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1 / 3)

擦亮自己的星光—主持人星路視點之二

“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

要想擦亮自己的星光,自信心是最大的秘訣。拿破侖曾經說過:“我成功,是因為我誌在成功。”

關於自信心的威力,並沒有什麼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產生了能力、技巧與精力這些必備條件,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自信心是一種自我激勵的精神力量,若離開了自己所具有的條件,自信心也就失去了依托,盲目自信則是成功的大敵。大凡想有所作為的人,都須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腳下踏出一條遠行的路來。

“脫口秀女王”奧普拉就是一個十分自信的明星主持人。奧普拉事業上的每一項突破,都曾備受懷疑。她生為美國南方的黑人、女人和窮人,屬於每一個弱勢族群,但是她永不氣餒,永遠充滿自信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我們來一起聆聽奧普拉的豪言壯語吧:

“我相信上帝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怎麼想它就會在我們周圍所有人的現實中體現出來。如果我們所有人本身追求完美,就能把完美帶到全世界。是的,我們做得到。”

當然沒有什麼上帝的力量,有的隻是發自於內心的堅定信念和向往成功的強烈渴望。在《奧普拉·溫芙瑞秀》節目中開辟讀書俱樂部,就是一個冒險,當初沒有人相信奧普拉的觀眾群屬於讀書人一類,但奧普拉很有信心,她堅持要做,結果節目收視率一路下滑後逐漸上升,最後變成美國出版界最有影響力的書評節目之一,很多曾經看不起她的作者,都爭著上她的節目。奧普拉對自己很有信心,這也感染了她的觀眾群,使觀眾也跟著她一起成長,她的節目成了很多人的心理顧問。

主持人的自信與否對他節目的主持狀態的好壞有著直接的影響。一個十分自信的主持人,他在主持節目時會有良好的精神狀態,能喚起他在鏡頭前的良好感覺,會有強烈的播出欲望,渴望與觀眾情感上的交流,各種體態語言,包括眼神、手勢、表情、動作才會有適當的運用,個人的主持魅力才會得以盡情發揮。充滿自信的主持人,采訪國家元首及高官大亨們才不會被對方的權威陣式所嚇倒,露出膽怯卑微的麵容,而是以一種平等身份去采訪他們,與他們對話,這樣才能從他們的嘴中掏出有用的新聞。自信的主持人,在接近平民百姓時會保持一種平等心態,不倨傲自負,才更能表現出節目主持人的人格和事業氣魄。

CBS的王牌主持人克朗凱特就是一位十分自信的主持人,他的自信來源於他自身良好的知識素養和道德素養。他的自信表現在每次都以一種厚實的鄭重其事的語調直接播送新聞。CBS的《晚間新聞》節目在黃金時間播出,觀眾多、影響大,而且在這種時刻觀眾需要一個莊重認真的主持人為他們播報新聞。克朗凱特正是以這種麵貌出現在觀眾麵前,給人一種權威感。這也正是一種自信心的外在魅力的具體體現。

克朗凱特在人們心目中是國家守護神和護衛者的形象,沒有充分的自信心,是絕對做不到這點的。當克朗凱特深入越南戰場,親自了解了戰爭的真相後,他堅定而自信心十足地表明了對這場戰爭的態度,沒有一點畏縮含糊之處。當克朗凱特深入了解了“水門事件”的真相後,為了捍衛真理,他和同事們不顧尼克鬆政府的威逼利誘,堅信真理必勝,CBS在《晚間新聞》中對“水門事件”的兩次綜合報道,對於這樁政治醜聞的公開揭露起了重大的作用,這個報道成了“水門事件”的一個轉折點。可以這麼說,克朗凱特的自信心是他獲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這使得他在曆史的轉折關頭,充分相信自己的判斷力,並由此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後果斷行動,終於成為了一代主持人泰鬥。

克朗凱特的繼承人丹·拉瑟也是一位十分自信的人。在接過克朗凱特的班後,起初的幾個月中,節目的收視率一度下降,喜愛沃爾特·克朗凱特的觀眾對新人抱著很深的懷疑態度。胸有成竹的丹·拉瑟並不氣餒,以自己出奇製勝的報道風格,口惹懸河的出眾口才,和沉著、瀟灑的氣質風度深深打動了觀眾,博得了一片喝彩聲,為CBS的《晚間新聞》節目重新穩住了陣腳,使這個節目在三大電視網黃金時間的新聞競爭中仍然保持著收視率的領先地位。可以說,如果丹·拉瑟對自己的信心動搖了,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實力產生懷疑,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手忙腳亂,迷失了自我,最終自亂陣腳,敗下陣來,成為當初就持懷疑態度的人們恥笑的對象。

