了我,那隻手雖然不算有力,但是卻在那時給了我活下去的力量。

那是個男孩,是鄰居家的孩子,那個男孩知道爺爺燒窯的秘密,每次燒窯他都要跑來看,爺爺也從來沒有回避他,有時還教他幾招,甚至還把一些燒的不成器的瓶子送給他玩,但是警告他千萬不要說是他送的。

男孩那時把我背到他家田地邊的一間小房子裏,那是他家存放農具的一間小磚房。我隻好在那間陰冷的小屋子裏住了幾天,幸虧那個男孩每天都來給我送吃的,我才能堅持下來。

後來爺爺回來了,可是他回來的時候,已經變得奄奄一息了,我看到他全身都是傷,雖然並不致命,但是我也知道爺爺活不長了。麵對一個羸弱的老人,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下得去手?

我永遠也忘不了爺爺臨死時的眼神,他的眼神一直都沒有離開過那棵柳樹。我知道他是想讓我把那兩件寶貝挖出來。

可是我當時是一個小女孩,怎麼可能完成這樣的事呢?況且我也不敢找別人幫忙。爺爺沒挺幾天就死了,死的時候無論怎麼用手合,他的眼睛總是能留一道縫隙,爺爺真的是死不瞑目啊。喪事是革委會辦的,我後來也被送到了T市的孤兒院。

孤兒院的生活是無比痛苦的,雖然衣食無憂,但是上學回來,你卻從來看不到親人,迎接你的是陌生的保育員和一樣無助的孩子們。

我那時就在想我要報仇,找那個奪走我最後親人生命的人逃回血債,可是一個小女孩又能做什麼呢,我甚至那時連那個人的名字都不知道。

當時,我能做的隻有發奮讀書,沒日沒夜的讀,吃飯隻用五分鍾,其他的時間除了睡覺都在讀書,從小學到大學,我都是免試直接升學,上大學時每年我都能拿到一等獎學金,不用任何人資助,我也能上完大學。

大學畢業後,我換了很多工作,最後到了麥當勞公司,在工作中我依舊很努力,每天都很晚才睡,也沒有時間找男朋友,我的努力讓我很快就成為了麥當勞在T市的總代理。

我曾經回到過爺爺的老宅,也試圖想找到那棵老柳樹,但是那裏早已經被鏟平了,那兩件寶物我想我是再也得不到了。

歲月好像就要磨平我的仇恨了,但是老天好像似乎特意要提醒我,我心中要有仇恨。由於爺爺的緣故,我一直也對鑒定古玩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幾年前我看了一期《鑒寶》節目。而一個最不應該讓我見到的臉還是讓我見到了,那是一個叫王大山的鑒寶專家。

他在節目中侃侃而談,雖然人已經年邁,但是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他就是當年要找我爺爺買元青花瓷壇,卻最終帶著紅衛兵砸了我爺爺所有寶貝的那個人。沒有想到,這麼多年後,他沒有悔過,竟然還公然出現在公眾麵前做起了什麼鑒寶大師,真的是可笑。

我當時就很想去北京去找他把當年的事說說清楚,但是一來沒有時間,二來我也不知道到哪去找他。

而在那段時間,我發現了一些網上的消息,特別是那條鑒寶專家誤把假畫當做真品的消息,這條消息當時在網上熱炒了一陣,我知道鑒定那幅畫的專家就是王大山。我當時很高興,終於等到了他身敗名裂的時候了。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不久這則消息在回帖中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人開始攻擊質疑者,說他們隔著電視屏幕,怎麼能這麼草率的判斷畫的真假呢,還說專家的鑒定是沒有問題的。

我才發現問題原來不這麼簡單,我在百度上加入了“鑒寶”這個字眼,竟然出現的一大半網頁都是民眾在質疑鑒寶節目的新聞。更有很多網友爆料,很多鑒寶專家暗中舞弊,在鑒寶節目上拿著自己或朋友的寶物故意抬高價格,或者是對鑒定費明碼標價,鑒定出事清朝的要給多少錢,明朝的要給多少錢。

但是,網上的事並沒有任何的權威性,很多人還是對這些事情將信將疑。也很巧,我去北京出差的時候,跟一個客戶談判,休息閑談時,談到了古玩的事,他就說道他父親就是那幅贗品古畫《太宗遊獵圖》的主人,他還說有個人跟他父親談判,並答應他在鑒寶節目中把他父親手中的那件贗品炒到五十萬。而最終確定那幅畫真偽和價格的人就是王大山,這件事讓我堅信,王大山是個本性不改的人,他雖然有一雙可以看透古玩真假的眼睛,卻從來沒有對古玩抱有任何的感情,他所作的一切就是為了賺錢。為了賺更多的錢,他可以不惜犧牲任何人的性命。

但是,我仍舊沒有辦法拿到公眾可以相信的證據,來揭發這個惡魔。所以,從那時開始我就開始想依靠你們警察的力量,把這件事的黑幕調查清楚,並公之於眾。

但是我沒有任何證據就去報案,那就是誣告。所以,我一直試圖找到一個機會,可以讓你們警察有理由直接介入調查。

這個機會終於讓我等到了,我在一次談判中,我遇到了人生中另外一個最重要的人。他不僅讓我重新得到了爺爺留下的那兩件寶物。還為我創造了一個可以讓警方介入《鑒寶》節目調查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