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理財策略(6)(2 / 3)

套用上述格雷厄姆方程式在這次的套利情況上,首先巴菲特得估算他所預估的每股收益。這項收益僅可能來自出售後分配到的股價,也就是每股7.87美元,而巴菲特支付出去的市場價格是每股5.44美元,因此算的預期利益就是每股2.43美元(7.87美元-5.44美元=2.43美元)。

接著將預期利益2.43美元乘以預期的成功機率。在這個案中,因為已經正式發表,同時經過法院核準,所以發生意外的機率微乎其微,也就是說,巴菲特可以將成功率或者說是交易將會進行的機會,設定為90%。巴菲特若將他所預期的利益--每股2.43美元乘以90%,會得到2.18美元,實際結果視成功的或然率而定。

巴菲特也計算出萬一移轉未發生時,將會損失的金額。若該項出售計劃取消,那麼每股的價格將可能會跌回公告出售前的價格。若出售計劃未執行,則貝耶克雪茄公司的股價將會回跌至每股4.50美元,這個價格是在發表出售和清算聲明前的市場價格。換句話說,巴菲特以每股5.44美元買進的股票,跌到4.50美元,巴菲特每股將虧損0.94美元。

請記住,巴菲特同時也要計算出虧損的機率。這隻將100%減去成功率的90%就可算出,也就是該項移轉計劃將會有10%的機率不會發生。現在,將估計的損失0.94美元乘以10%,則估算出巴菲特的虧損為0.09美元。

緊接著巴菲特得算出移轉進行所需的時間,該公司必須在會計年度當中完成資本清算的動作,否則將有增值稅的問題。因此巴菲特可以估算何時發生,何時出售,同時這項程序將在當年度內完成。因為巴菲特設定一年內將會出售且清算。

以下就是將格雷厄姆公式運用在貝耶克雪茄的情形:

G=2.43美元,事件成功時可預期的利益

L=0.94美元,事件失敗時可預期的損失

C=90%,可預期的成功機會。以百分比表示

Y=1年,預期持有股票的時間,以年為單位表示

P=5.44美元,該證券目前的價格

年度報酬=CG-L(100%-C)/YP

年度報酬=90%(C)×$2.43(G)-$0.94(L)(100%-90%(C)/1(Y)×$5.44(P)

年度報酬=$2.18(CG)-$0.09(LC)/1(Y)×$5.44(P)

年度報酬=$2.09/$5.44=38%

如果貝耶克公司的移轉和清算按照原定計劃進行的話,巴菲特可由此計算出他的年報酬率為38%。就短期信托資金投資而言,報酬率可算相當地優厚。

巴菲特操控過各種不同類型的套利機會。除了貝耶克與PJR交易外,在套利的前提下,他還購買過諸如德州國家石油(Texas National Petroleum)、艾勒吉斯(Allegiss)、勒協格勒(Learsiegler)、查斯布勞-龐德(chesebrough-Pond"s)、克勞福(Kraft)、英特克(Interco)、聯合(Federated)、南陸(Southland)、海陸(Marine Midland)等多家公司。有時他在一年內可能同時有20多件不同的套利個案,有時候卻可能一件也沒有。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巴菲特發現,在套利的範圍中,要先明了真正的財富會產生於移轉的日期。這項投資會在這個特定的日期達到最佳利益。投資人若能夠充分地估算出報酬率,那麼他就會拿出他的委托資金。

(五)巴菲特規避套利風險的方法

所謂的套利基本上就是一項掌握時效的投資。因為所賺取數額是固定的。所以握有股票時間的長短就成為稅前年報酬率的關鍵。期限愈短,代表稅前年報酬率愈大,期限愈長,則稅前年報酬率就愈小。

進行這種類型的投資有一些特定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先前討論過的,移轉時間可能比預期的還長。其次是,最後移轉失敗,通常我們會說,這是倒楣到家的事。

有千百萬個理由會導致公司的移轉比預計的時間久,或是終究移轉不成。有時候是股東拒絕接受,或者是政府反托辣斯官員終結了關係者,有時候甚至是國稅局提出過去的稅務紀錄等等。任何事都足以壞事。

巴菲特保護自己免於風險的方法就是隻投資已經公告移轉的公司。這聽起來很平常,卻也是最明智的做法。有哪種笨蛋會去投資根本還沒公告的移轉行為?用腦子想一想?你猜對了,就是華爾街!沒錯,他們就是用腦過度,打著如意算盤,以為他們能夠從傳聞瀕臨被接收的公司中獲得巨利。聽信傳言行事,雖然可能獲得巨額利益,但同時意味著須冒極大的風險。

在處理過近百件套利情況之後,巴菲特發現,幾乎所有的年報酬率都在25%,這樣的獲利率通常比起年報酬率近100%的個案更有利可圖。華爾街那群古靈精怪的金融家們可能會聽從傳聞行事,但巴菲特卻隻會在正式公告出售或合並之後才會著手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