名人采訪大師芭芭拉·沃爾特斯也是一位十分自信的明星主持人。她堅持自己一定能在男性占統治地位的電視界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江山。1954年從薩拉勞倫斯學院畢業後,她原本想當一名演員,但屢試不第,她發現自己的專長並不在這裏,於是經父親的朋友介紹進入NBC廣告部工作。這期間,她努力提高寫作水平,用心製作電視節目,雖然有幾次險些丟了飯碗,但她並不氣餒,立誌要出人頭地。

芭芭拉自信自己必將成功,她施展出自己采訪名人的絕招,她采訪時那種以傳統眼光看來不可思議的大膽方式以及她提出的別的采訪者做夢也想不到的話題,使公眾傾倒。當基辛格勸芭芭拉放棄對總統高級助手霍爾德曼的訪談計劃時,芭芭拉仍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得到對霍爾德曼的訪談,結果她終於努力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可以說,沒有強烈的自信心,芭芭拉不會在男性占統治地位的電視界支撐多久,她在受到同事的誹謗刁難、婚姻屢次受挫、媒體不時惡評如潮的時刻,充滿自信,將娛樂性與純新聞報道進行了開創性的融合,走出了一條新聞報道方式的新路,贏得了大量的觀眾,也贏得了居高不下的收視率,終成一代名人訪談大師。芭芭拉在遇到困難時對自己充滿信心,她說:“我喜歡這樣的工作。我是電視之子。”

芭芭拉屬於沒有經過報業訓練的,被新聞界同行瞧不起的一代,但她很平靜坦然,不為所動,她說:“我樂於做第一,我會取得成功!”

資深主持人趙忠祥也是一位非常自信的人,我們現在就來談談他的故事。

趙忠祥:我的成績是克朗凱特望塵莫及的

曾經有一次,有位上海記者采訪趙忠祥時,很不客氣地拿他與楊瀾相比,說楊瀾青春美貌,反襯出趙忠祥年老遲鈍的缺點來。趙忠祥知道大多數觀眾是非常喜歡他的,所以他並不氣惱,而是自信地答道,“我的優勢在文化上。”確實,趙忠祥深厚的文化修養功底是一般主持人難以達到的,這也正是他自信的根本。他對這位記者說,一個人的風格是由兩方麵東西組成的,有他的長處必有他的短處,有他的優勢必有他的劣勢,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關鍵在於發揮自己的風格優勢,不斷揚長避短。他說自己的風格已經形成,沒有必要因為別人的意見而改變它,自己不可能再變成一個青春活潑、伶牙俐齒的小夥子,每分鍾講300多字,搞得場上場下歡聲笑語一片,他說這些“我做不到,我隻能揚我的優勢”。

趙忠祥將這份自信融入了節目主持的獨特風格之中,在主持《正大綜藝》時,他堅決摒棄港台主持人中低級庸俗的趣味,將中國的文化背景、中國的色彩、中國的心態,濃墨重彩般在串場詞中體現出來,為觀眾端上了一道“中國特色的西餐”,他在《正大綜藝》中的主持風格,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在《動物世界》剛開播時,播音界沒有一個說他對的,怎麼這味?這叫播音嗎?趙忠祥不為所動,他堅信自己的播音風格,他走了一條新路,不用朗讀,而用生活中交談的音量,用說的口吻解說,形成了以情帶聲,以內在理解為出發點的解說風格。這種風格最終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如今隻要提到《動物世界》,我們就會想起趙忠祥,這是獨創風格的魅力,也是自信心帶來的勝利果實。

1979年,趙忠祥隨鄧小平同誌訪問美國。當時美國的CBS人員和美國的報紙將趙忠祥與美國主持人泰鬥克朗凱特相提並論,讚譽趙忠祥是中國的克朗凱特。聽到這樣的稱讚,趙忠祥不但沒沾沾自喜,反倒不以為然。他說:“克朗凱特在他65歲離休時,僅主播了20年的新聞節目,而我在這次赴美工作時,還不到40歲,卻已經有了近20年的新聞播音經曆……我確信,再過20年我的成績是克朗凱特望塵莫及的。”

在訪美期間,CCTV安排趙忠祥采訪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采訪開始前,一位美國記者問他:“你緊張嗎?”趙忠祥搖搖頭笑著回答:“先生,我曾采訪過幾十位政界要人,卡特先生是其中之一。”正式采訪時,趙忠祥正襟危坐,臉露不卑不亢的微笑,莊嚴地說道:“總統先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台記者第一次有機會采訪一位美國總統……”采訪順利進行,結束時,卡特總統用手帕擦拭額頭細密的汗跡,而趙忠祥卻依然輕鬆自如。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自信是對自我能力的充分肯定,也是人生價值的表現方式之一。高爾基說:“隻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意誌。”可見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條件。趙忠祥的自信心,是他事業成功的資本,麵對困難挫折,它是一支強心劑,使他振奮精神,衝出重圍;麵對順境機遇,它是一支催化劑,使他錦上添花,如虎添翼。