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七章 道別(1 / 2)

金溪顏出了帳篷,視察了一下軍營,然而煩悶的心情並未隨之消散。眺望遠方,發現連近兩天的霧霾已有將要散開的趨勢,於是吩咐道,明日一早,全速前進。

晉州城內,趙暄已經接到前方探子傳來的信件,林子玉在一旁端著茶盤,看著他眉頭漸鎖,似有不祥的預感。

“怎麼了?前方真的有軍隊駐紮在那嗎?”她放下茶杯,輕聲問道。

“恩。”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然道:“是蠻人,人數還不少,看陣勢,怕是為了晉州而來。”

蠻子?琅琊人!為了晉州而來!

晉州乃南燕軍事要地,若能一舉拿下晉州,那麼將南燕收入囊中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如果失敗,對南燕也是一記重創,倘若他國想要趁虛而入的話,那後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之前與西涼一戰後,已將部分軍力帶回燕京,現下將大軍召回已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況且對方若是來個聲東擊西,以攻打晉州為幌子,實則為了進攻燕京,那豈不是中了對方的調虎離山之計?

林子玉想到這,不免擔心的問道:“那……在城裏麵,還有多少士兵呢?”

“不足一萬,不過,這當中有訓練精良的三千騎兵,再加上將軍府武藝高強的死士,想要撐到從四周調來的援兵時,問題不大。”他的雙眼明亮,輕輕的握住對方的小手,微笑的回答道。

林子玉心裏明白,即便是武藝再高強,也不可能以一敵百,況且封城的話必定會造成糧食缺乏,到那時,想要撐到援軍來,恐怕就是大問題了。顯而易見的,那隻是對方的安慰之詞罷了。

“這場戰事可以避免嗎?我是說,可不可以不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決呢?或許對方另有所圖呢?或許——”

“王爺,有使者帶來口信。”由於事態緊急,王成邊行禮邊說道。

“內容?”趙暄未有責怪之意,坦然問道。

“五日後,城門下與君把酒言歡。”王成將原話說了出來。

好吧!林子玉這下隻能承認,自己果然是婦人之見,所謂兵臨城下,哪有隻是來純聊天的呢?!她又天真了一回……

“那蠻子說是他們新王登基,他國都來道賀,唯有身為禮儀之邦的南燕卻是不聞不問,恐是不把他們琅琊王放在眼裏——”王成見趙暄未發話,於是將那使者的話一五一十的上報,不想才說到一半,卻被他打斷。

“哼!笑話!一向違背綱常道德的蠻子也講究起禮儀來了?那使者現在何處?怕是他主子派來送死的吧!既然是來求死,那麼便成全他好了。”趙暄不悅的打斷道。

新王登基,他國沒來道賀,所以就成為了戰爭的理由?好吧!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找到一個借口,哪怕再爛。

“那個……這樣恐怕不好吧……不是有句古語,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嗎?”林子玉試探性的說道。

“可那使者太過囂張,不斬他難以服眾,從而導致軍心渙散,這樣可不就得不償失了。”王成忙接話,看樣子,他隻要是主子說什麼,必定會站在主子這邊。

“我的意思是說,不斬未必代表不殺,隻是這個殺,有講究的。”林子玉黑白分明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了一圈,似是想到了什麼,趕忙糾正道。

“哦?既然有講究,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趙暄聞言,知曉她指不定又有什麼鬼主意,連日來因為那件事頭疼不已,難得見她耍寶,於是以一副頗有興趣的姿態問道。

她笑而不語,對著王成招了招手,示意對方靠近點,然後附在他的耳朵旁輕聲細語的說了好一陣子,隻見王成的眼睛睜得老大,不一會,臉上還泛起了紅暈。

“您……確定?”王成咽了咽口唾沫,疑惑的問道。

“恩!恩!確定,王副將盡管照我說的做便是。”她點了點頭,一副胸有成足的樣子。

趙暄雖然很好奇,但礙於麵子,他也不會貼著耳朵上前去聽,頂多私下再問王成,隻是,她卻不對自己說,這點有些讓他不是滋味。

“汙言穢語恐玷汙了王爺的耳朵,總之王爺就不要為這等小事再操心了,交給王副將吧!”察覺到他的不悅,林子玉賠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